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一场——忠孝为题

作品:《寒门文圣

    顺利通过检查后,苏砚踏入考院


    映入眼帘的,是成排成列的号舍


    考院内肃穆安静,只有衙役走动和考生安置物品的声响


    苏砚低头看了一眼手中的号牌,迅速在密密麻麻的号舍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号舍


    号舍根据天地玄黄排列,分为四纵,每纵十间号舍,还有十间新搭的席号


    苏砚暗自送了口气,还好自己没分配到臭号


    玄字一号,正是苏砚的号舍,正对几位考官的高台


    苏砚将自己携带的竹篮放下,将书箱中的被褥和暖炉取出放好


    随即开始布置自己的考桌


    号舍里面极为简陋


    一张桌板供考生白日作答,晚上可以拆卸下来,搭在号舍两侧预留的砖托上,临时变成一张简易的床铺,供考生休息


    除此之外还有一张凳子


    安顿好个人物品后,还未考试时间还未开始,苏砚没有在狭小的号舍内久留。


    他按照考院的流程和徐举人的嘱咐,来到自己号舍不远处的一个指定地点。


    果然,在那里,有一名负责的衙役正守着一个物资点。


    这位衙役的主要职责,就是向每一位排到的考生发放定量配给的木炭。


    这些木炭是考场提供给考生的基本保障物资,其目的是让考生们能够在自己狭小的号舍内生起一个小火盆或利用手炉取暖和热自带的食物


    以抵御早春时节的寒冷,确保考生能在艰苦的环境下坚持完成连续数日的考试还有防止考生因为吃了冰冷的食物从而腹泻影响考试


    苏砚将木炭带回到号舍放置在不会被轻易碰倒的角落


    再次确认笔墨纸砚等考试用具在竹篮中摆放整齐,被褥和手炉也已安置妥当后,苏砚在凳子上坐下。


    苏砚闭目养神,调整着呼吸,排除外界干扰,等待着卯时到来


    时间转眼来到卯时


    随着一声响亮的铜锣声在考院中回荡,整个考场瞬间陷入一片,落针可闻


    这时,所有考生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投向考院中央的高台。只见几名衙役簇拥着一名身着青色官袍的官员缓步登台


    衙役站定后,其中一人气沉丹田,高呼:“知县大人到!”声音洪亮,清晰地传遍了考院的每一个角落


    高台之上,那位身着青袍的知县大人目光威严地扫视全场,视线缓缓掠过下方整齐排列、鸦雀无声的号舍


    他眼中闪过一丝满意,微微点了点头。


    随后,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沉稳而清晰地传遍考院:


    “诸位皆是我庆安县的栋梁!”


    停顿片刻,目光再次扫过众考生


    “十年寒窗,今朝磨砺。望尔等今日奋笔疾书,展露才华,不负所学!


    为庆安县争光,为朝廷选材!务要恪守考规,专心致志!”


    一番简短而有力的勉励之后,知县不再多言。


    他环顾四周,深吸一口气,朗声宣布:


    “吉时已到,县试——开始!”


    侍立一旁的衙役立刻挥动鼓槌,重重地敲击在硕大的皮鼓之上。


    咚!咚!咚——!


    三声闷雷般的鼓声骤然响起,带着一种庄严肃穆的宣告意味,滚滚传开


    几乎在鼓声响起的同时


    早已准备好的衙役们立刻行动起来,沿着号舍间的甬道快步奔走,开始向每一间号舍分发试卷。


    考场大门外,一直屏息凝神、翘首以盼的考生亲人们顿时骚动起来。


    “开始了!开始了!”


    就在衙役们沿着甬道快步奔走、向号舍分发试卷


    引起些许细微骚动之际,高台之上,那位身着青袍的知县大人眉头微蹙。


    他略一抬手,一股无形的力量,以他为中心扩散开


    他用文气扩大音量,沉声喝道:


    “肃静——!”


    这声音并不十分响亮,如同洪钟大吕在每一位考生耳边敲响,瞬间压下了所有因分发试卷而产生的低语和声响。


    所有考生都屏息凝神,目光灼灼地聚焦在高台之上。


    知县大人对这份安静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他神情一肃,缓缓抬起右手,双指并拢如笔。


    只见指尖微光流转,一缕精纯的文气自他指尖透出


    随着他手指的移动,那凝聚的文气在半空中清晰地勾勒出一个个大字


    “君子处家则孝养,居官则忠直,今有家亲需奉养、朝中有弊需纠,力有不逮时当何先?”


    文气凝成的考题悬浮于高台之上,光芒流转,字字清晰可见


    苏砚抬头看着考题,平静的看着这个考题,眼神带着思索


    大周童生试第一场,经义题!


    考官从这个世界的文学经典中,随机抽取一段经典作为考题


    让考生以八股文的形式进行答题


    这个世界的经义与苏砚前世有所差异,但还是有些差异


    “君子处家则孝养,居官则忠直,今有家亲需奉养、朝中有弊需纠,力有不逮时当何先?”


    讲的是“君子在家要孝顺赡养父母、在官位要忠诚正直时,现在遇到“父母需要照顾”和“朝廷有弊端要纠正”两件事,自己精力不够、没法同时做好,该先选哪件?”


    这道题看似简单,但是充满陷阱


    一不小心就容易出错


    自古以来忠孝二字并非两全


    苏砚在脑海中飞快的思索着前世篇篇经典


    很快答题框架已经确定好了


    破题之法无非是从忠孝二者如何平衡下手


    苏砚将答卷铺展开,开始研墨,待墨研好之后


    手中的春山笔沾墨,提笔,悬腕


    开始落笔


    首句点题!


    当以孝养为先,忠直次之,然二者并非绝对对立,当寻求权变之道,兼顾而行。


    下笔时并非顺利,落笔的时候那种天地间的助力又从纸面出现


    苏砚皱眉,将附着在春山笔上的文气加大,才让那股阻力消散


    笔走龙蛇,首句最后一字落下,闪过一丝淡金色的微光


    苏砚脸上一喜


    “成了”


    看来自己的思路得到了认可


    而考场玄字廿一号号舍内,苏明福正坐在其中。


    当他抬头看清高台上知县大人以文气凌空书写的考题时,脸色瞬间一变!


    一股凉气从脚底板直冲头顶,心中又惊又慌


    “这……这题目……怎会如此之难?!”他内心惊叫。


    往年参加的童试,考的都是一些平日所学的经义!无非是默写圣人语录,解释几句经典,再写篇中规中矩的时文


    他盯着考题,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个既能符合圣人教诲、又能自圆其说的稳妥答案。


    时间一点点流逝,旁边的考生已有人开始研墨构思,只有他还在对着题目发懵,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渐渐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