第1442章 李国禄竟把这两人弄过来了

作品:《大明:暴君崇祯,杀出万世帝国

    朱由检大步上前,脸上洋溢着毫不掩饰的喜悦:“妙极!此真乃国之利器!”


    接着,他又看向刚从车厢内钻出来的王徵几人道:“王卿,你与诸位院士、工匠,殚精竭虑,造此神物,功在社稷,利在千秋!”


    转头看向王承恩,朱由检面色郑重道:“大伴,传朕旨意,重赏皇家科学院参与蒸汽战车研制之所有人员!”


    “院士王徵,赏银元三千,宅邸一座,其余院士、生员、工匠,按功论赏,皆从优厚赐!”


    “臣等谢陛下!”


    以王徵为首,所有受赏之人齐刷刷躬身施礼,大声谢恩。


    宋应星见皇帝心情极佳,趁机进言道:“陛下,此蒸汽战车威力巨大,然其制造,耗费钢铁甚巨。”


    “若能在草原要地,就近开设钢铁工坊,冶炼钢铁,一则可就近供应边军器械、筑城所需,二则也可于当地建立工坊,组装此等战车,既可震慑新附诸部,使其不敢妄生异心,亦可节省转运之费,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此言一出,朱由检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凝。


    他沉吟片刻,缓缓摇了摇头。


    “宋爱卿所言,看似有理,实则不然,钢铁乃国之筋骨,军工之命脉,尤其是这蒸汽战车,此等核心技艺,岂可轻易置于边疆?”


    他踱了两步,面色严肃的继续说道:“卿可还记得吐蕃旧事?昔日大唐强盛,与吐蕃和亲,赏赐无数,百工技艺,乃至典籍经典,流播雪域,然其结果如何?”


    “吐蕃借此坐大,终成大唐心腹之患,乃至有吐蕃攻入长安之劫!此乃前车之鉴,殷鉴未远!”


    “朕非吝啬之人,草原牧民,既入大明版图,便为朕之子民,朕可开放互市,供给他们铁锅、农具、茶叶、布匹、药材,甚至可以派遣医官,教导他们如何防治疫病,如何引水灌溉,学习耕种之术,改善生计。”


    “但,涉及军工、涉及如蒸汽机这般核心技艺,必须严格掌控于朝廷手中,绝不可泄露于汉地之外!”


    “草原,只能作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绝不能成为潜在的军工基地!”


    说到这里,朱由检略显锐利的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包括宋应星、王徵,以及所有院士、工匠:“今日朕在此立下规矩,凡皇家科学院、各军工坊之研究成果,尤其是如新式火器、蒸汽机械、精密仪器、特殊冶炼法等,一律列为机密!”


    “严禁任何人员,以任何形式,私自泄露、传授于外邦,乃至无关之汉人,违令者,以大逆论处,绝不姑息!”


    朱由检这番话一出,现场气氛顿时为之一肃。


    众人皆躬身应是,而不少人的目光,却不由自主地,悄悄投向了人群后方。


    朱由检也顺着他们的目光看了过去,只见人群中,竟然还混着两个身着大明五品官府的“洋鬼子”。


    他方才的注意力一直在战车上,还真没注意到这二人。


    宋应星见状,连忙低声解释道:“陛下,此二位乃是锦衣卫欧罗巴军情司千户李国禄,上次回返大明时,从欧罗巴延请来的贤才。”


    “那位年长者,名为伽利略·伽利雷,原为意大利佛罗伦萨公国之学者,于物理学、天文学一道,造诣极深,尤精观测与实验之法。”


    “另一位,勒内·笛卡尔,来自法兰西王国,乃当世大哲,于术数一道,精研颇深,就是臣等也是多有不如。”


    朱由检闻言,心中顿时掀起惊涛骇浪。


    伽利略,笛卡尔,这两个名字,即使是在后世,那也是如雷贯耳。


    没想到李国禄竟然真把这二位“大神”给弄到大明来了!


    脸上露出一丝和煦的笑容,朱由检迈步向二人走去。


    伽利略年事已高,须发皆白。


    笛卡尔则正值盛年,气质沉静。


    二人见大明皇帝亲自走来,也连忙依照刚学会不久的礼仪,有些生疏地躬身行礼。


    朱由检上前伸手拖住伽利略,目光看向笛卡尔,脸上含笑道:“二位远涉重洋,莅临大明,朕心甚慰。”


    “皇家科学院能得二位大才,实乃幸事,在此一切可还习惯?”


    伽利略与笛卡尔来此已有数月,凭借其高绝的智慧,已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汉语词汇,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对话。


    听闻皇帝问候,笛卡尔忙是用带着浓重口音,但尚算流利的汉语回答道:“尊敬的皇帝陛下,感谢您的问候。”


    “大明……非常伟大,非常……富庶。”


    “科学院,很好,有很多……有趣的东西。”


    他指了指朱由检身后的蒸汽战车,眼中满是精光:“这个,很……神奇。”


    伽利略也微笑着点头附和,他的汉语稍差,说得更慢:“是的,陛下,这里……自由,可以……研究,很好。”


    听到二人能用汉语简单交流,朱由检更是高兴。


    “二位喜欢就好!”


    转身看向王承恩,朱由检朗声道:“王大伴,赐予二位先生京城宅邸各一座,一应仆役用度,皆由内帑支应。”


    说到这里,朱由检又上下打量一眼伽利略,继续道:“朕观伽利略气色似有不足,传朕口谕给皇家医学院,选派最好的医官,为伽利略先生、笛卡尔先生调理身体,务求康健!”


    “臣遵旨。”


    王承恩躬身应道。


    伽利略近年来在欧洲饱受教廷打压,身体和精神都承受着巨大压力,听闻大明皇帝不仅提供优越的研究环境,还如此关怀他的健康,不禁心生暖意,连声道谢。


    朱由检心念一转,对二人道:“二位先生,大明对格物致知之学,向来持开放鼓励之态。”


    “据朕所知,欧罗巴亦有诸多如二位般才华横溢之士,或困于生计,或囿于旧说,不得施展抱负。”


    “朕愿请二位先生,修书数封,列一名单,朕可遣人,或通过商船,邀请名单上的学者前来大明。”


    “无论他们研究何种学问,天文、地理、数术、物理、化学、机械……乃至哲学、律法,只要其学有专长,大明皆可提供栖身之所、研究之资,无条件支持其探索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