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随驾东巡

作品:《我在大秦那些年

    尤其是当李衍说到如何利用相似三角形原理,测量黄河宽度时,嬴政甚至微微向前倾了倾身体。


    “大致原理便是如此,若辅以精良器械,严格训练测工,假以时日,必能绘制出远超当前精度的帝国全图。”李衍顿了顿,最后总结道:“此策于陛下掌控四方、调度兵马、兴修水利,大有帮助。”


    说完,他似乎又陷入了之前的恭敬,垂手而立,等待裁决。


    殿内陷入了沉默。


    嬴政没有立即评论,而是终于伸手拿起了那卷竹简,缓缓展开,目光一行行扫过上面的文字和图示。


    他的手指在“比例尺示意图”和“勾股测距法”的简图上停留了许久。


    李衍的心再次提了起来,说不紧张那是假的,他知道,决定命运的时刻就在此刻。


    良久,嬴政放下竹简,抬起头,目光复杂地看着李衍。


    李衍心中一动,虽然嬴政的目光中仍旧满是猜疑,但他却从猜疑的深处,捕捉到了一丝欣赏。


    “此法......确实别开生面。”


    嬴政缓缓开口,语气听不出太多波澜:“虽略显稚嫩,诸多细节有待完善,然其思路,直指舆图绘制之根本弊病,尤其是这比例与定向之说,看似简单,实则至理。”


    说到这里,嬴政话锋一转:“然则,公子衍,你可知,精通此等匠作之术、几何之理,与你公子身份,似乎并不相称,更与你此前所言的异人梦授、读杂书颇有出入,朕很好奇,你这些奇思妙想,究竟从何而来?”


    妈的!


    兜兜转转又回到了这个问题上!


    李衍的额头上冒出一层冷汗,他知道,单纯否认异人已经不够用了,必须给出一个更能让嬴政接受的解释。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李衍内心不断的盘算着。


    忽然!


    他猛地想起之前翻阅秦史时,看到过关于嬴政对韩非学说、以及对术、势推崇的记载。


    想了想,李衍深吸一口气,决定冒一个险。


    “陛下明鉴。”


    李衍再次躬身,强迫让自己的声音听上去显得真诚。


    “臣侄不敢再欺瞒陛下,臣侄......臣侄自骊山陵死里逃生后,或许是濒死之际神魂离体,窥见了一丝......天地法则的痕迹。”


    他刻意用了天地法则这种比较玄乎,但又符合当下认知的说法,避免了具体的穿越、未来等无法解释的概念。


    “那些医道、农事、乃至这测绘之法,并非凭空得来,也非异人传授,更像是......臣侄神魂偶然触及了蕴含在这些事物背后的理。”


    李衍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带着一丝迷茫:“它们就存在于天地之间,存在于工匠的准绳里,存在于农人的耕作中,存在于星辰的运行轨迹上......臣侄只是比常人,更幸运,隐约看到了它们的一角。”


    他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偶然窥见天地至理的幸运儿,这既解释了知识的来源,又迎合了嬴政追求大道、掌控一切的心理。


    “天地法则......理......”嬴政低声重复着这两个词,眼神闪烁。


    他追求长生,信奉方士,本质上也是对超越凡俗力量的渴望和探索。


    李衍这番说辞,虽然离奇,却恰恰搔到了他内心的痒处,一个能窥见天地之理的人,比起一个只会装神弄鬼的方士,似乎……更有价值。


    “所以,你并非祥瑞,也非荧惑,”嬴政盯着李衍,开口道。


    李衍心头狂跳,忙伏地叩首,声音清晰:“陛下圣明!臣侄确乃凡人,侥幸窥得皮毛,心中唯有惶恐!这些许所得,于陛下扫平六合、统一宇内的不世功业相比,如同萤火之于皓月!臣侄愿将此生所见所思,尽献于陛下,助陛下明晰山河,稳固社稷,成就万世之基,此心天地可鉴!”


    他再次强调了自己的位置,但话里话外,却是将自己和嬴政的万世功业绑定。


    殿内再次陷入沉寂。只有嬴政手指敲击案几的笃笃声。


    时间一点点流逝,李衍的额头抵着冰冷的地板,能清晰地听到自己心脏正在疯狂跳动。


    终于,那敲击声停了。


    “起来吧。”嬴政的声音响起,似乎比之前缓和了一丝。


    “谢陛下。”李衍依言起身,感觉双腿都有些发软。


    “你所献舆图测绘之法,颇有见地,朕会命将作少府与相关官署仔细研议,择人试行。”嬴政做出了决定,这意味著李衍的价值再次得到了认可。


    但接下来的一句话,让李衍的心再次提了起来。


    “至于你......”嬴政的目光落在他身上:“既然你自称窥见天地之理,又心系社稷,留在咸阳闭门造车,未免可惜。”


    李衍屏住呼吸。


    “此次朕东巡,你,随驾。”


    随驾东巡!


    这四个字如同惊雷,在李衍脑海中瞬间炸响。


    随驾意味着他暂时脱离了胡亥和赵高在咸阳可能布下的杀局,并且有了更多近距离接触始皇帝、展现价值的机会。


    但东巡路上,舟车劳顿,势力错综复杂,胡亥、赵高必然也在随行之列,危险不仅没有解除,反而可能更加直接和凶险,而且,历史上,始皇帝正是在这次东巡途中病逝于沙丘!


    这是一步登天,也是踏入龙潭虎穴!


    “怎么?不愿?”嬴政见李衍一时未答,语气微沉。


    李衍瞬间回过神来,压下心中翻腾的思绪,立刻躬身道:“臣侄不敢!能随侍陛下左右,聆听教诲,乃臣侄莫大荣幸,臣侄定当尽心竭力,为陛下分忧!”


    无论如何,他都没有拒绝的资格。


    “嗯。”嬴政满意地点点头:“下去准备吧,太后那边,朕自会知会,一应所需,可告知少府安排。”


    “臣侄遵旨!”


    李衍强忍着激动,再次行礼,退出了祈年殿偏殿。


    走出殿门,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


    李衍眯起眼睛,看着咸阳宫巍峨的殿宇楼阁,心中百感交集。


    东巡之路,不仅是大秦帝国的巡礼,也将是他李衍的生死之路。


    他握紧了袖中的拳头,无论如何,他必须活下去,利用一切可利用,抓住一切的可能,在这波澜壮阔又杀机四伏的大秦时代,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