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明守樊城,暗夺襄阳

作品:《三国:从焚尸卒捡属性到黄天当立

    樊城府衙内的喧嚣,与城外连绵的军营形成了鲜明对比。


    就在蒯鹏、蔡旬、庞礼三人得意洋洋地畅想着蒯恩奇袭襄阳、刘峥溃败的场景之际。


    “轰隆!!!”


    一声突如其来的炸雷,仿佛就在屋顶爆开,震得整个厅堂都微微颤动!


    紧接着,瓢泼大雨如同天河倾泻般哗啦啦地砸落下来。


    密集的雨点猛烈地敲击着瓦片和门窗,发出震耳欲聋的噪音。


    一道惨白的闪电撕裂了阴沉的天幕,瞬间的光亮映照在主位之上黄忠那张坚毅而棱角分明的脸庞上。


    他的眉头紧锁,在那电光石火的一刹那,眼底深处掠过一丝难以言喻的心悸和强烈的不安!


    就在这雷声炸响的前一刻,他正下意识地以敌方统帅的视角,在脑海中反复推演着破城之法。


    樊城城墙高厚,守备森严,粮草充足。


    强攻无疑损失惨重,旷日持久。


    那么,还有什么办法?


    他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向了城外那条因雨季而水量暴涨的汉水,以及樊城西北部那些低洼的地势和古老的水渠系统……


    一个可怕却极为有效的念头不受控制地冒了出来——水攻!


    截断上游,蓄积水量,待时机成熟,决堤放水!


    借助自然之力,水淹樊城!


    此计若成,任凭城内有多少精兵强将,都将在滔天洪水中化为鱼鳖!


    这想法让他自己都感到一阵寒意。


    但作为守将,他必须考虑到敌人可能采取的任何极端手段。


    蒯鹏被那炸雷惊得手中的酒洒了一半,他悻悻地放下酒杯。


    恰好瞥见黄忠那副凝重的表情,不由觉得有些扫兴,带着几分醉意戏谑地笑道:


    “黄将军,你这又是怎地了?苦着张脸。”


    “莫非是想着家中新纳的美妾,还是嫌我等在此饮酒,搅了你的清静?怎地像是要上花轿的大姑娘般扭捏?”


    黄忠抬起眼,目光如电,扫过三人,声音低沉而严肃,完全无视了蒯鹏的调侃:


    “诸位,暴雨已至,汉水必然暴涨。”


    “忠方才所思,若是那刘峥久攻不下,行险一搏,截断北面水源,水淹我樊城,该当如何?”


    他的话音落下,厅内出现了短暂的寂静。


    随即——


    “噗嗤……哈哈哈!”蒯鹏第一个忍不住大笑起来,仿佛听到了世间最可笑的笑话。


    蔡旬也摇着头,嘴角噙着轻蔑的冷笑:“黄将军,你未免也太高看那刘峥了!”


    “不过一介凭借黄巾余孽起事的泥腿子,侥幸得了襄阳,真以为他熟读兵书,通晓天文地理了?还水淹樊城?真是杞人忧天!”


    庞礼捋着短须,呵呵一笑,接口道:“蒯兄、蔡兄所言极是。”


    “即便退一万步,那刘峥麾下真有能人想到此计,等他勘察地形、调动民夫、修筑堤坝、蓄够水量……黄花菜都凉了!”


    他得意地晃着酒杯:“届时,蒯恩将军怕是早已攻破襄阳,擒了那司马徽跟他妹妹刘禾!”


    “刘峥后院起火,焉能不回师救援?樊城之围,自然迎刃而解。将军多虑了,多虑了!”


    “来来来,饮酒饮酒,莫要庸人自扰!”


    三人举杯相邀,脸上尽是笃定和嘲弄之色,全然没将黄忠的警告放在心上。


    黄忠看着他们这副模样,心底涌起一股深深的无奈和无力感。


    他知道,跟这些只顾眼前利益、骄狂自大的家臣,根本无法沟通。


    但他身负守城之责,不能因为他们的愚蠢而置全军于险地。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烦躁,坚持道:“三位,事关重大,不可不防。”


    “忠欲亲自前往北城水渠关键处查看,并派兵驻守。还请三位各调派部分部曲,随我同往,加强巡视,以防万一!”


    这话一出,蒯鹏、蔡旬、庞礼三人脸上的笑容瞬间收敛了。


    他们相互交换了一个眼神,眼底都闪过一丝警惕和精光。


    调派部曲随黄忠同往?这黄忠想干什么?


    借机夺取我们三家的兵权?还是想将我们的精锐调离关键岗位?


    兵权,可是他们在此地作威作福、甚至关键时刻保命的根本,岂能轻易交给这个并非心腹的朝廷将领?


    蒯鹏率先打了个哈哈:“哎呀,黄将军,你也太小心了。”


    “这大雨滂沱的,兄弟们出去岂不是成了落汤鸡?再说了,城防各处都需人手,一时也抽调不出啊。”


    蔡旬假惺惺地附和:“是啊,黄将军。北城偏僻,刘峥大军在南,岂会绕远路去那里?”


    “等雨小些,我派几个机灵的家奴去瞧瞧便是了,何须劳动将军大驾和精锐部曲?”


    庞礼更是直接摆手:“我庞家部曲皆有其责,无人可调。将军若实在不放心,自可带你的郡兵前去巡视。”


    三人的推脱之意再明显不过,言语间的疏离和戒备毫不掩饰。


    黄忠的心彻底沉了下去。


    他明白了,自己这个主帅,在这些豪族家臣眼中,不过是个摆在明面上的牌位,一个需要时顶缸、无事时碍眼的朝廷象征。


    真正的指挥权,从未在他手中。


    他看着窗外如瀑布般倾泻的暴雨,那股不祥的预感越来越强烈。


    “既如此……忠便先率本部人马前去巡视。”


    他不再多言,猛地站起身。


    甲叶铿锵作响,大步流星地向外走去,身影很快消失在雨幕之中。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蒯鹏嗤笑一声,对另外两人低声道:“哼,装模作样!不过是想在王刺史面前表现一二罢了,真当自己是根葱了?”


    蔡旬抿了口酒,阴恻恻地道:“让他去折腾吧,正好让他的郡兵去淋雨。等蒯恩将军拿下襄阳的捷报传来,看他还有何话说。”


    庞礼嘿嘿一笑:“朝廷的官,不就是这般?总想争权揽功,实则无用至极!”


    厅内再次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和酒肉之气,仿佛城外的数万大军和眼前的倾盆暴雨,都不过是助兴的背景。


    ……


    黄忠顶风冒雨,率领着麾下的五百余名郡兵,艰难地抵达了樊城以北的一处关键水渠枢纽。


    此地地势较低,几条引水渠在此交汇,若敌方在此处动手脚,后果不堪设想。


    他立刻下令士兵们寻找高地搭建临时营寨,并派出斥候冒雨向上游方向探查。


    雨水冰冷地打在铁甲上,溅起朵朵水花。


    士兵们虽疲惫,但在黄忠的亲自带领下,依旧严格执行着命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