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暗设产业

作品:《重生之宠妃天下

    相国寺“偶遇”楚煜,虽未落下风,却也让苏凝华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仅靠丞相府嫡女这个身份和祖母那点因势利导的倚重,是远远不够的。她需要真正属于自己的力量,一个不受制于人的根基。金钱,便是这根基中最重要的一环。


    回到揽月轩后,苏凝华并未急于行动,而是更加沉潜下来。她白日里依旧去寿安堂请安,偶尔陪老夫人说说话,维持着温婉恭顺的形象,仿佛王府风波与寺庙偶遇都未曾发生过。暗地里,她却通过云雀和张婆子这两条线,更加细致地梳理着府内可用之人,同时,也开始将目光投向府外。


    那本《尘世琐记》被她反复研读,其中关于“财帛为胆,信息为眼”的论述,深深触动了她。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便永远受制于人;没有灵通的消息渠道,便如同盲人摸象,只能被动挨打。


    这日,云雀带来了一个消息,是张婆子辗转递进来的。


    “小姐,张嬷嬷说,她有个远房侄女,嫁给了西市一个开胭脂铺的小掌柜,姓陈。那铺子地段尚可,但生意一直不温不火,掌柜的为人老实本分,就是有些死板,不太会经营。最近因进货压了本钱,周转有些困难,正愁着呢。”云雀压低声音禀报,“张嬷嬷说,她这侄女嘴严,人也可靠,就是胆子小了些。”


    西市?胭脂铺?苏凝华心中一动。西市是京城商贾云集之地,三教九流混杂,消息灵通。胭脂水粉又是闺阁女子常用之物,以此为掩护,既能接触各色人等,获取信息,又能有一份稳定的进项,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可靠比机灵更重要。”苏凝华沉吟道,“胆子小,可以慢慢引导。关键是,要确保此人不会见利忘义,反咬一口。”她需要的是一个忠诚的执行者,而非精明的合伙人。


    “张嬷嬷敢担保,说她这侄女最是知恩图报,就是缺个机会。”云雀道。


    苏凝华点了点头。张婆子为了给女儿报仇,已将身家性命押在她身上,她推荐的人,可信度较高。“你让张嬷嬷安排一下,我想见见这位陈娘子。要绝对隐秘。”


    三日后,一个细雨蒙蒙的傍晚。一辆不起眼的青布小车从丞相府后角门悄无声息地驶出,穿过几条僻静的巷弄,停在了西市边缘一处相对安静的茶楼后院。


    苏凝华戴着帷帽,在云雀的搀扶下下车,直接上了二楼一间早已订好的雅间。雅间内,张婆子和一个穿着半旧蓝布裙、面容憔悴却眼神清亮的年轻妇人已等候多时。那妇人约莫二十七八岁年纪,见到苏凝华进来,立刻紧张地站起身,手足无措。


    “大小姐,这位就是老奴的侄女,陈刘氏,夫家开着一间叫‘凝香斋’的胭脂铺子。”张婆子连忙介绍。


    陈刘氏噗通一声跪下,声音带着颤抖:“民……民妇陈刘氏,叩见大小姐。”


    “陈娘子请起,不必多礼。”苏凝华示意云雀将她扶起,自己则在主位坐下,摘下了帷帽,露出平静的面容。“坐吧,今日请你来,是想聊聊你铺子的事。”


    陈刘氏战战兢兢地在下首坐了半个屁股,头垂得低低的,不敢直视。


    苏凝华没有绕弯子,直接问道:“我听张嬷嬷说,你的铺子近来周转有些困难?”


    陈刘氏眼圈一红,哽咽道:“回大小姐,是……是的。前些日子当家的听信人言,进了一批南洋来的香料,花了不少本钱,谁知那香料成色不好,销路打不开,银子都压在上面了……眼看下个月的租金都要交不上了。”她说着,忍不住用袖子擦了擦眼角。


    苏凝华静静听着,观察着她的神情,不似作伪。“铺子地段如何?平日里都做哪些主顾的生意?”


    陈刘氏见苏凝华语气平和,稍稍镇定了一些,答道:“铺子在芙蓉街中段,位置还算过得去。主要是做些街坊邻居和附近一些小户人家小姐的生意,偶尔也有些大户人家的丫鬟婆子来采买。只是……只是如今胭脂铺子越开越多,我们铺子又没什么新奇花样,生意就淡了。”


    苏凝华心中已有计较。位置尚可,有固定客源基础,问题在于经营不善和产品缺乏竞争力。这正是她可以插手的地方。


    “若有人愿意出资帮你渡过难关,并指点你一些经营之道,你可愿意?”苏凝华缓缓问道。


    陈刘氏猛地抬头,眼中爆发出希冀的光芒,但随即又黯淡下去,嗫嚅道:“自……自然是愿意的。只是,民妇家贫,怕是……怕是付不起利息,也拿不出什么抵押……”


    “我不要你的利息,也不要你的抵押。”苏凝华看着她,目光清正,“我出资入股你的铺子,占七成份额,铺子依旧由你们夫妇经营。我会提供一些新的胭脂水粉方子,并告诉你如何吸引客人。赚了钱,按份额分红;若亏了,本钱算我的。你只需做到两点:第一,铺子的一切事务,对外绝对保密,不得向任何人透露我的存在;第二,用心经营,不得有欺瞒之举。你可能做到?”


    陈刘氏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不用抵押,不用付利息,亏了还不用她承担?她激动得又要跪下,被云雀拦住。


    “能!民妇一定能做到!大小姐就是民妇一家的再生父母!民妇发誓,绝不泄露半个字,一定尽心尽力把铺子经营好!”陈刘氏连连保证,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


    苏凝华点了点头,从袖中取出一个早已准备好的锦囊,递给云雀,由云雀转交给陈刘氏。“这里面是二百两银票,足够你解决眼前的困难,再重新装修一下门面,购置些新原料。具体的方子和经营细则,过几日我会让张嬷嬷带给你。记住,从今日起,‘凝香斋’便不再是以前那个小铺子了。你要有让它名动京城的信心。”


    “是!是!谢大小姐!民妇一定不辜负大小姐的信任!”陈刘氏紧紧攥着锦囊,如同攥着救命稻草,也是未来的希望。


    事情谈妥,苏凝华不再久留,重新戴好帷帽,在云雀和张婆子的护送下,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茶楼。


    回府的马车上,苏凝华靠在车壁上,闭目养神。第一步已经迈出,虽然微小,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开始。这间“凝香斋”,将是她隐藏在闹市中的眼睛和钱袋,也是她未来计划的重要一环。


    她并不指望这铺子能立刻赚大钱,重要的是,她有了一个可以自由支配资金、传递消息、甚至将来安置人手的据点。而且,通过经营胭脂铺,她可以自然而然地接触到来往的各色人等,尤其是那些高门大户的仆役,这些都是宝贵的信息来源。


    当然,风险也同样存在。必须确保陈娘子夫妇的忠诚,经营上也要循序渐进,不能引人怀疑。


    “云雀,”她轻声吩咐,“回去后,将我前几日默写出来的那几个养颜方子找出来,再添上几个改良的胭脂、口脂配方。要常见但效果略好的,不要太出挑。”她前世在冷宫无聊,翻过不少杂书,也自己调制过一些简单的香膏脂粉,此刻正好派上用场。


    “是,小姐。”云雀应下,眼中充满了对小姐的敬佩。小姐真是越来越厉害了,不仅能在王府周旋,还能暗中经营产业!


    马车轱辘,驶回那座深宅大院。苏凝华知道,府内的暗斗远未结束,府外的天地却已向她悄然敞开了一丝缝隙。


    而这缝隙之中,透出的,是她亲手争取来的,一线生机与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