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望襄楼记
作品:《三国:从焚尸卒捡属性到黄天当立》 然而,出乎他们以及所有人意料的是。
被将了一军的刘峥,脸上非但没有丝毫的窘迫和慌乱。
反而像是早就预料到会如此一般,竟畅快地大笑起来!
“哈哈哈!好!蔡将军说得在理!是刘某疏忽了!主人家岂有让客人先动手的道理?”
他笑声洪亮,带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洒脱和自信,瞬间压过了场中的窃窃私语。
“既然蔡将军和诸位都这么说了,那刘某就却之不恭,先行现个丑,抛砖引玉,望诸位方家莫要笑话!”
此话一出,满座皆惊!
所有人都愣住了,难以置信地看向刘峥。
赵云和张志是惊骇,完全没想到主公竟然真的敢答应!
赵云猛地想起此前在常山,刘峥与师父童渊问对时,脱口而出的那石破天惊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难道说……主公他……真有大才?!
可那更像是治国安邦的宏愿,与这诗词歌赋终究不同啊!
而与他们的惊疑不同,台下的士子们以及前排的蔡、蒯、庞三人,感到的纯粹是荒谬和难以置信!
他居然真的敢答应?他难道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吗?
这已经不是自不量力了,这简直是自取其辱!
士子们脸上纷纷露出毫不掩饰的讥讽和等着看天大笑话的表情。
蒯钧甚至忍不住用袖子掩住嘴,肩膀微微抖动,显然是在极力压抑着笑声。
庞德民则长长舒了口气,随即用看傻子一样的眼神看着刘峥。
蔡瑁目光微凝,虽然依旧沉稳,但嘴角也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静待刘峥出丑。
刘峥对台下那无数道混杂着质疑、嘲讽、幸灾乐祸的目光视若无睹。
他缓缓站起身,那九尺高的身躯在秋日阳光下显得愈发挺拔。
他并没有立刻走向准备好的书案,而是先端起自己面前那樽尚未饮尽的菊花酒。
步履沉稳地走到台前,面向波光粼粼的汉水,以及那巍峨崭新的望襄楼。
他仰头,将樽中酒一饮而尽。
随即手腕一翻,将酒樽随意掷于一旁,动作潇洒不羁。
然后,他转回身,目光如电,扫过全场。
每一个与他目光接触的士子,竟都不由自主地心中一凛,那准备好的嘲笑话语瞬间卡在了喉咙里。
整个场地鸦雀无声,只剩下秋风拂过楼檐铃铛的轻响,以及汉水潺潺的流动声。
刘峥深吸一口气,仿佛将眼前这江山胜景、人间百态都纳入了胸中。
他开口了,声音并不如何激昂,却异常清晰、沉稳,每一个字都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
“平中次年秋,黄巾军入驻襄阳郡。经数月,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修建望襄楼……”
仅仅一个开篇,那古朴浩然的气息便扑面而来!
这哪里是寻常诗词的开头?
这分明是史家笔法,带着一股宏大的叙事感!
“???”
台下所有士子,包括前排的蔡瑁、蒯钧、庞德民,脸上的讥笑瞬间凝固了!
这……这不对啊!
这起句……这气象……
然而,不等他们细想,刘峥那沉浑的声音继续朗朗响起:
“予观夫襄阳胜状,在汉水一隅。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望襄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宛洛,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轰!!!
如同一声惊雷,在所有士子的脑海中炸响!
衔远山,吞长江!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这是何等雄浑的笔力!何等壮阔的视野!
寥寥数语,便将襄阳地理形胜、望襄楼的磅礴气势勾勒得淋漓尽致!
这真的是一个“武夫”能写出来的文章?!
所有人都懵了!彻底懵了!
赵云和张志早已瞪大了眼睛,嘴巴微张,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主公他……他竟然……
蔡瑁脸上的冷笑早已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极度的震惊和难以置信!
蒯钧掩口的手不知何时已经放下,脸上血色褪尽。
庞德民更是如同被雷劈中,浑身僵硬,眼神发直!
刘峥对全场死一般的寂静和无数道骇然的目光恍若未觉,他微微踱步,声音陡然变得低沉而充满感染力,仿佛带着无尽的忧思: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那凄风苦雨、萧瑟悲凉的景象,随着他的吟诵,仿佛瞬间笼罩了全场,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一种身临其境般的悲怆与压抑。
不少士子下意识地裹紧了衣衫,面露凄然。
但紧接着,刘峥语调猛然一扬,变得高亢而明亮,如同拨云见日: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眼前仿佛瞬间云开雾散,风和日丽,碧波万顷,一派生机勃勃、安宁祥和的盛世美景!
那鲜明的对比,极致的画面感,让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
心随文动,脸上不自觉地露出了向往和舒畅的神情。
然而,这还不是高潮!
刘峥的声音再次变得深沉而庄严,他猛地转过身,目光如炬,直视台下那些早已听得如痴如醉、心神摇曳的士子们,发出了那震古烁今的叩问: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全场呼吸骤停!
所有人都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目不转睛地看着台上那如同天神下凡般的身影,等待着答案。
刘峥微微停顿,目光扫过全场,每一个字都仿佛用千钧之力砸出,轰鸣在每个人的心湖深处: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问题再次抛出,所有人的心都被提到了嗓子眼!
终于,刘峥用尽全身力气,斩钉截铁,声震四野: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最后一句叹息,余音袅袅。
却如同九天惊雷,反复回荡在望襄楼前,回荡在汉水之滨,更重重地轰击在在场每一个人的灵魂最深处!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寂静!
死一般的寂静!
落针可闻!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彻底凝固了。
所有人都像是被施了定身法,泥塑木雕般僵在原地。
脸上的表情彻底凝固,充满了极致的震撼、茫然、难以置信,以及一种被巨大冲击力彻底摧毁了原有认知的空白!
这……这是何等崇高的境界?!何等博大的胸襟?!何等光辉的思想?!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这些词句,如同拥有魔力一般,在他们脑海中疯狂回荡。
每一次回荡,都带来新一轮的心灵海啸!
将他们之前所有关于刘峥的偏见、轻视、嘲讽……冲击得支离破碎,荡然无存!
能写出这样文章、拥有如此胸怀和境界的人,怎么可能是他们想象中的那个残暴不仁、粗鄙无文的武夫?!
这哪里是什么抛砖引玉,这明明是一开口就让他们失去了动笔的勇气!
他们之前想要嘲讽、咒骂的,竟然是这样一个……
巨大的羞愧感,如同滔天巨浪,瞬间淹没了绝大多数士子!
许多人面色惨白,额头冷汗涔涔。
甚至不敢抬头去看台上那道身影,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前排,蔡瑁手中的酒杯不知何时已然滑落,酒水洒满了衣襟他却浑然不觉。
只是双目失神地望着刘峥,嘴唇微微颤抖,喃喃道:
“先天下……后天下……这……这……”
他一向自诩智计过人,此刻却发现自己所有的谋划和算计,在这等煌煌大言面前,显得何等可笑、何等渺小!
蒯钧更是面如死灰,浑身瘫软,全靠双手支撑着案几才没有倒下去,眼神里充满了恐惧和绝望。
他终于明白,刘峥的可怕,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庞德民则彻底傻了,目光呆滞,仿佛魂魄都已经离体。
他庞家世代诗书传家,自诩清流,可何曾有过如此振聋发聩、光照千古的语句?
与这一比,他们平日里的吟风弄月、伤春悲秋,简直如同儿戏!
“噗通”一声,不知是哪一位士子,首先承受不住这心灵与道德的双重碾压。
竟是双腿一软,直接跪坐了下去。
这一声如同打破了魔咒。
紧接着,如同风吹麦浪一般,越来越多的士子面色惨然,下意识地躬身、作揖,甚至跪伏下去!
这不是出于权势的压迫,而是纯粹被文章中的伟岸人格和崇高理想所征服!
是文脉的碾压!
是道义的臣服!
赵云和张志早已激动得浑身颤抖,热泪盈眶!
他们紧紧握着拳头,无比崇敬地看着自家主公的背影,胸中豪情万丈,与有荣焉!
刘峥独立台前,秋风吹动他的衣袍,猎猎作响。
他平静地注视着下方那一片狼藉、彻底失态的荆襄士林。
目光深邃,无喜无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