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静水流深培植根基

作品:《重生之宠妃天下

    萧执深夜密会带来的冲击与警示,如同在苏凝华心中投下了一块巨石,激起的波澜久久未能平息。然而,她深知,此刻绝非沉溺于情绪之时。萧执的“需要”与楚煜的“威胁”,如同悬在头顶的双刃剑,逼着她必须更快地成长,更稳地布局。


    接下来的日子,苏凝华的生活看似恢复了某种规律性的平静。她每日依旧准时前往寿安堂请安,陪着老夫人说些家常,将府中庶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在老夫人和下人眼中,大小姐沉稳持重,经此大变后愈发显得从容不迫,令人心折。


    但在这平静的表象之下,苏凝华正以惊人的速度和效率,暗中构建着属于自己的力量根基。她将萧执那句“需要你更快成长”奉为圭臬,行动愈发缜密而果决。


    揽月轩的书房,成了她运筹帷幄的核心。她不再仅仅满足于清理柳氏的残余势力,而是开始系统地梳理和掌控苏家的内部资源。


    “云雀,”这日处理完日常事务,苏凝华屏退旁人,对心腹丫鬟吩咐道,“这是府中几个主要田庄和铺面近三年的账册明细,你拿去,让张嬷嬷想办法,寻两个可靠且精通账目的老账房,暗中核对。不必声张,只需将存疑之处和可能存在的漏洞悄悄记下,报与我知。”


    她要彻底摸清苏家的经济命脉,找出所有可能被外人利用的薄弱环节。这些产业,不仅是苏家立足的根基,未来也可能成为她重要的资金来源和情报据点。


    “是,小姐!”云雀郑重接过厚厚的账册,如今她对小姐的深谋远虑已是心悦诚服。


    与此同时,对府中人手的甄别与培植也在悄无声息地进行。通过云雀和张婆子的暗中观察与试探,苏凝华逐步筛选出一些背景相对清白、品行尚可、且对柳氏并无太多好感的丫鬟婆子。她并不急于将她们收为心腹,而是通过一些细微的关怀、公正的赏罚以及偶尔流露的信任,慢慢收拢人心。


    例如,针线房那位曾被柳氏打压的刘嬷嬷,儿子腿伤需要昂贵药材,苏凝华便让云雀以“老夫人念其辛苦”的名义,暗中送去一份;又比如,一个负责庭院洒扫的小丫鬟,家中老母病重,苏凝华得知后,特意准了她几日假,还让云雀捎去了一些银钱。这些雪中送炭之举,虽小,却往往能赢得最真挚的感激和忠诚。


    苏凝华深知,培养心腹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耐心和诚意。她不再像最初那样仅依靠张婆子等少数几人,而是开始编织一张更细密、更牢固的关系网。


    而对外,她的触角也通过“凝香斋”延伸得更远。陈娘子不负所托,将铺子经营得有声有色,不仅盈利颇丰,更凭借着独家秘制的胭脂水粉和安神香,与不少高门大户的丫鬟、婆子甚至一些不得宠的姨娘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这些身处宅院深处的小人物,往往能听到许多主子们不知道的隐秘。


    “小姐,陈娘子递来消息,”这日,张婆子悄悄回禀,“安国公府一个负责采买的婆子说,端妃娘娘宫里的一个小太监前几日出宫办事,似乎与瑞王府的一个管事碰过头,神色鬼祟。还有,永昌伯府的二小姐跟前的丫鬟抱怨,说她家小姐近日心情极差,因为瑞王殿下似乎对她冷淡了许多,反而……反而好像在打听哪家小姐擅画?”


    永昌伯府的二小姐?苏凝华记得,那是个性情骄纵、颇好书画的姑娘。楚煜打听擅画的闺秀?联想到他前世对自己“才情”的刻意迎合,苏凝华心中冷笑。看来,楚煜是在物色新的、更“听话”的棋子了。而端妃与瑞王府的暗中联络,也证实了他们绝未死心。


    这些信息琐碎,却如同拼图的一角,让苏凝华对敌人的动向有了更清晰的把握。她让张婆子转告陈娘子,继续留意,尤其关注与瑞王府、端妃以及御史台有关的风吹草动。


    除了情报网络,苏凝华也开始有意识地积累自己的财力。她将“凝香斋”的部分盈利,通过张婆子的远房侄女陈娘子,以极其隐秘的方式,逐步置办了几处位于城南不起眼地段的 small 铺面和小院,房契地契皆用化名办理,由陈娘子夫妇代为打理。这些产业与苏家毫无瓜葛,是她为自己预留的、完全独立的后路和资金池。


    夜深人静时,苏凝华常会翻开萧执所赠的《尘世琐记》和那本令人心悸的《罗织经》。前者让她洞悉人心鬼蜮,后者则让她直面权力斗争的残酷法则。她不再像初读时那般恐惧,而是以一种近乎冷酷的理智去研读、分析,将书中的阴谋诡计与眼前的现实一一印证,汲取着其中的“养分”。她知道,要想在即将到来的风暴中存活,就必须了解黑暗,甚至……在某些时候,不得不利用黑暗。


    这段时间,萧执那边再无任何消息传来,仿佛那夜的密会从未发生。但苏凝华能感觉到,一种无形的关注始终存在。偶尔,她会收到一些看似寻常的“赏赐”——有时是几本难得的孤本棋谱,有时是几样精致的文房用具,甚至有一次是一盒宫中新制的、据说有安神效果的冷梅香。这些礼物不着痕迹,却总能恰合她的心意,仿佛在提醒她,他并未忘记她,也在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引导着她,打磨着她。


    苏凝华默默收下这些“赏赐”,心中那份复杂的情绪日益加深。有感激,有戒备,有依赖,也有一种不甘被完全掌控的倔强。她知道自己欠萧执的越来越多,这份“恩情”如同越来越沉重的枷锁,但也为她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庇护和发展空间。


    她就像一株在巨石缝隙中艰难生长的藤蔓,一方面必须依附巨石获得支撑和养分,另一方面又拼命伸展自己的枝叶,渴望有一天能接触到更广阔的天地。


    这一日,苏凝华正在核对田庄新送来的租子账目,老夫人身边的大丫鬟翡翠笑着进来:“大小姐,老夫人让您过去一趟,说是舅老爷家派人送来了节礼,还有些南边的稀罕玩意,让您去挑几样喜欢的。”


    舅老爷?苏凝华心中微动。母亲早逝,外祖家远在江南,与京城联系不多。如今舅家突然派人送来节礼,且老夫人特意让她去挑,这其中的意味,颇值得玩味。是寻常走动,还是……外祖家也听闻了京中变故,有意重新建立联系?


    她放下账册,微微一笑:“有劳翡翠姐姐,我这就过去。”


    无论对方意图如何,这或许是一个扩展人脉、了解外界信息的新的机会。她整理了一下衣裙,步履从容地走向寿安堂。静水流深,表面越是平静,水下积蓄的力量便越是磅礴。她正在这看似平淡的日子里,一点点编织着属于自己的网,等待着风云再起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