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江湖追杀令
作品:《三国:从焚尸卒捡属性到黄天当立》 此时的荆南战场,已是捷报频传。
江陵一下,南郡传檄而定。
赵云、张郃、张志三路大军在巴陵会师后,兵分三路,如同三把尖刀,直插荆南腹地。
赵云与太史慈这对新搭档,一个枪法如神,一个戟勇箭锐,配合默契,率军西进。
连克孱陵、作唐,兵锋直指武陵郡治临沅。
武陵蛮族素来彪悍,但在黄巾军绝对的军纪、强大的战力以及“分田地、免赋税”的政令攻势下,部分部落首领选择归附.
少数负隅顽抗者,也被赵云、太史慈以雷霆手段迅速剿灭。
张郃用兵沉稳,向南推进。
零陵郡守军本就不多,闻风丧胆,一众守城将领在张郃面前不堪一击,零陵诸县望风归降。
就在桂阳郡最后一座城池被太史慈一箭射落守将旗帜,被迫开城投降的当天,刘铮接到了司马徽从襄阳发来的加急密信。
看完信中关于孙坚东遁的分析,刘铮眼中寒光一闪,脸上并未露出太多惊讶。
孙坚若真是那么容易拿捏的,也就不是那个未来的江东奠基人了。
“荆南大局已定,是时候回去了。”刘铮放下密信,对帐下众将下令,“张郃将军,由你总领桂阳、零陵两郡军政,肃清残敌,推行新政,安抚百姓。”
“张志将军,江夏、长沙交由你手,务必尽快恢复民生,编练新军。”
“子义。”刘铮看向太史慈,“武陵郡蛮汉杂处,情况复杂,非勇猛善战且能服众者不能镇守。”
“你新任归附,正需功勋立威,此地便交予你,可能为我守好这西南门户?”
太史慈闻言,心中一股热流涌起,这是何等的信任!
他当即单膝跪地,抱拳朗声道:“末将必竭尽全力,抚慰蛮汉,镇守武陵,若有差池,提头来见!”
“好!”刘铮亲手将他扶起,“子龙,集结主力大军,随我即刻返回襄阳!”
“诺!”赵云慨然领命。
旌旗招展,得胜之师踏上归途。
与来时相比,此时的刘铮麾下,兵力雄厚,军队气势恢宏。
……
两个月后。
襄阳,刺史府后院密室。
刘铮、司马徽、陈羡三人围坐。
桌案上,摆放着关于孙坚的最新情报以及荆南各郡送来的初步统计文书。
“孙坚这一手,确实出乎意料。”刘铮手指点着地图上江东的位置,“他到了江东,就如同蛟龙入海。”
“朝廷得知荆州实情,必不会善罢甘休,我们必须想办法解决掉这个隐患。”
司马徽轻摇羽扇,语气凝重:“主公所言极是。当务之急,一是加速整合荆州内政,积蓄力量;”
“二是尽可能阻止孙坚将消息顺利传递至洛阳,为我等争取更多时间。”
这时,一直沉默品茶的陈羡,缓缓放下茶杯,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他初来乍到,虽已献计立功,但也知道此刻正是进一步展现价值,稳固地位之时。
“主公,军师。”陈羡缓缓开口,“孙坚此獠既已脱笼,再想擒回难如登天。”
“然,使其首尾难顾,无力北顾,却并非难事。”
“哦?文渊又有何妙计?”刘铮看向他。
司马徽也投来关注的目光。
陈羡微微一笑,那笑容却让人感觉不到丝毫暖意:“孙坚退至江东,欲以家族势力立足,必先与当地宗帅、世家争斗。”
“若此时我给他添几把火,定让他内外不相顾。”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狠辣之色:“可立即发布‘江湖追杀令’,以重金悬赏孙坚及其核心部将的人头!”
“江东本就多游侠豪杰,亡命之徒甚众,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孙坚日后在江东,必将步步荆棘,日夜防范暗箭,焉有精力与朝廷细致沟通,更遑论整合力量北图荆州?”
“同时。”陈羡继续道,“可秘密联络长江水道上的各大帮派,以及豫章、庐江一带与孙坚可能有冲突的地方豪强,许以利益,结成暗盟。”
“命他们严密监视乃至封锁孙坚北上的所有通道,尤其是通往洛阳的江淮路线。”
“凡有疑似孙坚信使者,格杀勿论!”
“即便不能完全阻断,也要让他传递消息的代价变得极高,速度变得极慢!”
此计一出,密室内的温度仿佛都降低了几分。
这,太特么阴了。
司马徽沉吟片刻,羽扇轻点:“文渊此计……虽过于酷烈,但确是目前应对孙坚最有效之法。”
“以此毒计,让孙坚难以兴风作浪,为我荆州赢得宝贵时间。只是,执行需隐秘,万不可落人口实。”
刘铮闭上眼睛,脑海中迅速权衡。
乱世用重典,沉疴下猛药。
孙坚若顺利与朝廷沟通,带来的将是数十万朝廷大军的压力。
相比之下,陈羡的毒计虽然阴狠,却能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宝贵的战略缓冲期。
只是这孙坚会不会像他儿子孙策一样,死于江湖人士之手,那就不是刘铮去操心的问题了。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就依文渊之策!”
“此事,由文渊全权负责,所需金银,一应支取,务必让那孙文台老老实实地呆在江东!”
“羡,领命!”陈羡躬身,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神色。
陈羡的计谋,迅速沿着长江水道蔓延开来。
重金悬赏的“江湖追杀令”首先在江东各地的暗市中流传开来。
孙坚、程普、黄盖、韩当等人的名字赫然在列,赏格之高,足以让任何亡命之徒怦然心动。
一时间,孙坚在江东的招兵买马、拜访地方豪强的行动,变得举步维艰。
随时可能从角落射来的冷箭,宴席上突然暴起的刺客。
乃至身边亲卫偶尔流露出的异样眼神,都让孙坚及其核心将领神经紧绷,寝食难安。
他不得不花费大量精力在内部肃清和自身防卫上,原本计划的快速整合,变得迟缓停滞。
与此同时,长江之上。
过往商船时常遭遇水匪盘查,一些试图北上的小船更是神秘失踪。
豫章、庐江等地与孙坚稍有接触的家族,往往很快便会遭到不明势力的打压或袭击。
一条无形的封锁线,在江淮之间悄然形成。
孙坚派出的几波试图绕道前往洛阳的信使,接连杳无音信。
即便有一两路侥幸突破重重阻碍,将消息送到洛阳。
也已是数月之后,且内容语焉不详,难以取信于人。
江东,成了孙坚的泥潭,也是他暂时的保护壳,牢牢束缚住了他北望的视线和伸向朝廷的手。
……
洛阳,大将军府。
何进与袁绍对坐,眉头紧锁。
“本初,那孙文台去了江东,这都多久了?为何至今没有只言片语传来?长沙情况如何?刘铮虚实如何?他莫非真敢抗旨不成?”
何进一脸烦躁,百思不得其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