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重丧

作品:《活人出殡

    这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两辆黑色的轿车就悄无声息地停在了我们那破旧大院的外面。


    来接我们的人穿着朴素,神色恭敬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焦虑。


    车子驶出市区上了国道,一路疾驰,窗外的景色从城市逐渐变为田野。


    开了小半天,进入了邻县地界,最终拐进了一个看起来规模不小的村庄。


    村子确实很大,青砖瓦房排列得还算整齐,道路也宽敞。


    时值中秋前夕,村里人来人往,显得有些热闹,但空气中似乎弥漫着一种不易察觉的压抑感。


    来接我们的是个三十多岁的汉子,自称姓李叫李洋,是事主的外甥。


    在路上,他忧心忡忡地向老乞丐周白说明了情况。


    “老先生,这次真是摊上大事了,死的是我舅舅和我堂哥孙宇。”


    老乞丐见他面色焦急便。刻意安慰了几句示意他慢慢说。


    “我舅舅在村里包了个大鱼塘,前几天晚上,鱼塘那边老是传来奇怪的响动,像是有人扔石头又像是有什么东西扑腾水。我舅舅不放心,就自己拿着手电去看看……结果,第二天一早被人发现淹死在了鱼塘边上,半截身子还在水里……”


    老乞丐闭着眼听着,手指微微掐算,问道。


    “你舅舅的生辰八字,还有大概的死亡时辰,还记得吗?”


    李姓汉子连忙报了上来。老乞丐听完,眉头立刻皱了起来。


    “戊寅年……癸亥月……庚戌日……还是子时落的水……”


    他喃喃自语,猛地睁开眼睛?


    “重丧日!还是‘大重’!这叫‘虎口吞羊’,煞气极重,死者不甘,必寻替身!”


    李姓汉子脸色一白。


    “先生您说得太对了!办白事的张先生也是这么说的!他说这叫‘重丧有人死,双棺立堂前’!果然……果然没出三天,我堂哥……就是我舅舅的亲儿子,也出事了!”


    他声音带着哭腔。


    “我堂哥是去鱼塘边给我舅舅烧头七纸钱的,回来的时候天黑了,也不知道怎么就被一块平时放在路边的界碑石绊倒了,脑袋正好磕在旁边一个老树砍掉后留下的尖桩子上……等发现的时候,人早就没气了……”


    老乞丐脸色更加凝重。


    “你堂哥的八字和死时也报给我。”


    李姓汉子又报上一组生辰和大概的死亡时间。


    老乞丐掐指一算,脸色彻底沉了下来。


    “又是重丧日!‘双金克木’,连环套!这是被盯上了,一个接一个,不肯罢休啊!”


    他看向李姓汉子。


    “你们之前请的先生没说错,这煞气没泄掉,十日内,必还有第三个人要遭殃!”


    “是啊!”


    李姓汉子都快哭出来了。


    “那张先生一看这日子,直接摆手不敢管了,说这煞他扛不住,让我们另请高明。我们托了好多关系,才打听到您老……”


    说话间,车子已经开到了村中一户人家门口。


    这户人家显然正在办丧事,门头上挂着白色的引魂幡,在微风中飘荡。


    门口或坐或站聚集着不少村民,大多都是老人,低声交谈着。


    脸上带着恐惧和忧虑,让原本热闹的村庄氛围在这里变得格外沉重。


    隐隐的啜泣声从院子里传来。


    我们下了车,走进院子。


    一进门,就看到院子正中搭着一个黑色的灵棚,棚下并排摆放着两副厚重的黑漆棺材。


    棺材前放着香案祭品,白色的蜡烛燃烧着,更添几分凄凉和诡异。


    院子里还有一些帮忙的村民和戴孝的家属。


    看到我们进来,尤其是看到邋里邋遢但气质不凡的老乞丐,都纷纷投来期盼又敬畏的目光。


    老乞丐站在院中,目光扫过那两副棺材,又看了看这户人家的房屋格局和周围环境。


    他鼻子轻轻抽动了一下,似乎在空气中嗅到了什么不寻常的味道。


    他沉声对那李姓汉子,也是对着所有在场的人说道。


    “先把事情经过,尤其是他们爷俩死时的详细情形,还有那鱼塘和出事地点的具体情况,再仔细跟我说一遍。一点细节都不要漏!另外,准备三只三年以上的大公鸡,要嗓门洪亮、鸡冠鲜红的。再找九斤上好的糯米,要新米。”


    “天黑之前,必须把事情捋清楚。今晚,咱们得去会会那‘重丧煞’!”


    老乞丐周白的话如同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在悲伤压抑的院子里激起层层涟漪。


    雇主家的人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尤其是那死了丈夫和儿子的老母亲,更是挣扎着要起来磕头。


    被众人搀住后,只能以泪洗面,呜咽着连连道谢。


    而那位堂哥的媳妇,正如李洋所说。


    早在堂哥死后第二天就收拾细软跑回了娘家,生怕被这“重丧”的厄运缠上。


    李洋不敢怠慢,立刻发动亲戚邻里去找老乞丐要的东西。


    村里办事效率高,没多久三只精神抖擞,鸡冠血红似火,一看就极其雄健的大公鸡,和一袋颗粒饱满散发着米香的新糯米就被送到了院子里。


    老乞丐检查了一下公鸡和糯米,满意地点点头。


    他让人用红绳分别拴住三只公鸡的一条腿,然后自己牵着绳头,对李洋说。


    “走,带我去鱼塘和出事的地方看看。”


    一行人簇拥着老乞丐来到村外的鱼塘。


    这鱼塘面积不小,水色深沉,透着股凉意,四周长满了芦苇和水草,显得有几分荒僻。


    虽然是大白天,但一想到接连两条人命折在这里,众人都觉得脊背发凉。


    老乞丐牵着公鸡,开始沿着鱼塘边缓慢地绕行。


    那三只公鸡起初还昂首挺胸,但走着走着,就变得有些焦躁不安。


    时不时扑腾一下翅膀,发出低沉的“咕咕”声,似乎察觉到了什么不好的东西。


    当绕到鱼塘另一侧,靠近李洋描述的他堂哥摔死的那个枯树桩时。


    其中一只最强壮的公鸡突然毫无征兆地猛地扬起脖子,发出一声极其嘹亮啼鸣。


    “咕喔喔——!”


    此时远未到黄昏,这声不合时宜的鸡鸣显得异常突兀和刺耳,让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老乞丐立刻停下脚步,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公鸡面对的方向。


    正是那截露出地面一尺多高、还隐约能看到暗褐色污渍的枯树桩,以及树桩旁边那块半埋入土当做界碑的青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