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时也命也

作品:《三国:从焚尸卒捡属性到黄天当立

    “说得对!好你个曹阿瞒!险些就着了你的道!”


    张燕指着曹操,怒极反笑。


    “于亮先生果然聪慧!差点就让本渠帅上了你的当!”


    他再无任何怀疑,高举大刀,发出撕心裂肺的咆哮:“弟兄们!不要听敌将妖言!随我冲锋!一鼓作气,踏平曹营!活捉曹操!”


    被张燕当众夸赞,于亮心中狂喜不已。


    这天大的功劳,那泼天的富贵,似乎……唾手可得!


    然而,就在黑山军士气重振,准备对曹操的军阵发起总攻,即将将其淹没之时!


    “燕人张翼德在此!黑山贼寇,谁敢与我决一死战!”


    一声石破天惊的炸雷般的怒吼,从他的侧翼传来!


    只见一支数千人的汉军步卒,不知何时已迂回到了他的侧后方。


    为首两员大将,一黑一红。


    如同两尊从地狱中杀出的神魔,对着他那薄弱的侧翼,发起了毁灭性的冲击!


    正是奉了皇甫嵩之命,前来支援的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


    说是支援,实际上他们是来抢工的。


    身为白身的他们,不愿意苟且于一座小小的安喜县。


    眼下的叛贼,是他们更进一步的垫脚石,是他们兄弟三人飞黄腾达的敲门砖。


    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大开大合。


    刀锋所过之处,人马俱碎,仿佛一道青色的死亡波纹;


    张飞的丈八蛇矛,更是如同一条狂舞的黑龙,在他手中使得出神入化。


    敌军沾着就死,碰着就亡!


    曹操立马于阵中,看着那在万军从中往来冲杀、视五万黑山军如无物的关张二人,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他自觉刘峥已经武艺不凡,但与眼前这二人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


    “此二人之勇,恐怕……还在那刘峥之上!”


    一个让他自己都感到心惊的念头,不受控制地冒了出来。


    他下意识地握紧了手中的配剑,第一次如此深刻地感受到了自身的弱小,与对顶级人才的无尽渴望。


    “我,必须尽快壮大自己的势力!”一个念头,在他心中疯狂滋生。


    战场的厮杀,惨烈到了极点。


    关羽、张飞虽有万夫不当之勇,但张燕的五万黑山军,毕竟人多势众。


    在付眼下人数远低于自己的敌人,努努力还是没有什么问题。


    一时间,双方僵持不下,喊杀声震天动地。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天色渐渐大亮,张燕的心,却一点点地沉了下去。


    他不安地,频频回头望向东方。


    那里,空空如也。


    说好的刘峥呢?说好的前后夹击呢?


    他再蠢,此刻也回过味来了。


    如果按照约定,他与刘峥合兵,此刻应该是他们将曹操打得落花流水才对。


    可现在,天亮了,刘峥却依旧没见身影。


    反倒是自己,虽然目前暂时占据优势,但毕竟是深入汉军腹地。


    刘峥再不来,自己这边一时无法脱身,等待自己的就只有全军覆没。


    忽然。


    曹操那充满嘲讽的话语,再次在他的耳边响起。


    “弃子……”


    他终于彻底地、绝望地明白了,自己,从头到尾,都被耍了。


    本以为是他收编刘峥,没想到刘峥却利用他以及数万黑山军兄弟的性命,来助他刘峥逃出生天。


    就在他心神剧震,不知所措之际。


    “咚!咚!咚!”


    沉闷而又极具压迫感的战鼓声,如同天神的脚步,从地平线的尽头,缓缓传来。


    一面绣着“皇甫”二字的巨大帅旗,出现在了所有人的视线之中。


    皇甫嵩,亲率大军,到了。


    完了。


    张燕的脸上,瞬间血色尽失。


    他知道,一切都正如左校所预料的那样,他们,中计了。


    “渠帅!再坚持一下!”


    身旁的于亮,还在指着远方那支大军,进行着他那愚蠢的、最后的劝说。


    “只要我们再坚持一下,等到刘渠帅杀到,一切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


    “迎刃而解?”张燕缓缓地转过头。


    看着于亮那张写满了贪婪与愚蠢的脸,眼中迸射出无尽的怨毒与疯狂。


    “是啊……”他低声喃喃道,“迎刃而解了。”


    他猛地抽出腰间的佩刀,手起刀落!


    “噗——!”


    于亮那颗还在畅想着美好未来的头颅,冲天而起。


    “迎你娘的刃而解!!!”


    张燕仰天发出一声充满了无尽愤怒与不甘的咆哮,声音在空旷的卫水河畔,久久回荡。


    可怜于亮目瞪口呆,到死都没想明白,为什么大帅会杀自己?


    我的不世之功,我的权力富贵,我的美好人生……


    ……


    当皇甫嵩最终以绝对的优势,将张燕的五万大军尽数歼灭。


    只余张燕本人带着数十骑亲兵,狼狈不堪地仓皇逃回太行山时。


    这场由刘峥一手导演且本应该由他出演的“卫水之战”,才终于落下了它血腥的帷幕。


    中军大帐之内,气氛压抑得可怕。


    皇甫嵩面沉如水地坐在帅位之上,看着下方跪着的曹操,眼中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杀意。


    “曹孟德。”他的声音,冰冷得不带一丝感情,“老夫命你扼守下游,你却私放贼首,致使前功尽弃!按律,当斩!你,有何话说?”


    “末将……末将无话可说。”曹操低着头,声音嘶哑。


    “将军息怒!”就在此时,刘备却带着关羽、张飞,上前一步,为曹操求情,“此战,曹将军虽有过,却也成功诱敌,并与我等合力,全歼张燕主力,功过……或可相抵。”


    皇甫嵩冷冷地看了刘备一眼,他何尝不知,放走刘峥,罪不在曹操。


    但他需要一个宣泄口,来发泄他那功败垂成的滔天怒火!


    他沉默了良久,最终,还是缓缓地摆了摆手:“也罢。功是功,过是过。”


    “念你一片孝心,便以全歼张燕之功,抵你私放刘峥之过。此事,就此作罢。”


    歼灭蜗居在太行山脉的张燕部半数人马,这已经算得上是继下曲阳之战后的又一大功。


    只是,他心中那份不甘,却如同毒蛇般,啃噬着他的内心。


    刘峥这一逃,便如龙入大海,虎归深山。


    天下之大,再想找到他,难如登天。


    而以他展现出的智谋与手段,假以时日,必成心腹巨患!


    然而,朝廷的国力,已经支撑不起另一场旷日持久的、针对一个“流寇”的追剿了。


    就在他心烦意乱之际,帐外,传来了天使那尖细的嗓音。


    “圣旨到——!”


    皇甫嵩整理衣甲,率众将接旨。


    圣旨的内容很简单:嘉其平乱之功,命其即刻班师回朝,另有封赏。


    接完旨,皇甫嵩屏退众人,独自一人,缓缓走出帅帐。


    他望着遥远的、一望无际的南方。


    那里,是他永远也追不上的对手,逃离的方向。


    他长长地,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声音中,充满了英雄迟暮的无奈与悲凉。


    “时也……”


    “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