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萧钦言老谋深算 暗替欧阳旭着急

作品:《梦华录:从拒绝高家联姻开始

    顾千帆对萧钦言所言颇不认同,他昂起头,目光如利剑般直射向自己的父亲,语气中压抑着不满,似暗流在深邃的河底汹涌翻腾:


    “萧相,欧阳旭娶何人为妻,乃是其私人之事,何须外人多嘴多舌、妄加评议?”


    “那赵娘子我曾见过,聪慧过人且坚贞不渝,品性高洁远超许多徒有虚名的大家闺秀,恰似明珠深藏于暗处,却依旧熠熠生辉、光彩夺目。”


    “欧阳旭能不忘贫贱之交,坚守承诺之义,这正是其重情重义的表现,至于得罪高家……”


    说到此处,顾千帆冷哼一声,声如寒铁相击:


    “哼,难道面对权势的压迫,便该摇尾乞怜、任人随意摆布吗?那他欧阳旭,与那些蝇营狗苟、苟且偷生之徒,又有何本质区别?不过是徒具形骸的行尸走肉罢了!”


    这一连串的反驳,几乎是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如江河决堤般势不可挡,汹涌澎湃。


    说完,顾千帆自己都不禁微微一愣,他竟会为了欧阳旭之事,如此情绪激动地与萧钦言争辩,仿佛一只护犊的猛兽,奋起反击、毫不退缩。


    很快,顾千帆便意识到,自己之所以如此愤慨,是因为当年萧钦言便做过这般负心薄幸之事。


    当年,萧钦言为了个人前途,毅然决然地将顾千帆母子抛弃,另娶豪门之女为妻,从此平步青云,直抵朝廷中枢。


    这也是为何顾千帆随母姓,且对萧钦言这个亲生父亲态度冷淡的主要原因。


    他刚刚反驳之言,不正是萧钦言所作所为吗?


    萧钦言被顾千帆顶撞,非但没有动怒,眼底反而掠过一丝计谋得逞般的笑意,如同一位老谋深算的棋手,窥见了破局之机,甚至颇为惬意地捋了捋胡须。


    无他,只因在此之前,顾千帆几乎从不屑于与他这个父亲进行任何带有个人情绪的交锋,更遑论如此激烈的反驳。


    眼下看到顾千帆能够如此激烈地反驳自己,宛如那冰封已久的湖面,首次泛起了层层波澜。


    此刻的顶撞,在萧钦言看来,反倒是父子关系的一种‘进步’,是打破坚冰、增进沟通的尝试,如同春日暖阳,渐渐融化那寒冷的冰层。


    萧钦言呵呵低笑了两声,摆出一副语重心长的姿态,缓缓说道:


    “千帆,为父并非要你与欧阳旭交恶,只是提醒你,莫要因他曾经帮过你,便对他全然信任、推心置腹。”


    “此子心思深沉,老成持重远超其实际年纪,城府极深,如深渊般难以测度,就连为父都有点看不透他。”


    “他既是清流一脉,与齐牧等人关系匪浅,其立场、其图谋,未必与你我父子相同,更未必与皇城司、与为父一致。”


    “官场之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你需谨记此言,切莫被人利用了你的赤诚之心,还浑然不觉,如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般危险重重。”


    这番话说得极为真诚,确实是以父亲的身份,发自内心地警醒和好心劝告,如良医苦口,虽逆耳却利于行。


    顾千帆对萧钦言这番关于欧阳旭‘城府深’、‘不值得深交’的警告,心中颇不以为然。


    在他眼中,欧阳旭行事虽或许周密严谨、深谋算计,但为人笃实重信、恪守承诺,待友更是赤诚真挚,重情重义。


    于钱塘之事上,欧阳旭更是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过人的担当与深厚的情义,较之朝中那些满口仁义道德、背地里却蝇营狗苟、虚伪狡诈的伪君子,不知可靠多少。


    萧钦言何等老辣世故,见顾千帆眉宇间隐隐流露出的不认同之色,便知自己这番苦口婆心的劝谏并未奏效。


    在心中暗自轻叹,面上却不露分毫异色,只是暗自思忖,来日方长,总有让千帆看清欧阳旭‘真面目’之时。


    念及于此,萧钦言便不再纠结于此事,转而将话题引向更为宏大复杂的朝局。


    “千帆。”


    萧钦言神色略显凝重,缓缓开口道:


    “如今官家圣体欠安,太子年幼,朝政大事多由皇后娘娘决断,依为父看来,未来很长一段时日,朝廷权柄,恐怕都要系于皇后一身了。”


    “你身在皇城司,位置敏感特殊,需得早做打算,即便不明确投向娘娘,也切莫与清流一派搅和得太深,免得引火烧身、自陷险境。”


    听到这话,顾千帆心中一动,立刻想起了欧阳旭此前对他的忠告。


    欧阳旭曾忠心劝谏,让他不要再追查《夜宴图》,正是为了让他避开清流与后党争斗的漩涡,免遭无妄之灾。


    两相对比,欧阳旭显然是真心为他考量,助他明哲保身。


    而萧钦言此言,虽也提及风险,但其背后拉拢、甚至胁迫他站队的意图更为明显,别有深意。


    想到这里,他心中对欧阳旭的信任与认可,不禁又加深了一层。


    顾千帆压下心绪,面无表情地回应萧钦言,语气疏离而公式化,宛如对待一个无关紧要的外人:


    “萧相公多虑了,顾某只是皇城司一介指挥使,唯上司与官家之命是从,什么党争,什么派系,与我无关,也无意掺和其中。”


    萧钦言听他虽说的冷淡,但话里话外总算没有偏向清流的意思,算是部分听从了自己的‘劝诫’,脸上反而露出些许满意的笑容,点头道:


    “如此甚好,你能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为父也就放心了。”


    话锋一转,萧钦言又提及顾千帆回京复命之事,语气变得笃定而带着几分运筹帷幄的自信:


    “至于你回京后面见雷敬之事,你无需担忧,雷敬那里,为父自会替你打点妥当,保证他此后,不敢再轻易生出出卖你、甚至除掉你的心思。”


    顾千帆闻言,眸光微闪。他立刻明白了萧钦言的潜台词:


    无非是准备用重金贿赂雷敬,并借他即将回京拜相的权势,明确告知雷敬他们之间的父子关系,形成威慑,使其不敢妄动。


    若在以往,心高气傲、极力想与萧钦言划清界限的顾千帆,定会对此等安排嗤之以鼻,断然拒绝,毫不留情。


    然而,此次江南之行,于他而言堪称一场惨痛的失败。


    不仅苦苦寻觅的《夜宴图》毫无踪迹、杳无音信,自己更是在生死边缘徘徊,历经艰险,最终无功而返。


    雷敬必定会抓住此等机会借题发挥,严加斥责,甚至趁机削弱他的权柄与势力,甚至是直接将他拿下。


    顾千帆自己一时之间也实在想不到更为妥善的应对之策。


    在此困境的重重压迫之下,有萧钦言出面,以权势进行威压、以钱财打通关节,无疑是最为直接有效的解决办法。


    因此,顾千帆陷入了沉默,这番沉默,便是一种无奈之下的默许。


    见顾千帆没有出言反对,萧钦言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夺目,却也隐隐透出几分属于权谋家特有的奸猾与得意之色。


    能够借此机会,让儿子在事实上接受他的庇护和安排,对萧钦言而言,便是拉近父子关系、增进情感的重要一步。


    顾千帆沉默片刻,心中终究还是对欧阳旭的动向牵挂不已,犹豫了一下,仍是忍不住出言提醒,只是话语说得颇为含蓄委婉:


    “欧阳旭他已前往姑苏巡察,而萧相公您,如今尚在杭州坐镇,万一他在姑苏,真查探到些什么……”


    后面未尽之语,带着关切与警示的意味。


    萧钦言岂能不懂他的意思?听闻儿子这近乎别扭的关心之语,他心中不免泛起一丝老怀安慰的感动,呵呵笑道:


    “多谢我儿挂心,不过,姑苏府嘛……呵呵,尽管让他去查便是了。”


    “为父在姑苏任上,纵然称不上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这般理想之境,却也自信并无什么见不得光、怕人查探的大事。”


    听得萧钦言如此自信满满,甚至带着几分豪迈气概的回应,顾千帆的眉头却紧紧皱了起来,犹如两道解不开的绳结。


    在顾千帆根深蒂固的认知里,萧钦言是一个极度自私自利之人。


    当年能为前程狠心抛弃发妻幼子,另娶高门之女,在官场之中更是长袖善舞、八面玲珑,精于算计,其手段之老辣,心肠之冷硬,他深有体会、感触颇深。


    说这样的萧钦言在担任苏州知府兼两浙路安抚使期间,会清廉自守、忧国忧民而不贪不占?顾千帆是决计不信的。


    那么,萧钦言此刻的自信,只可能源于两点:


    要么,他在姑苏真的手脚干净,毫无破绽可寻,但这可能性微乎其微。


    要么,他早已将一切蛛丝马迹、手尾之事处理得干干净净,甚至有恃无恐,故意留下了某些看似是‘把柄’的线索,实则是一个精心布置的陷阱,正等着像欧阳旭这样的‘有心人’去触碰、去钻入!


    一想到后者,顾千帆的心不由得沉了下去,仿佛坠入无尽的深渊,开始暗暗为即将深入姑苏巡查的欧阳旭捏了一把冷汗。


    萧钦言的老谋深算与狠辣手段,他再清楚不过,欧阳旭此去姑苏府巡查,恐怕是步步惊心、危机四伏,可千万别掉进萧钦言早已准备好的陷阱之中啊。


    念及如此,他也打算,等会就写信,派人快马加鞭送给欧阳旭,希望欧阳旭看到后,会有所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