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斩立决

作品:《三国:从焚尸卒捡属性到黄天当立

    人群中,也有一些穿着旧黄巾军服饰的汉子。


    他们聚在一起,脸色复杂地看着被捆跪在台前的朱炎等人。


    “朱大哥这次真是糊涂啊!”


    “可…可罪不至死吧?不就是玩了个女人,失手弄死个老家伙吗?这世道哪天不死人?”


    “主公立的规矩也太严了…”


    “唉,就看主公念不念旧情了。若是真砍了…以后咱们兄弟…”


    这些话声音虽小,但在一片压抑的嘈杂中依旧隐约可闻,透露出军中旧部的不安与动摇。


    而那些真正来自底层的百姓,则大多沉默着。


    或用愤怒的眼神盯着朱炎,或用担忧、怀疑的目光望向高台。


    “刘将军…会为我们做主吗?”


    “希望吧…要是连刘将军都护不住我们,这襄阳…也没咱们穷人的活路了。”


    “可那是他的老部下啊…官官相护,从来如此…”


    “看看再说吧,唉……”


    各种议论,如同暗流在人群底下涌动。


    怀疑、观望、幸灾乐祸、绝望中的一丝期盼……


    种种情绪混杂在一起,让整个刑场的气氛变得更加凝重和诡异。


    几乎没有人真正相信,这位以黄巾出身、依靠武力夺取襄阳的刘将军,会为了两个平民百姓的性命,真的严厉处置一位颇有战功的老部下。


    大多数人预想的,最多不过是杖责、降职,或者象征性的惩罚。


    就在这时,不知是哪个角落,一个尖细的声音突然响起,带着明显的挑唆意味:


    “哼!说什么军法如山!我看就是做做样子!最后肯定雷声大,雨点小!咱们老百姓的命,在他们这些大人老爷眼里,算个屁!”


    这话如同投入油锅的水滴,瞬间引起了一阵骚动和附和。


    “就是!凭什么!”


    “杀了人就得偿命!”


    赵云冷电般的目光立刻扫向声音来源处,那里的人群一阵骚动,那声音却立刻消失了,仿佛从未出现过。


    赵云眉头紧锁,手按上了剑柄,他敏锐地感觉到,这背后似乎有人在刻意煽风点火。


    所有的目光,所有的议论,所有的怀疑与期待,最终都汇聚向那空空如也的高台。


    沉重的脚步声从后方传来。


    刘峥高台之上,淡淡地瞥了一眼此前赵云注视地方向。


    那里有一道人影,鬼鬼祟祟。


    在看到刘峥目光地瞬间,竟然将目光转向别处,不敢与他对视。


    刘峥心中冷笑,心中顿时了然,此事果然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随即叫来李建,在他耳边低语几句。


    李建听完,抱拳告退下台。


    刘峥一身玄衣如墨,面色沉静如水,唯有那双眼睛,深邃如寒潭。


    紧接着,他抬起双手向下压。


    刹那间,所有的嘈杂议论,骤然平息下来。


    数万道目光,聚焦于刘峥一身。


    整个北门下,只剩下风卷过旗幡的猎猎作响。


    刘峥的目光缓缓扫过台下众生相,将那些恐惧、期盼、怀疑、甚至幸灾乐祸的眼神尽收眼底。


    他看到了人群中那些旧部的不安,看到了士绅眼底的算计,更看到了普通百姓那绝望中仅存的一丝微弱希望……


    他的目光最终,定格在了跪在台前地上,依旧带着几分不忿和侥幸的朱炎身上。


    朱炎似乎酒还未全醒,又或是仗着资历。


    虽被捆缚,仍梗着脖子,脸上带着几分不忿和侥幸。


    冰冷的杀意,如同实质般弥漫开来。


    他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如同冰棱碎裂:


    “带上来。”


    军士将朱炎等人推搡到台前。


    “朱炎!”刘峥开口,声音冰冷得不带一丝感情,“你可知罪?”


    朱炎抬头,看到是刘峥,竟还试图辩解:“主公…俺…俺们就是多喝了几杯,一时糊涂。”


    “那老家伙自己不经推…那女人自己想不开…俺们罪不至死啊主公!念在俺们跟着您从常山一路……”


    “闭嘴!”刘峥一声暴喝,如同惊雷炸响,打断了朱炎的狡辩,“一时糊涂?罪不至死?”


    他猛地伸手,指向人群中那对盖着白布的尸身,厉声呵斥:“那一条条人命,在你们眼里,就如此轻贱?!”


    “我三令五申,军法如山!不得扰民,不得欺凌百姓!你们当我的话是耳旁风吗?!”


    “我等起兵,为何?是为了让这世道少些欺压,多些活路!不是为了让我们自己变成新的欺压者!”


    “你们今日之行径,与那些我等昔日誓要推翻的贪官污吏、豪强恶霸,有何区别?!甚至更为不堪!”


    他的目光从朱炎等人惨白的脸上移开,扫向台下无数的百姓,声音陡然提高,如同宣告:


    “我曾向尔等承诺,新政之下,法度严明,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今日,我便兑现此言!”


    “朱炎等人,身为军士,知法犯法,奸淫未遂,致死人命,罪大恶极,天理难容!依我军法,当处——斩立决!”


    “斩”字出口,如同最终判决,带着不容更改的决绝!


    台下百姓中顿时爆发出一片惊呼,随即是巨大的、难以抑制的喧哗和骚动!


    他们没想到,这位刘将军,竟然真的要对他的老部下、立过战功的将领下如此狠手!


    刘峥“斩立决”三字出口,如同惊雷劈入人群!


    台下先是一瞬死寂,随即爆发出巨大的哗然!


    百姓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真…真要杀?”


    “我的天爷!那可是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司马大人啊!”


    “这……这刘将军是动真格的?不是做戏?”


    “且看看,且看看……人头没落地之前,都做不得数……”


    “若真杀了,那刘将军就是……就是青天大老爷!”


    ……


    就在这片震惊与将信将疑的浪潮中,人群边缘,一位布衣老者悄然站立,身边跟着一个捧着书箱的小童。


    他气质清雅,与周遭或愤怒或惶恐的民众格格不入,却又仿佛融于这片天地,无人特意留意。


    童子仰头,低声问:“水镜先生,这位刘将军,竟真舍得斩他麾下猛将?为的只是两个平民?”


    司马徽目光深邃,望着高台上那道玄色身影,轻声道:“童儿,你看的不是杀人,是人心,是天下大势。此人…不凡。”


    他微微颔首,声音低得只有童子能听见:“昔日商鞅徙木立信,方有秦之强盛。今日这襄阳北门,若人头真能落地,则荆州民心落地,刘峥根基方固。”


    “其所图,绝非一城一池啊。”


    童子似懂非懂,再次看向高台。


    此时,台上变故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