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杀人诛心

作品:《三国:从焚尸卒捡属性到黄天当立

    赵云坐在刘峥下首,将场中士子们微妙而剧烈的情绪变化尽收眼底。


    只见士子们从摩拳擦掌、义愤填膺,到听闻“望襄楼”之名与寓意后的愕然与迟疑。


    那满腹的牢骚和刻薄的词句,仿佛在这一刻被一种无形的力量堵了回去。


    他瞬间恍然大悟,心中不禁为自家主公的手段感到由衷的敬佩!


    先是让自己派人去市井间“煽风点火”,激起士子们的逆反心理。


    让他们憋足了劲非要来这“题词会”上当众宣泄不满,确保了今日的高朋满座、群“贤”毕至。


    接着,又以这“望襄楼”之名,一套高风亮节、心系百姓的说辞,轻飘飘地立起了一座道德的丰碑,瞬间将他自己拔高到了一个令人难以企及的位置。


    这些自诩清高的士子们,若此时再口出恶言,骂的就不再是刘峥个人,而是在攻击那“百姓新生”的希望。


    这与他们平日标榜的“学而为民”的立场自相矛盾,无异于自打嘴巴!


    这招……真是高明至极!


    既利用了他们的情绪,又用大义名分束缚了他们的言行。


    难怪,那天刘峥会如此放心大胆的让他去执行计划,原来早就已经想好了对策。


    刘峥看着台下那些面面相觑、神色变幻、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是好的士子们,嘴角几不可察地微微翘起。


    果然,用魔法打败魔法的定律,不管在哪个时代,都是屡试不爽。


    这些古代的知识分子,或许看重骨气,追求前途,标榜气节。


    但归根结底,最核心、最脆弱的命门,还是那“名节”二字!


    只要自己抢先一步站上道德的制高点,哪怕只是名义上的。


    面对这些被儒家思想浸润的士子,就能先天立于不败之地。


    他们可以不怕强权,甚至可以不怕死,但却极怕背上“无德”、“不仁”的骂名。


    与此同时,前排的蔡瑁、蒯钧、庞德民三人也清晰地感受到了身后士子们投来的迷茫和求助目光。


    三人飞快地交换了一个眼神,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惊愕与暗恼。


    好个刘峥!好一手“挟大义以令士林”!


    身为荆州最顶级的世家,他们平日里也没少用类似的手段来引导舆论、约束这些文人墨客为他们歌功颂德,没想到今天居然被一个他们眼中的“武夫”用同样的招式给拿捏了!


    这简直是对他们智商的侮辱!


    刘峥的目光何等敏锐,立刻顺着士子们那游移不定的视线,精准地锁定了三人中面色略显不自然的庞德民。


    他脸上顿时绽开一个无比“真诚”的笑容,朗声开口,声音清晰地传遍全场:


    “咦?诸位才俊为何都看向前排?哦——刘某明白了!”


    他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看来诸位是觉得,如此盛事,当由德高望重者率先垂范,方能不负此楼此景啊!”


    他话锋直接指向庞德民,语气显得格外敬重:“庞德民先生!”


    “您乃是庞德公胞弟,家学渊源,耳濡目染,必是才华横溢,学富五车。”


    “今日荆襄才俊齐聚,皆翘首以盼。”


    “不如,就请庞先生您来牵头,为我这‘望襄楼’,也为在场诸位士子,打个样,题一首开篇之作如何?”


    “也好让我等后学晚辈,一睹庞氏风彩!”


    此言一出,无异于杀人诛心!


    原本,蔡、蒯、庞三人是稳坐钓鱼台,等着看刘峥如何被士子们的口水淹死的。


    可刘峥这轻飘飘几句话,瞬间就将形势逆转!


    他巧妙地将士子们的沉默和目光引导解读为对庞德民的“众望所归”,一下子把庞德民架到了火堆上!


    庞德民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眉头不受控制地轻轻皱起,额角甚至隐隐有细汗渗出。


    他岂能看不出刘峥的歹毒用心?


    若是他拒绝,那就是当着所有荆襄士子的面,驳了刘峥“为百姓望襄楼题词”的“好意”。


    显得他庞家气量狭小、不顾大义,更有损庞家一向以来“心系桑梓”的清誉!


    可若是他答应……那今天这场“批斗大会”的性质就彻底变了!


    等于他庞德民代表荆州士族认可了刘峥的这场诗会,谁要是再敢跳出来骂刘峥。


    那就不仅仅是在打刘峥的脸,更是在打他庞家的脸,是在反对庞德公的家族!


    刘峥这分明是要借他庞家的势,来压服全场士子!


    一时之间,庞德民进退两难,张嘴欲言,却发现自己喉咙发干,竟不知该如何应对。


    无奈之下,他下意识地将求助的目光投向身旁的蔡瑁和蒯钧。


    台下士子们也是面面相觑,场中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唏嘘之声。


    谁都没想到,刘峥不按常理出牌,竟然直接把难题抛给了来看戏的人。


    就在庞德民窘迫万分、现场气氛再次陷入诡异僵持之际,只听一声轻哼响起。


    是蔡瑁。


    只见蔡瑁缓缓站起身,他身量不高,但久居上位,自有一般沉凝气势。


    他先是对着刘峥微微一拱手,算是行了礼,随即目光扫过全场,声音沉稳而清晰,引经据典道:


    “刘将军此言,恕蔡某不敢完全苟同。《礼记》有云:‘主人敬事,以身先之’。”


    “今日诗会,将军乃是主人家,更是这‘望襄楼’之主。”


    “新建楼阁,汇聚群贤,此乃雅事、盛事。既是主人邀客,岂有反让客人先献拙的道理?”


    “依某之见,正该由将军您这位东道主,率先挥毫,一展胸中丘壑,也好让我等荆襄士子点评一二,看看将军之才学,能否登此大雅之堂?”


    “如此,方合礼数,亦能彰显将军之诚意与雅量,将军以为如何?”


    蔡瑁这番话,可谓老辣至极!


    不仅轻轻巧巧地把刘峥踢过来的皮球又原路踹了回去,完美解了庞德民的围困。


    更是暗中给刘峥埋下了一个巨大的陷阱,顺便还给台下那些快要熄火的士子们狠狠地打了一剂强心针!


    是啊!


    你刘峥是主人,你自己怎么不先来?


    让我们先写,谁知道你是不是想看看风色,或者干脆就想堵我们的嘴?


    更重要的是,在蔡瑁和所有士子看来,刘峥一个出身黄巾、以武扬名的将领,能认识几个字?


    恐怕,读《诗经》都成问题,肚子里能有什么墨水?


    让他作诗?无异于痴人说梦!


    他若作不出,或者作出的诗词狗屁不通,那立刻就会颜面扫地,威严尽失!


    今天这场诗会,就会成为荆襄大地乃至天下最大的笑话!


    就算他侥幸能憋出几句,也必然是粗鄙不堪、难登大雅之堂的玩意,同样会沦为笑柄!


    无论哪种结果,都是他们乐于见到的!


    想到这里,士子们刚刚被“望襄楼”寓意压下的小心思瞬间又活络起来,一个个眼中重新燃起戏谑、期待和看好戏的光芒,纷纷附和:


    “蔡将军所言极是!”


    “正该请刘将军先来!”


    “还请将军不吝赐教,让我等开开眼界!”


    “是啊将军,您就先来吧!”


    ……


    场面瞬间逆转!


    刚刚还为主公巧妙破局而暗自喝彩的赵云和张志,此刻忍不住同时一个激灵,后背瞬间渗出一层细密的冷汗!


    两人心中同时咯噔一下:坏了!这…这简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啊!


    主公行军布阵、治理地方是天才,可这吟诗作赋……他们从未见过啊!这可如何是好?!


    二人不约而同地、带着无比担忧的目光,焦急地看向主位上的刘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