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不想当王爷

作品:《大乾逍遥王:靠剧本杀富可敌国

    萧北辰一行人牵着疲惫的马,穿过城门,踏上了北凉城的主街。


    与其说是主街,不如说是一条被岁月啃噬得坑坑洼洼的土路,两旁的店铺门窗破损,不是紧紧关闭,就是干脆敞着口子,任由寒风在其中呜咽盘旋。


    街面上见不到几个活人,偶尔有几个衣衫褴褛的身影缩在墙角,瘦得像被抽走了骨头,连看到他们这些陌生人,都懒得抬起眼皮。


    “我以为穿越过来最惨的下场是沦落到睡桥洞,没想到,我还能拥有整整一座鬼城当封地。这泼天的富贵,真是让人受宠若惊。”


    跟在他身后的老管家陈伯,眼圈一红。他指着不远处,城东方向一处塌了半边屋顶、院墙豁开一个大口的院子,声音哽咽:“殿下,别说笑了……那就是您的王府。”


    话音未落,一阵杂乱的脚步声从街角传来。


    一个身穿七品县令官服的瘦高中年人,带着几个手持水火棍的衙役,匆匆忙忙地跑了过来。


    来人正是北凉县令赵德全。


    他一见到萧北辰,立刻三步并作两步上前,躬身长揖,脸上更是堆满了悲戚与惶恐:“下官赵德全,未能远迎殿下大驾,罪该万死!罪该万死!只因……只因近日城外流寇愈发猖獗,下官实在不敢轻易离开城防半步,唯恐城中百姓再遭涂炭。还望殿下恕罪!”


    萧北辰微微眯起眼睛,不动声色地打量着眼前这位“忠心耿耿”的父母官。


    赵德全一张瘦脸,本该是一副苦寒之地官员的清苦模样。


    萧北辰心中一声冷笑。


    从京城一路行来,遇到的那几波伪装成山匪的杀手,手法干脆利落,显然是训练有素的死士。


    这背后若没有北凉当地势力的接应和配合,他绝不相信。


    眼前这个赵德全,怕就是那个负责给他“收尸”的本地接头人。


    只可惜,自己命硬,让他灭口的计划落了空,现在倒好,摇身一变,开始演起忠臣来了。


    萧北辰随意地摆了摆手:“行了,不必多礼。这地方什么样,本王来之前就有数了,也不指望谁来接驾。只要有个炕能躺着,别被风吹死就行。”


    赵德全见他似乎并未起疑,紧绷的神经稍稍一松,连忙点头哈腰地应承:“殿下说的是,说的是!王府虽简陋了些,但下官已经安排人手加紧修缮,保证让殿下住得舒心。殿下一路辛苦,请先入府歇息。”


    他嘴上说得天花乱坠,实际只派了两个老眼昏花、脚步蹒跚的老杂役,拿着扫帚在院子里有一下没一下地划拉着,全当是敷衍。


    当晚,萧北辰就躺在那间四面漏风的屋子里,身下是硬邦邦的木板床,身上盖着散发着霉味的薄被。屋顶的破洞成了夜空的天窗,寒风夹杂着瓦片松动的声响灌进来,吹得人骨头缝里都发冷。


    萧北辰却毫无睡意。


    “不行,不能就这么躺平。”他喃喃自语,声音里透着一股狠劲,“躺下去,就真的死了。”


    被贬到这不毛之地,看似是绝境,但换个角度想,这里天高皇帝远,没有了京城里那些无时无刻的监视和算计,反而给了他一个可以肆意施展拳脚的舞台。


    他翻身下床,从随身的行囊里摸出一小块用来记事的炭条,借着从破洞透进来的微弱月光,在斑驳的墙壁上画了起来。


    他的动作流畅而精准,很快,一个清晰的流程图出现在墙上。


    “用户需求:百姓想吃饱饭,活下去。”


    “核心痛点:土地贫瘠,十年九旱;生产工具极度落后,铁器稀缺。”


    “解决方案:一,改良农具,提升效率,比如曲辕犁;二,改良土壤,推广新作物,豆肥轮作法。”


    次日清晨,天还未大亮,萧北辰便带着陈伯走出了王府,往城郊的农田走去。


    他身上仅剩的盘缠,除了留给陈伯几文备用,其余的都揣在怀里。


    在田边一个茅草搭的棚子下,他用这最后的铜钱,买下了两个烫手的烤红薯。


    他将其中一个递给正在田埂上发呆的一位老农,自己则捧着另一个,毫不在意地就着满手的灰尘啃了起来。


    老农起初满是警惕和畏惧,但在看到这位穿着虽朴素却气质不凡的年轻人,不仅没有丝毫王爷的架子,还主动请他吃这在灾年里算得上是奢侈的食物后,紧绷的神经渐渐放松下来。


    萧北辰边吃边聊,问得极细。


    从他家有几亩薄田,到一亩地辛辛苦苦一年能收几斗粮食;从要向县衙缴纳多少苛捐杂税,到城里有没有铁匠铺,一把锄头要多少钱。


    老农叹着气,将实情一五一十地吐露了出来。


    北凉十年九旱,收成看天吃饭。


    铁器贵如黄金,一把农具坏了,都是补了又补,实在用不了就只能用木制的凑合。


    最要命的是,县衙还常常以修渠、筑墙为名强征丁役,往往一去就是十天半月,完美错过最佳的农时,让本就微薄的收成雪上加霜。


    从老农的口中,萧北辰拼凑出了一个完整的北凉困局:天灾加上人祸。


    而那“人祸”的源头,直指县令赵德全。


    回程的路上,萧北辰一言不发,脸色沉静如水。


    当路过一片荒芜的田地时,他突然停下了脚步。


    他的目光,被田埂上遗弃的一把农具牢牢吸引住了。


    那是一把断裂的锄头,木柄已经开裂,小小的铁制锄头刃上布满了豁口和锈迹,显然已经到了使用的极限。


    他盯着那把破锄头看了许久,跟在身后的陈伯大气也不敢出,不知道自家殿下又在想些什么。


    良久,萧北辰才缓缓回过头,他对陈伯说:“陈伯,明天你随我一起去一趟县衙,拜一下我们的赵大人。”


    陈伯心里一紧,紧张地问:“殿下,您……您要做什么大事?”


    “开个发布会。”他轻松地说道,“主题嘛,就叫——《关于本王打算在北凉搞一场农业技术改革的可行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