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前所未见的军队操练
作品:《三国:从焚尸卒捡属性到黄天当立》 司马徽何等人物,岂能听不出其中的试探?
他微微一笑,语气带着几分长辈对出色晚辈的赞许,却又巧妙地维持着距离:“主公确实天纵奇才,心怀万民。”
“如今他正坐镇江陵,统筹荆南战局,致力于安抚新附之地,让百姓休养生息。”
“待荆南平定,太守坐镇长沙,想必自有相见之日。”
“至于请教……主公常言,天下英才众多,他亦常怀求学之心。”
“太守乃沙场宿将,经验丰富,届时或可相互印证,共谋荆州福祉。”
一番话,既回应了孙坚的称赞,又点明刘铮此刻无暇他顾。
更将请教变成了相互印证,不着痕迹地维持了己方的气势。
听到他称呼刘铮为主公,孙坚心中顿时警觉。
就冲这个称呼,他基本上就能断定,刘韪已经被黄巾军完全架空。
但是他没有表现出来,笑容满面:“一定,一定!”
这个司马徽,言辞温和,却立场坚定,心思缜密。
每一句话都仿佛经过精心雕琢,让人抓不住任何把柄,反而隐隐被其牵着鼻子走。
接下来的宴席,孙坚又尝试了几次。
或问及荆州世家态度,或谈及未来赋税安排,皆被司马徽以四两拨千斤的手法,以大义名分一一化解。
刘韪大部分时间只是陪笑、举杯,偶尔在司马徽眼神示意下补充一两句无关痛痒的话,更像是一个摆在台上的泥塑雕像。
宴席终了,孙坚带着程普、黄盖等人告辞离去,脸上依旧保持着得体的笑容。
直到回到驿馆,屏退左右,孙坚脸上的笑容才瞬间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凝重。
“德谋,公覆,你们都看到了?”孙坚沉声道。
黄盖忍不住低骂一句:“这司马徽,滑不溜手!说话绵里藏针,什么都问不出来!”
程普眉头紧锁,缓缓道:“主公,此人智计深沉,襄阳上下,看似以刘韪为首,实则尽在此人掌控之中。”
“刘铮能用此人,其志不小,其势已成啊。”
孙坚走到窗边,望着窗外襄阳城的夜景,目光深邃:“是啊,如今看来,咱们只有按照公仇称的八字真言来行事。”
“这荆州的水,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深得多。”
“传令下去,约束各部,谨言慎行,没有我的命令,绝不可与黄巾部众发生任何冲突!”
“是!”程普、黄盖肃然应道。
孙坚深吸一口气,公仇称那八个字,此刻在他心中重若千钧。
今后,他必须步步为营,小心翼翼。
连司马徽这样的人物都能收服,那个刘铮定然非简单之辈。
跟这种人打交道,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尸骨无存。
……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
习惯早起的孙坚,正在院中活动筋骨。
忽然,城外传来一阵阵整齐划一的呐喊声。
“1、2、3、4,123、4!”
“1、2、3、4,123、4!”
……
久经沙场的他,自然听得出这是士兵早晨操练的口号。
只是这操练口号,跟他印象中的完全不同。
并且伴随着每一声口号响起,都精准地捕捉到那气势磅礴的脚步声。
两者结合,声音如同沉雷滚动。
即使没有亲眼所见,也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惊人力量感和纪律,绝非寻常军队操练时的杂乱呼喝可比。
孙坚心中一动,立刻唤上程普、黄盖。
三人不着官服,只作寻常打扮,悄然出了城门,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
没一会儿,他们便登上一处小山坡。
这里距离黄巾大营,仅有三百步之遥。
当孙坚几人放眼看向黄巾大营时,瞬间瞳孔收缩,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只见广阔的校场之上,数以万计的黄巾士卒,排列成无数个巨大的方阵。
每一个方阵,无论横看、竖看、斜看,皆成一条笔直的线!
“嘿!”
“哈!”
“保境安民!护我黄天!”
“召之即战,战则必胜!”
“艰苦奋斗,敢打敢拼!”
……
伴随着雷鸣般的口号,各个士卒方阵分别进行着不同的操练。
有操练武器的,有负重跑步的,也有赤手空拳练习搏斗的……
但不管操练的内容是什么,对应的方阵都如同一个整体。
动作整齐划一,毫厘不差!
脚步腾挪间,沉稳有力,每一次落脚,仿佛连大地都在微微震颤!
那飞扬的尘土,都似乎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
阳光照射在如林般的枪尖刀锋上,反射出森然寒光,与士卒们眼中那坚定而充满信仰的光芒交相辉映。
一股冲天的豪迈之气与严明的军纪感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无坚不摧的磅礴气势!
孙坚看得目不转睛,喉咙有些发干。
他自诩麾下儿郎亦是百战精锐,但若论军容之盛、纪律之严、气势之雄,与眼前这支黄巾军相比,竟落了下风!
黄盖倒吸一口凉气,喃喃道:“这……这他娘的还是黄巾贼吗?便是北军五校,恐怕也不过如此吧?”
程普面色无比凝重,低声道:“主公,观其练兵,军纪严明,其实辉煌,刘铮此獠,深不可测啊……”
孙坚沉默良久,才缓缓吐出一口浊气,目光复杂地深深望了一眼山下那纪律严明的钢铁之师,转身沉声道:“走,回去。”
原本他一来之前,还有一丝想要凭借勇力跟刘铮一较高下。
如今在看到这支黄巾军队后,瞬间烟消云散。
这样的军队拉到战场上,以一敌二完全没有压力。
就在孙坚几人回头没走几步,又看到一群百姓推着推车朝着黄巾军营走来。
那一辆辆推车上面,还冒着热气。
显然,这是给黄巾军送吃食来了。
一旁的黄盖看到这一幕,轻哼一声:“都说黄巾军爱民如子,没想到竟也是压寨百姓之流。”
在他看来,这些百姓定是受了黄巾军的胁迫,用自家粮食给黄巾军做吃食。
毕竟他从军那么久,吃喝拉撒向来都是在军营中解决。
闻言,孙坚淡淡开口:“不然,你们没有发现,这些百姓脸上都精神抖擞?显然不是被黄巾军胁迫的。”
说完,孙坚走上前,冲一个老翁客气问道:“老丈,你们这风风火火的,是要去哪送吃食啊?”
那老翁见孙坚面生,呵呵笑道:“看你就是刚到襄阳,咱们这是要去黄巾大营送早餐,车上的都是馒头、包子、还有肉粥之类的。”
老翁的话,给孙坚几人说得云里雾里。
馒头?包子?肉粥?
这都是什么跟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