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一渡漳水,调虎离山
作品:《三国:从焚尸卒捡属性到黄天当立》 茅庐之外,山风清冽,竹影婆娑。
童渊的话,让刘峥跟赵云都不约而同愣了一下,感到不可思议。
尤其是刘峥,他完全没有想到,竟然会有如此惊喜。
赵子龙可是能跟张飞关羽平起平坐,被刘备封为五虎上将的存在啊。
片刻,赵云手握长枪,冲刘峥抱拳:“云自小苦练武艺,发誓要忠君报国,然朝廷昏聩,报国无门。”
“更有贪官当道,百姓民不聊生。”
“云观群雄,未有如刘将军者体恤爱民!”
“今得相随,大慰平生,虽肝脑涂地,亦心甘情愿!”
见状,刘峥赶紧上前,扶起赵云:“君不嫌我身陷囹圄,相救相随,峥实感动。”
“吾得子龙,如鱼得水尔!”
“哈哈……”一旁童渊放声大笑,“好一个如鱼得水,刘将军,望你不负今日所言。”
“他日你若欺凌百姓,违背初衷,吾自当上门取你性命!”
说话间,一股强大的气息,以他为中心,朝着四周席卷而去。
不管是赵云还是刘峥,都感到一股强大的压迫感油然而生。
刘峥知晓,童渊并无恶意,当即抱拳说道:“但违今日所言,无需先生前来,吾当自刎归天!”
话音落下,三人像是一眼,哈哈大笑起来。
……
随后没一会儿,刘峥便带着赵云别告童渊,并骑下山。
这一趟,让刘峥收获丰富,然而他心情却很复杂。
一半是得到武道真传的通透与欣喜,另一半,则是对迫在眉睫的生死危局的沉重思虑。
童渊的点拨,为他推开了一扇通往武道至境的大门。
但是,“悟道”与“得道”之间,尚有天壤之别。
此刻的他,仍未真正突破那层桎梏。
经过与刘关张一战,此刻的刘峥,面对皇甫嵩布下的天罗地网,心中并无必胜的把握。
唯有强大的实力,才能碾压征服一切!
行至半路,便遇到前来接应的李建等人。
刘峥与他们汇合回到那支暂时驻扎在山谷中的精锐部队时,压抑与不安的气氛,像是山谷中挥之不去的浓雾,笼罩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临时搭建的帅帐之内,一盏油灯在风中摇曳,将墙壁上那副巨大的冀州地形图映照得忽明忽暗。
所有司马级别以上的将领都已到齐,他们的目光,全都聚焦在主位上那个沉默不语的身影之上。
“将军……”李建终于按捺不住,粗犷的脸上写满了焦虑,“斥候来报,皇甫嵩的主力已经进驻常山郡,贾琮的郡兵也已封锁了西面的太行山要道。”
“北面……北面公孙瓒的骑兵,更是如同疯狗一样,四处游弋,我们……我们已经被彻底包围了!”
“是啊渠帅!”朱炎也急切地说道,“为今之计,只有趁着他们合围未成,赶紧向南突围,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帐内,顿时响起一片附和之声。
南下,几乎是所有人在这种绝境之下,唯一能想到的求生之路。
然而,刘峥却缓缓地摇了摇头。
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目光平静得如同一潭深不见底的寒潭。
他没有看南面,反而伸出手,指着地图的最北端,那个代表着幽州涿郡的位置。
“不。”他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瞬间压下帅账内的喧闹,“向北,才有一线生机。”
“什么?!向北?!”
此令一出,满帐哗然!
“渠帅,三思啊!”李建第一个跳了起来。
他指着地图上那个代表着公孙瓒大军的红色箭头,急声道:“北面,正是幽州公孙瓒的主力所在!”
“他的白马义从,天下闻名,我们这点人马现在过去,岂不是自投罗网,以卵击石?!”
“是啊渠帅!此举与送死何异!”李朱炎也满脸困惑,完全无法理解这个命令。
所有司马眉头紧锁,眼中充满了深深的不解。
他们实在看不透,这位往常气度非凡的主公,为何会在此刻,下达这样一个看似疯狂到极致的自杀式命令。
再者,不说好要南下荆襄的吗?怎么往北突围?
唯有站在刘峥身侧的赵云,看着刘峥那深邃如海、自信从容的眼神,若有所思。
他想起了下山前,师父童渊对他说过的一句话:
“你这位新主公,其用兵之道,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切不可用常理度之。”
他想看看,刘峥究竟会怎样破解这场死局。
面对众将的激烈反对和质疑,刘峥却只是平静地摆了摆手。
他没有去过多地解释自己那庞大的战略意图,因为他知道,这个计划太过匪夷所思。
说得再多,也不如用即将发生的事实来证明。
“我意已决。”他的声音不大,却让人毋庸置疑,“张志跟张郃大军在太行山脉隐蔽,我们只有引诱皇甫嵩向北,他们那边的压力就会减轻,也可以放开手脚对敌人后方进行袭扰。”
他看着众人依旧将信将疑的眼神,继续道:“皇甫嵩以为我们是困在笼中的猛虎,却不知,我们要做的,是跳出棋盘的蛟龙!”
“这场棋局的主动权,从现在开始,要由我们来掌控!”
“传我将令!”他不再给众人辩驳的机会,声音陡然变得凌厉起来,“全军即刻拔营,放弃所有非必要的辎重,轻装简行!”
“大张旗鼓,一路向西北方向前进!”
“沿途多留行军痕迹,夜间遍燃火把,做出要强渡漳水,直扑公孙瓒老巢涿郡的假象!”
看着刘峥那不容置疑的眼神,众将虽然心中依旧充满了疑虑和不安,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无条件地服从。
这支军队的灵魂,早已深深地烙上了刘峥的印记。
于是。
在冀州北部的旷野上,出现了一幕令所有汉军斥候都大跌眼镜的诡异景象。
一支万余人的黄巾军残部,在他们的黄天将军刘峥的带领下。
非但没有像预料中那样向南仓皇逃窜,反而如同打了鸡血一般,气势汹汹地一路向着汉军重兵集结的西北方向,疾驰而去!
甚至沿途还留下大量的行军痕迹,夜间于山坡上点燃无数的火把。
从远处看,竟营造出一种数万大军正在连营推进的假象!
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到了坐镇常山郡的皇甫嵩的中军大帐。
“哈哈哈……狂妄!愚蠢至极!”
皇甫嵩看着斥候送来的紧急军报,忍不住捻须大笑,脸上满是计策得手的得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