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孙坚南下
作品:《三国:从焚尸卒捡属性到黄天当立》 太史慈归顺,江陵城破,吴冀授首,钱文晖被俘……
消息很快,便扩散至整个南郡。
南郡剩余诸县,在听到这一连串的噩耗后,哪里还有半分抵抗的意志?
县尉守将纷纷大开城门,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一些平日里欺压百姓的,生怕被黄巾军清算,纷纷连夜收拾细软,带着家眷仓皇跑路。
黄巾军的兵锋未至,投降的文书和表示效忠的使者便已先一步抵达了江陵。
刘铮坐镇江陵,并未因军事上的顺利而有丝毫懈怠。
打天下易坐天下难,这个道理,他比谁都清楚。
熟知上下五千年历史的他,更明白百姓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千古真理。
在陈羡的辅佐下,他将【内政】技能中的【安抚】效果发挥到了极致。
百姓们很快,便安定下来。
紧接着,一道道全新的政令从太守府中发出:
“开仓放粮,赈济因战乱流离失所的百姓!”
“均分无主田亩,招募流民屯垦,免赋一年!”
“遴选当地素有清名的饱学之士,暂代地方政务,稳定秩序!”
“严令黄巾将士,不得扰民,违令者斩!”
……
原本惶惶不安的民众,看到黄巾军非但不是想象中烧杀抢掠的流寇,反而秩序井然,分发粮食,归还田地,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街头巷尾,开始出现久违的生机。
商贩小心翼翼地重新开张,农夫扛着农具走向田间地头。
与此同时,南进的军事计划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赵云、张志、张郃,三路大军势如破竹,顺利在长沙郡北大门巴陵县成功会师。
数万大军旌旗蔽日,营寨连绵。
凛冽的兵锋如同出鞘的利剑,直指尚在观望的武陵郡与长沙郡!
……
然而,就在刘铮于荆南高歌猛进之时。
一支来自北方的队伍,正悄然穿越险峻的武关,沿着丹水河谷,顺流而下,直扑荆州的心脏襄阳而去。
自从刘铮平定荆北,襄阳便是荆州的治所,刘韪也从南郡太守擢升为荆州刺史。
只不过,他这个荆州刺史,有名无实。
军政大权,牢牢被刘铮跟司马徽完全控制在手中。
眼下,刚出武关的这支五千人上下的队伍,虽经长途跋涉,风尘仆仆,但队伍行列依旧保持着基本的严整。
士卒眼神精悍,显然皆是历经战阵的老兵。
队伍前方,一杆“孙”字将旗迎风猎猎。
旗下,一员将领端坐于骏马之上。
他容貌不凡,气度沉稳。
腰间古锭刀虽未出鞘,却自然散发着一股沙场宿将的威严。
此人,正是新任长沙太守,孙坚,孙文台。
只是,此刻这位江东猛虎的眉宇间,却笼罩着一层化不开的疑虑。
“公覆(黄盖字),德谋(程普字),你们说……朝廷此举,究竟是何用意?”
孙坚微微侧头,看向身旁并辔而行的两位老兄弟。
“某在凉州,屡献破敌之策,皆被那董卓以各种理由搁置,郁郁不得志。”
“怎地忽然之间,一纸诏书,便将我擢升为长沙太守,还命我火速赴任?”
黄盖性子直率,挠了挠头:“主公,升官总是好事!总比在董卓那厮手下受窝囊气强!”
程普则更为沉稳,沉吟道:“事出反常必有妖。长沙郡如今已在黄巾兵锋威胁之下,朝廷此举,恐非单纯擢升……”
这时,队伍中一名文士打扮的中年人催马靠近,乃是孙坚麾下谋士公仇称。
他见孙坚一路沉思,闷闷不乐,便含笑问道:“主公可是在思虑此番荆州之行的吉凶?”
“主公勿虑,此行正是主公建立不世之功的大好机会!”
此话一出,所有人顿时都来了精神。
因为孙坚升为长沙太守,他们的官职也都得到提升。
如今听说还有不世之功等着自己,心中更是亢奋不已。
然而,孙坚却叹了口气:“先生可知,那黄巾贼首刘铮,先夺襄阳,再破南阳,如今更是席卷南郡,大有横扫荆州之势!”
“连王睿、张燕、蔡蒯这等根基深厚的势力都折在他手里,其势如日中天。”
“我等此时前去,无异于羊入虎口,这长沙太守之位,怕是烫手得紧啊,何来不世之功可言?”
他麾下众将如韩当、祖茂等,原本因升官而带来的喜悦,在孙坚这番分析下也冷却了不少,纷纷看向公仇称。
公仇称闻言,非但没有忧虑,脸上反而露出欣慰的笑容,轻捋胡须道:
“主公能如此清醒,洞察其中险恶,实乃我等之福。如此,这一趟荆州之行,便算稳了七八分。”
“哦?”孙坚精神一振,“先生何出此言?请快快道来!”
公仇称环视众人,压低声音,胸有成竹地吐出八个字:“明推是非,暗联洛阳!”
他详细解释道:“主公且想,那南阳太守刘韪,乃汉室宗亲,他的奏章无论真假,朝廷至少在明面上已认可了荆州内部平叛的说法。”
“刘铮如今挟刘韪以令荆州,名义上还算协助朝廷。”
“主公初到,若表现出敌意,便是与整个荆州势力为敌,更是直接站在了兵锋正盛的刘铮对立面,此取死之道也。”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睿智的光芒:“故而,主公明面上,绝不可与刘铮为敌。”
“无论刘韪说什么,刘铮做什么,只要不直接威胁到我等,主公便只需谨守长沙太守本分,对其恭敬有加,甚至……”
顿了顿,他继续说道:“可将其视为真正的荆州之主来对待,麻痹其心,获取其信任。”
“那暗联洛阳?”韩当忍不住追问。
“暗地里。”公仇称声音更低,“主公需暗中收集刘铮僭越、不法、意图不轨的实证,譬如他架空刘韪,分田亩收买人心,私自扩军等等。”
“然后,秘密送往洛阳,呈交大将军何进与袁本初。”
“届时,朝廷手握铁证,便可名正言顺兴兵讨逆!”
“而主公待王师南下,里应外合,刘铮焉能不败?此乃……不世之功也!”
一席话,如同拨云见日,瞬间让孙坚和周围所有核心将领恍然大悟!
“妙啊!先生此计,实在是高!”黄盖一拍大腿,满脸兴奋。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既能保全自身,又能立下大功!”程普也抚掌赞叹。
孙坚紧锁的眉头彻底舒展开来,心中所有疑惑和负担顷刻间烟消云散,他忍不住放声大笑:
“哈哈哈……妙极,若非先生指点,坚几误大事!传令下去,加速行军,目标襄阳!”
“本太守要去会一会这位名震荆州的刘将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