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避其锋芒

作品:《三国:从焚尸卒捡属性到黄天当立

    襄阳驿馆,孙坚客房门窗紧闭,灯火摇曳。


    孙坚、程普、黄盖、韩当以及谋士公仇称几人围坐在桌上,皆默默地注视着桌上摇曳的灯苗。


    白日里在黄巾大营外的所见所闻,以及襄阳城内那一片前所未见的勃勃生机,都让他们感到此次荆州之行及其不妙。


    良久,孙坚终于率先开口:“诸位,今日所见,有何感想?”


    黄盖性子最直,一拳砸在自己大腿上:“他娘的!这哪是什么黄巾贼寇?”


    “这军容,这气势,比咱们在凉州见的那些所谓官军精锐强了何止百倍!”


    “还有那些百姓,他们看黄巾军的眼神,就像看自家亲戚一样,这襄阳简直就是铁板一块!”


    程普捋着短须,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更可怕的是那股气势。”


    “军中操练,口号震天,信念坚定;市井百姓,安居乐业,发自内心地拥戴。”


    “此非强力可致,乃人心所向。主公,刘铮已得荆州民心根基。”


    “我等此前想的‘明推是非,暗联洛阳’,怕是难以施展,稍有不慎,便是灭顶之灾。”


    韩当也沉声道:“不错,那司马徽看似温和,实则手段老辣,将襄阳上下经营得滴水不漏。”


    “我们在此,如同笼中鸟,网中鱼,一举一动恐怕都在他人监视之下。”


    “想收集罪证?只怕证据没到手,我们的人头就先落地了。”


    孙坚的目光最后投向一直沉默不语的公仇称:“先生,你当初的八字真言,如今看来,在这襄阳,已是寸步难行。”


    “依你之见,当下该如何是好?”


    他的语气中,已经带上了一丝退意。


    公仇称深吸一口气,脸上早已没了初入荆州时的从容,同样是一脸凝重。


    他站起身,对着孙坚深深一揖:“主公,属下……失算了。”


    “原以为刘铮不过是一时得势的悍匪,凭借刘韪之名苟延残喘。如今亲眼所见,方知此獠乃潜渊之龙,已有腾飞之势!”


    “其治军理民之能,闻所未闻,竟能将黄巾贼众打造成如此虎狼之师,更能让万千黎庶归心……此非寻常枭雄,实乃……王霸之材!”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为今之计,唯有……走!”


    “走?”黄盖一愣,“走去哪里?回洛阳?朝廷岂会轻饶我们抗旨不遵?”


    “不,不是回洛阳。”公仇称摇头,“我们去江东!”


    “江东?”孙坚眼中精光一闪。


    “对,江东!”公仇称压低声音,语速加快,“主公可立即向刘韪请辞,言称荆南局势复杂,黄巾兵锋正盛。”


    “我等兵力单薄,欲先往江东招募旧部,征调粮草,积蓄力量,以期日后与朝廷王师里应外合,共击刘铮!”


    “此乃缓兵之计,亦是……金蝉脱壳!”


    他详细分析道:“刘韪乃傀儡,司马徽智计再高,此刻也绝不愿与主公这朝廷钦命的太守公然翻脸,以免彻底撕破脸皮,引来朝廷大军提前征讨。”


    “他们大概率会顺水推舟,放我们离开襄阳这个牢笼。”


    “只要出了襄阳,我等沿汉水南下,至三江口不入荆南,转而向东,直入江东!”


    “那里宗帅林立,朝廷控制力弱,正是主公龙归大海,虎入深山之地!”


    “到了江东,主公可即刻将刘韪被架空,刘铮狼子野心,荆州已非汉土上表朝廷!”


    “并表明我等效忠朝廷之心不改,暂栖江东,实为无奈之举,意在为将来朝廷平定荆州保留一支奇兵!”


    “届时,朝廷即便恼怒,见木已成舟,且主公在江东若能打开局面,亦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多半会捏着鼻子承认现状,甚至可能为了牵制刘铮,反而给主公更多支持!”


    孙坚听着公仇称的分析,眼神越来越亮,手指停止敲击,猛地握成了拳。


    留在荆州是死路一条,退回洛阳前途未卜。


    唯有江东,地广人稀,豪强并立,正是他孙文台挣脱牢笼,另起炉灶的最佳之地!


    “先生此言,如拨云见日!”孙坚霍然起身。


    脸上多日来的阴郁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股破釜沉舟的豪气。


    “就依先生之计!程普,你即刻准备拜帖,明日一早,我便去刺史府向刘韪辞行!”


    “黄盖、韩当,整顿兵马,备足粮草,我们……离开这是非之地!”


    “是!”众将轰然应诺,压抑的气氛为之一振。


    翌日,刺史府。


    刘韪端着茶盏,听着孙坚一番情真意切又合情合理的陈词。


    他心中虽觉有些突然,但更多的竟然是期待对方赶紧离开。


    若是孙坚继续留在这里,恐怕会将他自己给连累进去。


    如今孙坚主动要去江东,他自然直到其中深意,他自然是乐见其成。


    于是,刘韪脸上浮现出惋惜与鼓励的表情:“孙太守深谋远虑,朝廷必知太守苦心,期待他日与太守会猎于荆南。”


    两人对视一眼后,孙坚便转身离开。


    在拿到通关文书后,孙坚毫不耽搁,当日便率领五千兵马,拔营起寨,离开襄阳,沿汉水南下。


    几天后,孙坚大军已过三江口,未去长沙,而是扬帆东去直入江东。


    很快,消息传回襄阳。


    司马徽得到消息时,正在抚琴的手猛地一滞,琴音戛然而止。


    他深邃的眼眸中首次露出了明显的惊愕之色,随即化为一片冰寒。


    “好一个孙文台,好一个金蝉脱壳!”


    司马徽低声自语,羽扇轻轻敲击掌心。


    “我原以为他至多是观望不前,或暗中搞些小动作,没想到他竟有如此魄力,敢公然抗旨,舍弃长沙太守之位,远遁江东!”


    “此非寻常武将之勇,乃乱世枭雄之断!”


    他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孙坚这一跑,等于彻底撕开了荆州内部平叛的伪装。


    他到了江东,必定会将荆州实情禀报朝廷。


    这无疑会大大加速朝廷对荆州用兵的决策进程。


    “来人!”司马徽沉声唤道,“速派快马,分两路传信!”


    “一路急报主公,详陈孙坚东遁之事,言明此獠必向朝廷泄密,请主公务必加快平定荆南,整合力量,以应对北方之变!”


    “另一路,传令各地暗哨,严密监视江东方向与洛阳联络之要道,若有孙坚信使,不惜一切代价拦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