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查明‘罪证\’ 萧钦言震惊
作品:《梦华录:从拒绝高家联姻开始》 经过几次‘洽谈’和‘验货’,欧阳旭不仅亲眼见到了那些被刻意贬为‘次等’,实则品质极佳、甚至优于部分贡茶的‘私茶’。
更巧妙地从一名急于促成大生意的茶商口中,套出了这些茶叶一个隐秘的流转渠道。
是位于姑苏城西码头附近,一家看似普通的货栈。
“官人,不瞒您说,”那茶商压低声音,眼神中透着一丝神秘,“这批货,最后都得经‘永丰栈’的手,那边…有路子,能确保安全,直供京里的高门大户,甚至……嘿嘿,您懂的。”
“永丰栈……”欧阳旭记下了这个名字,眼神中闪过一丝锐利。
接下来的行动便迅捷如风。
欧阳旭动用了巡察御史的权限,但并未通过姑苏府衙,而是直接调派了自己带来的亲信以及部分可信的宁海军军士。
在一个深夜,他们如同暗夜中的利刃,突击查封了‘永丰栈’。
搜查结果令人‘振奋’。
在货栈的隐秘地窖中,不仅起获了大量包装精美、准备运往北方的‘私茶’,其品质与贡茶无异,数量惊人。
更关键的是,查获了数本记录了详细交易往来的私账,其中清晰记载了与姑苏府衙某些官吏的‘分红’记录。
甚至,有几笔数额巨大的款项,模糊地指向了‘萧府’或用了特定的代号,但时间、数额与萧钦言在姑苏任职的时期高度吻合。
人证有茶商的供词,物证有私茶、账册等,一应俱全,一条利用‘北苑茶贡’中饱私囊的利益链条,似乎已然浮出水面。
而其终端,赫然指向了前任苏州知府、现任两浙路安抚使萧钦言。
看样子,欧阳旭此前的猜测果然没错,‘北苑茶贡’利益巨大,萧钦言这个巨贪奸臣果然在这其中攫取巨额私利!
只是奇怪的是,从那两个假书童口中得知的情报,似乎和查到的内容对不上。
那两个假书童说,高鹄似乎也想掺和‘北苑茶贡’,可就目前欧阳旭所查到的,和高家并无关联。
……
杭州,安抚使司衙门后堂。
萧钦言正神色闲适地品着香茗,一名心腹属官躬身立于堂下,正详细禀报道:
“……经此一案,博朔已上表自劾,承认失察之罪,恳请朝廷予以责罚,宗琛、郑青田之罪证确凿,已一并呈送京师。”
“相公,此间大局已然底定,博朔此番即便不致倒台,也必遭重创,难以再与相公抗衡了。”
萧钦言听着属官的禀报,手指轻轻敲击着光滑的紫檀木桌面,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最终化作一声舒畅的轻笑:
“好,甚好!博朔此人,刚愎自用,贪得无厌,早该有此一劫,他能主动请罪,倒还算识时务,也保全了三分体面。”
听到这个消息,萧钦言心情极佳,连带着看窗外的天色都觉得格外明朗。
抿了口茶,萧钦言像是忽然想起什么,随口问道:
“对了,姑苏那边,那位年轻的欧阳御史,近日有何动向啊?可还在忙着‘明察暗访’?”
属官脸上立刻露出一丝混杂着钦佩与谄媚的笑容,恭敬回道:
“回相公,正要向您禀报,据下面的人传来消息,这位欧阳御史果然手段不凡,不到五日,竟真让他查到了些关于‘北苑茶贡’的‘证据’。”
“哦?”萧钦言眼中精光一闪,放下茶盏,身体微微前倾,脸上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冷笑。
“不到五日?呵呵,此子果然厉害,嗅觉敏锐,行动迅捷,老夫原本预估,他最少也需半月方能触及皮毛,看来,还是小觑了他。”
“假以时日,若让他羽翼丰满,必是一个可怕的对手。”
那属官闻言,却是不以为然地嗤笑一声,语气中带着几分轻蔑:
“相公未免太高看他了,他欧阳旭再厉害,也不过是初出茅庐的愣头青,如何能窥破相公您的神机妙算?”
“他此刻恐怕正为自己查到‘铁证’而沾沾自喜,做着扳倒当朝宰相、一步登天的美梦呢,却不知早已落入相公彀中。”
“只要他敢将这些‘罪证’上呈天听,那便是他自取灭亡之时。”
“届时,相公您不费吹灰之力,便能替皇后娘娘除去一个清流的急先锋,还能借此狠狠敲打齐牧那群人,真是一举两得!”
一番话说得唾沫横飞,极尽恭维之能事。
萧钦言听着属下的奉承,微微眯起眼睛,颇为享受这种将对手命运掌控在股掌之间的感觉。
原来,那天他和欧阳旭交谈时,可不是不经意透露‘北苑茶贡’,实则是他这个老狐狸故意说出来的。
借此来试探欧阳旭,如果欧阳旭听出了这其中之意,正好落入萧钦言的算计之中。
如果欧阳旭根本没听出来,那就说明欧阳旭也只是有点小聪明而已,根本不足为虑。
现在看来,欧阳旭确实是听出了他的话中深意,不过,还是有点不大聪明啊,一脚踏入他设置的陷阱中而不自知!
想到这里,萧钦言不禁捋了捋胡须,感慨道:
“是啊,只可惜了他这份才能,年纪轻轻,便高中探花,面对高家那般泼天富贵的招揽,竟能为了一个钱塘的……”
“唉,偏要执着于一个归良贱籍的女子,自毁前程,真是愚不可及,又可叹可惜。”
“他若真是高家女婿,看在高贵妃娘娘的面子上,老夫或许还真得思量思量,放他一马,只可惜啊……”
说着,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真实的惋惜,但更多的是居高临下的评判。
不过,很快,萧钦言神色忽然变得有些异样,眉头微微蹙起。
是因为他突然想到,若欧阳旭真的踏入陷阱,身陷囹圄,以千帆那孩子的性子,念及钱塘时欧阳旭搭救过千帆的情分,说不定会来向他这个父亲求情。
到时候,他是该看在儿子的面子上对欧阳旭网开一面?
还是该趁着回京拜相前夕,正好拿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御史开刀,给清流一派一个狠狠的下马威,以树立自身威信呢?
这倒真是个令人颇为头疼的抉择啊…
就在萧容言捻须沉吟,权衡利弊之际,另一名心腹下属脚步匆匆地踏入堂内,躬身禀道:
“启禀相公,姑苏传来最新消息,巡察御史欧阳旭,已于今日清晨,携其家眷及随从,登船离开姑苏,沿运河西去。”
“看其行程,下一处目的地,应是江南东道的首府,金陵城!”
听了这个消息,萧钦言顿时一惊:
“什么?!”
脸上的从容与沉吟之态瞬间冻结,猛地从座椅上站起,一双锐利的眼睛瞪得老大,满是难以置信的惊愕。
“欧阳旭他……他竟然直接离开姑苏城了?这…这怎么会?!”
声音因过于吃惊而显得有些失真,显然没想到,欧阳旭会直接离开姑苏。
在萧钦言的算计中,年轻气盛、又刚刚投入清流麾下急于立功的欧阳旭,在查获他这位未来宰相的‘惊天罪证’后,必然会欣喜若狂,认定自己抓住了一步登天的绝佳机会。
欧阳旭会迫不及待地将这些‘铁证’整理成文,以最激烈的言辞上奏弹劾,幻想着扳倒后党领袖,赢得清流赞誉,从此官运亨通,名动天下。
这才是合乎逻辑、合乎常理,也合乎一个刚入官场年轻官员心态的反应。
可现实却是,欧阳旭明明已经查到了这些足以‘扳倒’他萧钦言的‘罪证’,竟然选择了隐而不发,悄无声息地,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直接离开了姑苏。
这完全超出了萧钦言的预料,打破了他所有的算计。
一时间,这位历经宦海沉浮、见识过无数人物和风浪的未来宰相,竟也呆立当场,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他脑海中飞速闪过各种可能,最终只剩下一个让他自己都感到有些可怕的结论:
这个欧阳旭,其心性之沉稳,城府之深邃,决断之果决,远超他的想象!
萧钦言心想,即便是换做年轻时的自己,面对如此‘诱人’的功绩,恐怕也难以做到如此冷静地舍弃吧?
惊愕在萧钦言脸上持续了足足有好几个呼吸的时间,他才缓缓回过神来,慢慢坐回椅子上,脸上再无之前的轻松与戏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凝重。
此刻,他才真正将欧阳旭从一个‘略有才华的晚辈’、‘清流的棋子’,提升到了一个需要极度重视、甚至隐隐感到一丝威胁的对手层面。
“此子竟能忍住如此诱惑,不为所动,其志不小,其心更深啊。”萧钦言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温热的茶杯。
一股寒意悄然爬上他的脊背,让他不由得微微皱眉。
欧阳旭的此番举动,非但没有让他感到轻松,反而让他觉得此子更加深不可测,也更加危险了。
在心中立刻下定决心,必须尽快,再郑重地提醒千帆,一定要远离这个欧阳旭。
与此等人交往,无异于与虎谋皮,稍有不慎,便可能被其利用,甚至反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