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这字里行间,藏着鬼
作品:《大明九千岁:开局签到九阳神功》 铜锁落下的声音,沉闷,回荡。
杨凡站在原地,听着门外两个守卫的脚步声站定,然后陷入寂静。
他转过身,面对着眼前这座由卷宗堆成的山。
灰尘在从门缝透进来的微光中浮动,纸张腐朽的气味钻进鼻腔。
这里不是囚笼。
这里是宝山。
他没有半分迟疑,走向最近的一排书架。
他伸出手,从架子上抽出一本最厚的卷宗,动作稳定。
封皮上的墨迹已经有些模糊,“永定三年,内务府采办总录”。
他吹开积尘,翻开了第一页。
他的眼睛扫过那些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
一目十行。
那些文字、数字、日期、人名,像潮水一样涌入他的脑海,瞬间被分解、标记、储存。
他的大脑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疯狂运转。
第一本,他只用了一炷香的时间。
他合上卷宗,闭上眼。
整本总录的内容,在他脑中化为一幅清晰的立体图谱,每一个细节都分毫不差。
他将卷宗放回原处,又抽出第二本。
“永定三年,宫廷用度详录”。
翻开。
阅读。
记忆。
归档。
他的动作没有停歇,仿佛不知疲倦。
日升月落。
送饭的小太监只在固定的时辰敲响木门,将食盒放在门口,不多说一句话,等人取走后再收回。
杨凡的世界里,只剩下翻动纸页的沙沙声。
第一天,他看完了永定三年的所有卷宗。
第三天,永定四年的卷宗被他尽数吞下。
第五天,当他将永定五年最后一本关于禁军换防的卷宗合上时,他脑中的信息库已经庞大到了一个恐怖的程度。
过去三年,这座皇宫里发生的大大小小每一件事,从一根针的采买,到一位妃嫔的赏赐,从一个侍卫的调任,到一场宴会的开销,所有留下记录的细节,都在他的脑中交织成一张无形的大网。
他开始在网中行走。
他盘膝坐在地上,双目紧闭。
脑海里,无数条信息流像星河般流淌。
他开始进行交叉比对。
内务府的采办记录。
御膳房的食材消耗。
司礼监的银钱支取。
长信宫的人员调动。
起初,一切都井井有条,账目与实物,记录与事件,都能一一对应。
李公公要他找的,是错漏。
这种错漏,在如此庞大的信息量中,就像大海里的一根针。
但杨凡搜寻的方式,与常人不同。
他不是在找针。
他在看潮汐的流向。
任何一个微小的错漏,都会在庞大的数据流中,引起一丝不协调的涟漪。
他很快就发现了几处前人留下的笔误和账目不清的小问题。
比如,某次赏赐的绸缎,在出库和入库记录上,数目差了三匹。
再比如,某个小太监的月钱,连续两个月被重复支取。
这些都是小事,是足以向李公公交差的成果。
但杨凡没有停下。
他的直觉告诉他,这张大网的深处,还藏着更大的东西。
他将搜索的范围,从明显的账目,转向了那些看似正常的消耗品上。
尤其是,药材。
御药房的卷宗,被他单独调取出来,在脑中放大。
人参、鹿茸、灵芝……
这些名贵药材的采办、入库、使用,都有着极为严格的记录,甚至需要皇帝朱笔御批,几乎不可能出问题。
杨凡的目光,略过了这些显眼的东西。
他开始关注那些不算顶尖,却也十分珍稀的药材。
一个名字,跳了出来。
赤阳草。
这是一种生长在极阳之地的药草,药性猛烈,寻常人虚不受补,多用于炼制一些特殊的丹药,或是给修炼阳属性功法的武者做辅助。
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是在永定三年的御药房采办录里,记录着从关外购入了一百株。
这个数目不算小。
紧接着,杨凡在脑中搜索“赤阳草”的使用记录。
有。
一位年迈的王爷,得的是寒症,御医开的方子里,用赤阳草做药引,每个月消耗一株。
一位修炼童子功的禁军统领,圣上赏赐,每三个月可领取两株。
还有几次炼丹,每次消耗三到五株不等。
杨fen开始计算。
采办一百株。
三年,三十六个月。
王爷用掉三十六株。
禁军统领用掉二十四株。
几次炼丹,总共用掉十七株。
三十六加二十四加十七,等于七十七。
还剩下二十三株。
杨凡立刻去查御药房的库存记录。
库存记录上,清清楚楚地写着:赤阳草,剩余八株。
二十三减八。
差了十五株。
杨凡的呼吸,停顿了一下。
十五株赤阳草,在三年间不翼而飞。
平均一年五株。
这个数目,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分摊到每个月,连半株都不到。
这是一个极其隐蔽的缺口,如果不是像杨凡这样,将所有数据放在一起进行宏观比对,根本不可能发现。
任何一个负责盘库的管事,都可以用“损耗”、“风干”、“药性流失”之类的借口,轻易地将这个缺口抹平。
杨凡的心跳开始加速。
他知道,自己抓到了一条大鱼的尾巴。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继续深挖。
他开始追查这十五株赤阳草消失的具体时间点。
他将所有赤阳草的出库记录,精确到每一天,然后在脑海中与另一份卷宗进行比对。
李公公的日常起居录。
虽然只是简单的记录,但杨凡还是发现了一个惊人的巧合。
每一次,赤阳草的账目出现微小缺口的前后几天,李公公的起居录上,都会出现“静养”、“闭门”、“身体微恙”的字样。
线索,串联起来了。
赤阳草,阳属性药材。
九阳绝脉最需要的能量。
李公公,一个太监。
他截留这些至阳之物做什么?
一个荒唐却又最合理的念头,在杨凡的脑中轰然炸开。
李公公修炼的功法,绝对有问题!
甚至,他可能在用这些药材,对抗着什么,或者说,弥补着什么。
这既是李公公最大的秘密,也是他最致命的弱点!
杨凡猛地睁开眼睛,眼中精光一闪而逝。
别人看的是卷宗,是文字。
而我看到的,是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欲望和秘密。
他没有再继续深究下去。
知道了这个秘密,就足够了。
他站起身,走到书桌前,铺开一张白纸,开始研墨。
他将之前发现的那些无关紧要的账目错漏,一一写下,条理清晰,笔锋有力。
至于赤阳草,他一个字都没有提。
这条线索,要像一颗种子,深埋在心底,等待最合适的时机,生根发芽。
第十天清晨。
档案室沉重的木门,被缓缓推开。
李公公亲自站在门外,阳光从他身后照进来,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
他看着焕然一新的档案室。
原本杂乱无章的卷宗,此刻已经按照年份、部门、类别,被整理得井井有条,贴上了新的标签。
地面被打扫得干干净净,连空气中的霉味都淡了许多。
杨凡站在书桌旁,躬身行礼。
“奴才幸不辱命。”
他将桌上那份写满了错漏之处的清单,双手呈上。
李公公没有立刻去看那份清单。
他的目光,落在了杨凡的脸上。
十天不见,这个少年似乎没什么变化,只是眼神,好像比以前更深邃了一些。
李公公接过清单,只扫了一眼,瞳孔就微微一缩。
上面罗列的七八处错漏,有几处连他这个司礼监的掌印都未曾察觉。
这个杨凡,不仅是记性好。
他还有一颗能从乱麻中理出头绪的玲珑心。
“做得不错。”
李公公的声音里,透出一丝真正的满意。
“杂家没看错你。”
杨凡垂下头。
“全凭公公栽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