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都不理会
作品:《三国:从焚尸卒捡属性到黄天当立》 这一日,刘峥正与张仲景于书房内商议一件更为长远、甚至可称石破天惊的大事——开创科举考试。
“……故,吾意不必完全拘泥于经学诗赋,当增设明算(数学)、明法(律法)、明工(工匠技艺)等科。”
“无论出身寒门士族,抑或军中子弟,乃至有一技之长者,皆可应试。择优者取之,量才而用……”
刘峥描绘着脑海中的蓝图。
张仲景初闻时,震惊无比,这完全颠覆了汉代察举制、征辟制的选官传统。
但细细思量,又觉此法若能推行,确能打破门阀垄断。
广纳天下英才,尤其能挖掘那些埋没于乡野民间的实用之才,对治理地方、强盛势力有莫大好处。
他捻须沉吟,眼中闪烁着新奇与赞赏的光芒:“主公此法,虽旷古未有,然因时制宜,若能成行,必能收奇效!只是…推行之初,恐阻力巨大……”
“无妨。”刘峥淡然一笑,“路,总是一步步走出来的。先从襄阳一地试办,规模不必大,但规矩要立起来……”
正商议间,门外亲兵来报:“主公,先生!荆州刺史王睿派来信使,已在府外候见。”
刘峥与张仲景对视一眼。
张仲景微微一笑,道:“来了,王睿坐不住了。他名为刺史,实如傀儡,早已苦荆州宗贼久矣。”
“主公此番雷霆手段,怕是让他看到了借刀杀人、收回权柄的希望。此来,多半是欲结交主公。”
刘峥点头:“先生所言,与我所想不谋而合。至少,在扫清地方豪强这一点上,我们眼下目标一致。先见见再说。”
“传。”
不多时,一名身着州吏服饰,神色间带着几分世家子弟特有傲气的中年信使被引了进来。
他步入书房,目光快速扫过布置简朴却威严肃穆的房间。
最后落在主位上年不过十七余岁、却气度沉凝、目光锐利的刘峥身上,以及旁边仙风道骨的张仲景。
他收敛了几分傲色,依礼参见:“荆州刺史帐下书佐,李休,奉使君之命,拜见刘将军,张先生。”
“免礼。”刘峥抬手,“王使君派你来,有何见教?”
李休从怀中取出一份礼单,恭敬呈上:“使君闻将军平定襄阳乱局,安抚地方,特命在下备上薄礼,以表祝贺之意。”
刘峥接过礼单,扫了一眼,无非是些金银布帛,数量不算特别惊人,但亦算一份心意。
“使君美意,刘某心领了。”
李休接着道:“使君还言,将军虽非常途出身,然确有安邦定国之才。”
“使君爱才心切,愿上表朝廷,奏请陛下,授将军襄阳郡尉一职,如此,将军镇守襄阳,便名正言顺了。”
刘峥闻言,身体微微后靠,手指轻敲扶手,脸上露出一抹似笑非笑的表情:
“李书佐,刘某是个粗人,喜欢直来直去。我率兵攻占襄阳,驱赶蔡瑁,收编宗贼部曲,于朝廷法度而言,乃是叛逆。”
“王使君身为荆州刺史,不派兵征剿,反而又是送礼,又是要为我请官……天下岂有这般好事?使君有何条件,不妨直言。”
李休被刘峥的直接噎了一下,脸上闪过一丝尴尬。
他下意识地瞥了一眼旁边的张仲景,欲言又止。
刘峥摆手道:“张先生乃我心腹肱骨,但说无妨。”
李休这才干咳一声,整理了一下思绪,开始游说:
“将军快人快语,那在下便直说了。使君之意,公私皆有。”
“于公,将军虽取襄阳方式非常,然结果确是剪除了为祸一方的宗贼势力,蔡瑁等人亦暂时退避,于荆州安定,实有功绩。使君奏请朝廷授官,亦是基于此点,为地方安稳计。”
“于私嘛……”李休压低了声音,“使君初掌荆州,奈何各地宗贼跋扈,阳奉阴违,政令难通,尤以南郡、江夏等地为甚。使君夙夜忧叹,深恨不能为朝廷分忧,为百姓除害。”
“将军兵锋正盛,锐气难当。使君愿鼎力支持将军,钱粮军械,皆可资助。只望将军能……继续‘整顿’地方,肃清荆州其他不臣之宗贼匪患!”
“届时,将军功勋卓著,使君奏报朝廷之表章,亦更能言之有物。此乃合则两利之事,望将军明鉴!”
说完,他目光灼灼地看着刘峥,等待回应。
刘峥听完,并未立刻回答。
他沉吟片刻,方才缓缓道:“王使君的好意,刘某知晓了。然此事关乎重大,牵一发而动全身。我需要时间斟酌考量。”
“请李书佐先回驿馆休息,容我思之,几日后再予答复。”
李休脸上闪过一抹失望,他本以为凭借官位和资助的诱惑,刘峥会立刻答应。
没想到对方如此沉得住气。
但他也不敢强求,只得拱手道:“既如此,在下便在驿馆恭候将军佳音。望将军以荆州大局为重,早做决断。在下告退。”
待李休离去后,书房内恢复了安静。
张仲景看向刘峥,捋须分析道:“主公,王睿此议,确如预期,意在借刀杀人。应下此事,有利有弊。”
“利者,可得官方背书,师出有名,短期内能获得一些钱粮补给,减少一名面上的敌人。”
“弊者,我等若成为王睿手中之刀,四处征伐,极易消耗自身实力。且将蔡、蒯、庞等家族彻底逼入绝境,恐迫使其摒弃前嫌,联合死战,届时局面将异常复杂棘手。”
“若不应……”张仲景顿了顿,“王睿或许会觉得颜面有损,虽其手中直接兵力不足为惧,但他若以刺史之名,联合蔡、蒯、庞等家残余势力,甚至煽动荆州其他郡县豪强共同讨伐我等,亦是一件大麻烦。”
局势微妙,进退之间,皆需权衡。
刘峥听完张仲景透彻的分析,脸上非但没有凝重之色,反而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他目光锐利,仿佛已看穿层层迷雾。
“先生分析得透彻。应下,是给别人当刀;不应,是把自己变成众矢之的。”
“既然如此……”刘峥手指在案几上轻轻一点,“咱们也请他王睿喝上一壶。”
张仲景闻言,白眉微挑,露出探究之色:“哦?主公已有良策?”
刘峥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缓缓道:
“王睿想空手套白狼,借我的力给他自己建功立业,天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他要名,我要实。他想躲在后面摘桃子,我便偏要把他拉到台前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