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驱狼赶虎

作品:《三国:从焚尸卒捡属性到黄天当立

    与此同时,襄阳府衙书房内,灯火同样亮至深夜。


    刘峥揉着眉心,看着李建呈上来的厚厚一摞绢帛名单。


    上面罗列着襄阳乃至荆州各地有名望的隐士、学者、以及颇有才名的年轻子弟。


    “主公,这便是能查到的所有名士名录。”


    李建在一旁躬身道,手指点着最前面的两个名字。


    “其中,尤以这二位,声望最隆。”


    “一位是鹿门山的庞德公,另一位,是寓居左近的水镜先生司马徽。”


    “其后所列,诸如徐庶、石韬、孟建等人,或是二人弟子,或是常与之往来唱和的朋友。”


    “荆州士林,隐约皆以此二人马首是瞻。”


    刘峥的目光久久停留在“庞德公”和“司马徽”两个名字上。


    他的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墨迹,心中波澜起伏。


    若能得此二人相助,何愁内政不兴?何愁人才不聚?


    那历史上闪耀蜀汉的诸葛亮、庞统,此刻都还是他们的晚辈后生,若能量才而用,未来的智囊团足以睥睨天下。


    想法是无比美好的,但现实的冰冷随即涌上心头。


    他自嘲地笑了笑。


    庞德公连刘表的征辟都屡次拒绝,岂会看得上自己这个“黄巾余孽”?


    司马徽更是明哲保身的隐士,历史上对曹操、刘备的邀请也是婉拒。


    自己凭什么打动他们?就凭手中染血的刀和刚刚强占的襄阳城吗?


    更何况,为了推行新政,稳固统治。


    他之前以铁腕手段将不少盘踞襄阳、欺压百姓的豪强势力驱逐出城,其中就不乏与庞家、蒯家、蔡家牵连深厚的族人或门生。


    甚至,就连庞氏家族地人,也被他勒令滚蛋。


    这梁子,早就结下了。


    庞德公即便自身超然,但家族利益受损,他岂能完全无动于衷?庞氏族人又岂会善罢甘休?


    “唉,当日行事,还是过于操切了些……”刘峥轻轻叹了口气,感到一阵棘手。


    内政人才的匮乏,像一块巨石压在他心上。


    光有军队,无法长久;唯有文武并举,方能真正立足。


    他将名单轻轻放下,目光变得坚定。


    然事已至此,多想无益。


    楼,必须要建;人,也必须去请。


    成与不成,总要试过才知道。


    “李建!”


    “末将在!”


    “楼阁之事,交由子龙督办,你要全力协助,选址、用料、招募工匠,务必最快速度完成。至于邀请名士的名单和请柬……”刘峥沉吟片刻,“我亲自来拟。纵有万难,这一步,也必须要走。”


    “诺!”李建抱拳领命,他能感受到主公平静语气下的决心与压力。


    “还有。”刘峥叫住正要退下的李建,眼神锐利起来,“加派得力人手,严密监视城中蒯、蔡、庞三家,尤其是他们与其他士族门阀的往来。我有预感,他们绝不会坐以待毙。”


    “明白!”李建神色一凛,重重点头,快步离去。


    书房内重归寂静,刘峥独自走到窗边,推开窗户,任由寒风吹拂面颊,试图冷却有些纷乱的思绪。


    远处的汉水在夜色中默默流淌,映照着零星光火,如同隐藏着无数暗流汹涌。


    ……


    几乎在同一片夜空下,汉寿县,荆州刺史府邸。


    王睿猛地将手中的玉如意摔在地上,价值连城的美玉顿时碎裂开来!


    “猖狂!无耻!!”


    他胸口剧烈起伏,脸色铁青,指着跪在下面的李休,声音因极致的愤怒而颤抖。


    “一个黄巾降卒,一个反贼,竟敢……竟敢觊觎州牧之位!”


    “他把我这个朝廷钦命的刺史置于何地?!把朝廷法度置于何地?!”


    李休伏在地上,身体微微发抖,不敢抬头。


    直到王睿的咆哮声暂歇,他才小心翼翼地抬起一点头,声音谄媚而阴险:


    “使君息怒,息怒啊!那刘峥确是猖獗无比,凶蛮成性,简直视朝廷如无物!但正因如此,才更不能让他得逞啊!”


    他膝行两步,压低声音:“使君,刘峥虽悍,然其根基未稳,内部皆是黄巾旧部,匪性难改。”


    “外部又强占襄阳,已惹得蒯、蔡、庞等大族怨声载道,此实乃天赐良机!”


    王睿喘着粗气,瞪着他:“良机?什么良机?难道你真要本刺史将那州牧之位让与他不成?!”


    “非也,非也!”李休连连摆手,眼中闪着狡黠的光,“使君,我们何须亲自出手?”


    “荆州之地,盘根错节,势力最大的,可不是他刘峥,而是那几家啊!我们只需暗中联络蒯、蔡、庞氏,许以重利,驱使他们去与刘峥争斗!”


    “待到他们两败俱伤之时,使君再以朝廷大义之名,出面收拾残局,则荆州之患,一举可平!”


    “此乃驱虎吞狼,坐收渔利之计也!”


    王睿闻言,怒气稍歇,蹙眉沉思起来,但旋即又无奈摇头:“重利?”


    “如今荆州精兵良将,多掌握在他们几家之手,本刺史能许给他们什么?区区官职,他们未必看得上眼。”


    李休脸上露出一丝得意的坏笑,声音压得更低:“使君,您忘了如今朝廷最大的心病是什么了吗?依旧是黄巾余孽啊!”


    “朝廷对于剿灭大股黄巾逆贼者,向来不吝封赏,侯爵之位亦非不可能!”


    “刘峥麾下收编黄巾旧部甚众,岂不正是‘大股逆贼’?”


    “使君可密告三家,无论谁家能拿下刘峥,平定其部众,使君便上表朝廷,为其请功,保举一个亭侯、甚至乡侯之位!”


    “届时,有了这‘剿贼大功’和‘封侯之赏’为饵,还怕那三家不拼尽全力去与刘峥死斗吗?”


    此话一出,王睿的眼睛猛地瞪大了,脸上的愤怒渐渐被一种冰算计的神色所取代。


    他缓缓坐回椅中,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眼中光芒闪烁不定。


    是啊,朝廷威严扫地,对地方控制力大不如前。


    但大义名分和官爵封赏,依旧是最能打动这些地方豪强的东西。


    用一个空头的侯爵之位,换来除掉刘峥这个心腹大患,重新整合荆州势力,这买卖,太划算了!


    良久,他脸上浮现出一抹冰冷的、近乎狰狞的笑容:“好……好一个‘驱虎吞狼’!好一个‘封侯之赏’!”


    “李休,此事便交由你去办,务必机密!本刺史要看着他们,狗咬狗,一嘴毛!”


    “下官遵命!定不负使君所托!”李休深深叩首下去,嘴角勾起一抹计谋得逞的阴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