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王府暗影赏画惊心

作品:《重生之宠妃天下

    摄政王府送来的画卷,如同一个无声的惊雷,在揽月轩内炸响,余波却在苏凝华的心湖中久久回荡。


    她没有将画示于人前,只命云雀仔细收好,锁入箱底。然而,那幅《残荷听雨图》的每一个细节,那萧索枯寂的意境,那与她笔法神似却又远超于她的磅礴力道,都如同烙印般刻在她脑海里,挥之不去。


    萧执此举,绝非一时兴起。这幅画,是试探,是警告,抑或是……某种她尚不能理解的示警?


    苏凝华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分析。萧执权势滔天,耳目遍布朝野,昨日相府内那场风波,定然瞒不过他。他送来这幅与她的画作意境截然相反的残荷图,是在暗示他看穿了她在宫宴上那份“清雅高洁”下的真实心境——或许,是与他相似的,经历过绝望与风雨摧折后的冷硬与孤寂?


    这个猜测让她不寒而栗。若真如此,萧执的眼力未免太过可怕。他看她的眼神,难道不是对一个有趣臣女的好奇,而是……在看一个同类?


    不,不可能。苏凝华立刻否定了这个荒谬的想法。她是重生归来,带着前世血海深仇,萧执怎会与她一样?


    但无论如何,萧执的“关注”已成事实,并且以一种她无法回避的方式强势介入她的生活。她不能再被动等待,必须弄清楚他的意图,哪怕只是冰山一角。


    接下来的两日,丞相府内气氛诡异。


    柳氏被夺了管家权,禁足院中,据说气得病倒了,院门紧闭,谢绝一切探视。苏婉柔也被严加看管在锦绣阁,抄写女诫,往日里的喧嚣娇纵荡然无存。下人们个个噤若寒蝉,行事愈发小心谨慎,看向苏凝华的目光里,敬畏之外,更多了几分难以言说的探究和忌惮。


    老夫人果然雷厉风行,迅速接手了中馈,提拔了几个原本被柳氏压制的、还算本分的老人暂代管事。她对苏凝华的态度也明显亲厚了许多,时常叫她去寿安堂说话,询问些家长里短,偶尔也会旁敲侧击地打听宫宴细节,尤其是关于摄政王的部分。


    苏凝华心知肚明,祖母这是在评估她的价值,以及她与摄政王那层微妙关系可能给苏家带来的影响。她每次应答都极其谨慎,既不过分亲近萧执,以免引来祸端,也不完全撇清,保留一丝若有若无的余地,让祖母有所期待,却又不敢轻易将她当作筹码。


    她需要时间,需要借助这短暂的平静,尽快积蓄自己的力量。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这日午后,苏凝华正在书房临摹字帖,试图让自己的心绪沉淀下来,门外忽然传来云雀略带紧张的声音:“小姐,门房来报,摄政王府的长史大人来访,说奉王爷之命,有要事求见大小姐。”


    王府长史?那可是摄政王麾下心腹文官之首,地位非同一般!他亲自前来?


    苏凝华心中猛地一紧,笔尖一顿,一滴墨汁落在宣纸上,迅速晕开一团污迹。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而且来得如此之快,如此正式。


    她迅速镇定心神,放下笔,沉声道:“请长史大人至花厅稍候,我即刻便去。”


    换上一身见客的得体衣裙,苏凝华带着云雀来到花厅。只见一位身着青色官袍、年约四旬、面容清癯、眼神精干的官员正端坐品茶,气度沉稳,不怒自威。正是摄政王府长史,姓沈,名文渊,朝野皆知是萧执的左膀右臂。


    “臣女苏凝华,见过沈长史。”苏凝华上前,依礼敛衽。


    沈长史放下茶盏,起身还了一礼,态度客气却透着疏离:“苏小姐不必多礼。本官奉王爷之命前来,冒昧打扰,还望小姐见谅。”


    “长史大人言重了。不知王爷有何吩咐?”苏凝华直接问道,心中警惕。


    沈长史从袖中取出一份泥金请帖,双手递上,语气平淡无波:“三日后,王府西苑荷花初绽,王爷设小宴赏玩,特邀苏小姐过府一叙。王爷言道,小姐日前所作《清荷映日图》,意境高远,惜未能尽兴品评,故特设此宴,欲与小姐共赏荷韵,切磋画艺。”


    赏荷?切磋画艺?


    苏凝华心中冷笑,这等冠冕堂皇的理由,骗鬼去吧!摄政王日理万机,岂会有闲情逸致专门邀请一个臣女去王府赏荷论画?这分明是借口!


    她接过请帖,指尖触及冰凉的绸面,如同握住一块寒冰。帖子制作精美,措辞客气,却带着一种不容拒绝的强势。


    “王爷厚爱,臣女受宠若惊。”苏凝华垂下眼睫,语气恭谨,“只是……臣女年幼才疏,画技粗浅,恐难入王爷法眼。且男女有别,臣女独自赴王府之宴,恐于礼不合,有损王爷清誉……”


    她试图委婉拒绝。


    沈长史似乎早料到她会推辞,神色不变,淡淡道:“小姐过谦了。王爷既下帖相邀,自是看重小姐才情。至于礼数,小姐不必担忧,届时安国公夫人、礼部张侍郎夫人等几位德高望重的诰命夫人亦在受邀之列,可为见证。王爷还特意吩咐,若小姐应允,他可派王府仪仗前来相接,以显郑重。”


    话已至此,几乎堵死了苏凝华所有推脱的借口。连见证人都找好了,甚至愿意派仪仗来接,将邀请抬到了正式无比的高度。她若再拒绝,就是明目张胆地拂摄政王的面子,后果不堪设想。


    苏凝华袖中的手微微收紧。她知道,这是一场鸿门宴,但她没有选择。


    深吸一口气,她抬起脸,露出恰到好处的、带着几分惶恐和荣幸的笑容:“既如此,臣女恭敬不如从命。三日后,定当准时赴约。”


    沈长史眼中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满意,拱手道:“如此甚好。本官定将小姐之意回禀王爷。告辞。”


    送走沈长史,苏凝华拿着那份沉甸甸的请帖,回到书房,独自坐了许久。


    窗外阳光明媚,她却觉得周身寒意森森。


    萧执终于不再满足于远观和试探,他要亲自见她了。


    王府西苑……那是什么地方?传闻那是摄政王府禁地,等闲人不得入内。他在那里设宴,意欲何为?


    共赏荷韵?她想起那幅《残荷听雨图》,心中愈发不安。他要赏的,究竟是盛放的夏荷,还是……秋日的残荷?


    这场宴会,注定不会只是风花雪月。


    她摊开一张新纸,却久久无法落笔。心绪纷乱如麻,前世的惨痛,今生的谋划,柳氏的仇恨,楚煜的虚伪,祖母的算计,还有萧执这座压得人喘不过气的大山……所有的一切交织在一起,让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窒息感。


    然而,在这窒息的压迫之下,一股不甘屈服的倔强也在悄然滋生。


    她走到铜镜前,看着镜中那张年轻却已染上风霜痕迹的脸,眼神逐渐变得冰冷而坚定。


    龙潭虎穴,她也要去闯一闯。


    她倒要看看,这位权倾朝野的摄政王,究竟想从她身上得到什么!


    “云雀,”她唤道,声音恢复了平日的冷静,“去将我所有素雅些的衣裙都找出来。另外,打听一下安国公夫人和张侍郎夫人的喜好性情。”


    既然避无可避,那便迎难而上。至少,她要知道自己即将面对的是哪些人,踏入的是怎样的一个局。


    三日后,摄政王府,她将亲自去揭开这重重迷雾的一角。


    夜色渐深,苏凝华窗前的灯火,直至天明也未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