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吾家有儿

作品:《让你考科举,你六元及第,前无古人!

    主意已定,杨端又对郭记道:“饭后别走,试吃新菜,要是可以的话,就麻烦郭兄帮我做一副挑子。”


    郭记满口答应:“小事一桩。”


    王蕊高兴的捧起杨砚的小脸,额头贴额头:“唉呀,我儿子怎么这么聪明,像我!”


    杨端碎碎念:“像我才对吧,我可是秀才。”感到一道冷芒,赶紧闭了嘴。


    杨砚却笑不出来,感觉自己的脸被母亲揉成团了。


    周钰把菜都给摆上,笑道:“都来吃饭。”


    饭菜很简单。


    由于收摊早,还剩很多豆腐,一大盆清汤豆腐。


    一盘杂粮窝头,一盘辣椒,一盘花生米。


    杨砚吃的很痛苦。


    盐不多,豆腐跟水似的。


    窝头也要一点点吃,生怕卡嗓子。


    但身处古代农家,能有口饭填饱肚子就不错,哪能挑三拣四?


    既来之,则安之吧。


    看着自己羸弱的身子,杨砚心想得赚钱吃肉,不然长不高。


    王蕊也这样想的,饭后,就进了厨房。


    杨砚怕母亲做的难吃,在一旁叽叽咕咕的指点。


    豆腐怎么泡,辣椒怎么切,可谓是事无巨细。


    此举招致王蕊的碎碎念:“岁数不大,吃倒是挺会的。”


    杨砚吐了吐舌头:“娘,好吃才是硬道理。”


    到了试吃环节,杨砚没参与。


    他是主动不尝的,自己还小,吃不得辣。


    杨端心疼儿子,想让杨砚尝一口,他都不尝,以免病从口入。


    郭记倒上两杯酒。


    喝了口酒,来一口麻辣豆腐,杨端眼睛都亮了起来:“娘子,这豆腐真好吃!”


    周钰和郭记也尝了口,赞不绝口:“嫂子,豆腐味道真好。”


    王蕊吃了一口,也很满意:“等郭子把挑子做出来,我趁这个时候再练练。”


    “嫂子,不用等那么久,我今晚上就把你挑豆腐的改改,你先凑合着用,等我给你做副新挑子。”


    说起木匠手艺,郭记脸上充满了自信。


    周钰瞅他,第一次觉得自家男人也有好看的时候。


    王蕊道:“那就麻烦郭子了。”


    是夜,隔壁的灯始终亮着,郭记乒乒乓乓的做着木工活。


    这边书屋也亮着,杨端在微弱的油灯下,趴在桌案上奋笔疾书。


    王蕊睡到凌晨三点,准时起床,梳洗后,去做豆腐。


    杨端去推磨,一直忙到四点,才回屋睡会儿。


    什么,你问为什么杨砚知道的这么清楚。


    那是当然的,因为……他犯了一个所有小孩子都会犯的错:


    白天死睡,晚上睡不着。


    杨砚躺在和爹娘一个屋的小床上,看着他们辛劳的背影,品味着白天的种种温情。


    心里感叹,


    到了第二天早上,郭记把挑子挑来,周钰也过来。


    帮忙搬桌子,搬凳子,抱碗筷。


    摊子摆在离河不远,方便洗刷碗筷。


    “哎,杨家娘子改卖小吃啦?”


    “不是,还卖豆腐,不过是麻辣豆腐,来一碗尝尝?”


    “尝尝就尝尝,杨家娘子的手艺没得挑。”


    几个挑夫放下担子,就在扁担上坐了,看着王蕊做麻辣豆腐。


    爆炒一刹那,香气扑鼻,把路人都吸引来了。


    里三层外三层,把王蕊围在中间,吞咽着唾沫,看她做菜。


    有幸尝到第一碗的,刚入口,就赞不绝口。


    于是,挑夫们都决定,这一顿早餐,就在这吃了!


    “吃可以,但是,我的油不多。这样吧,你们舀一勺,我给你们省饭钱。”


    王蕊一边做菜一边大嗓门说话,脸上喜气洋洋。


    挑夫道:“好说,别说一勺,三四勺都没问题。”


    反正舀的不是自家的油,油商们也不会为了担子里少一两勺跟他们计较。


    不远处,杨端拉着杨砚的小手,看生意红火,打心里高兴。


    “走,去会馆。”


    会馆都建在城外,因为它不是单纯的生意场所。


    占地面积很大,每个管事有自己单独的院子。


    杨端父子到的时候,周光裕不仅亲自迎接,还给了杨砚一个一两银子的红包。


    “午饭就在我这吃,我吩咐了厨房,给你做一顿好菜。”周光裕一边说,一边让仆人送杨砚去后院。


    杨端笑道:“儿子,乖一点。”


    杨砚点点头,被一个仆人带走了。


    来的路上,他就听父亲说,会长子嗣艰难,生了三个女儿,第四胎才得了这么个宝贝疙瘩,今年也是五岁,夫人极为娇惯。


    仆人拉着杨砚的手,向丫鬟一打听,才知道四少爷正在后院糟蹋池子里的金鱼。


    “这少爷真是的,淘气的不行,还不好好吃饭。”


    杨砚听了仆人的吐槽,心想:孩子都这样。


    到了后院,果然,一个小孩正用网子网着金鱼,几个仆人围着他转,生怕他掉水里。


    还有几个丫鬟不远处站着,一脸焦急。


    仆人带杨砚到跟前,对其中一个年长些的丫鬟,道:“白兰,他就是杨秀才的儿子,杨砚,会长让他来陪少爷玩。”


    “知道了。”白兰的目光落在杨砚身上,眼里一亮,这小孩生的挺俊俏,可惜身子有些瘦。


    见杨砚也仰脸看她,她笑着问:“小孩,你几岁了?”


    “五岁。”


    杨砚这一声,引起了四少爷周玺的注意,他扔了手中的渔网,跑了过来,接着,双手叉腰:“来者何人!”


    “你又是何人?”杨砚暗笑,学着他,双手叉腰。


    周玺当即做了个鬼脸:“吾乃鲤鱼精,小心我吃了你,哦呜!”


    “哈哈哈,我才是老虎精,嗷呜!会吃人,喜欢吃小孩。”杨砚说着,双手化作虎爪,鼓大了眼睛。


    小孩子嘛,最喜欢和同龄男孩玩。


    “那我就做,黑熊怪!”周玺手舞足蹈,学着戏台上的黑熊,做着动作。


    杨砚发现自己也是精力充沛,陪他玩了一会。


    白兰看两个小孩在屋里玩得开心,松了一口气,心道会长真是会挑人。


    他俩有些累了,白兰趁机道:“少爷,姑老爷前些日子送来一些玩物,少爷可以同他一起玩。”


    “好呀。”周玺拉起杨砚的手,就往屋子跑,“你叫什么,我以前怎么见过你。”


    “我叫杨砚。”杨砚跟上他的脚步。


    周玺的房间比他家还大,屋里头摆满了玩具,木马、弹弓、蜻蜓都有。


    进屋后,周玺捧出一个小匣子,里面装着他这个时代能玩到的最好玩具。


    杨砚却道:“玩这些也忒无趣。”


    小孩子的特点就是好奇,他这么一说,周玺立即变了心:“那我们玩别的,你想玩什么?”


    “我们玩一个你肯定没玩过的游戏。”杨砚早看到桌案,以及桌上的文房四宝,就拉着周玺到桌案前。


    杨砚踩着凳子上桌,在桌上铺了宣纸,开始磨墨。他力气小,所以磨得很慢。


    白兰吓坏了,以为两小只要干坏事,赶紧过来。但看杨砚磨墨的手法,与会长无异,便没有阻止。心想到底是读书人家的孩子,这么小就会磨墨。


    杨砚这边磨完墨,开始挑毛笔,先用大笔画线条,再用小笔在空格处写字。


    作为四少爷的玩伴,如果想读书,就得把他拉上。


    小周玺对不住啦,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