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父母情与火锅问世

作品:《寒门文圣

    “他爹,”王氏拉了拉还在愣神的苏明孝,“快,先把东西搬进去,别堆在外面招眼了。”


    苏明孝如梦初醒,连忙和王氏一起,小心翼翼地将徐府送来的东西一样样搬进小屋


    屋子里顿时显得有些拥挤,米面的香气和腊肉的油香弥漫在空气中


    看着码放整齐的物资,王氏的目光落在了那块不小的腊肉和其中一袋白米上。


    她沉默了一下,轻声道:“他爹,把这块腊肉切下一半……再把那袋白米分出小半袋来。”


    苏明孝一愣:“孩儿他娘,你这是?”


    王氏眼神复杂:“给娘送去。”


    苏明孝张了张嘴,想起分家时母亲的刻薄和兄嫂的嘴脸,本能地有些不情愿。


    王氏叹了口气,握住丈夫粗糙的手:“我知道你心里有疙瘩。可那是你亲娘,再怎么样,也是长辈。”


    “砚儿现在出息了,进了徐府,得了程夫子和徐老爷的青眼。咱们做爹娘的,不能给他丢脸,不能让人戳脊梁骨说我们得了富贵就不认亲娘。”


    她顿了顿,声音更低了些:“而且……把这些东西送过去,也是告诉娘,告诉大哥三弟他们,咱们二房,离了他们,照样能活得好!砚儿给我们挣的体面,咱们自己也得撑起来。”


    苏明孝看着妻子眼中那份为儿子长远考量的坚定点了点头:“你说得对。是我糊涂了,光想着过去那点龌龊,忘了砚儿的前程要紧。”


    他深吸一口气,“我去送。”


    王氏又道:“还有,村东头的苏三爷,孤寡一个,日子艰难;还有李婆婆,孙子前年没了,就靠村里接济……你再分些糙米出来,匀一点点白米,给这两位老人家送些过去。


    “东西不多,是个心意。”


    苏明孝看着妻子,眼中充满了敬佩。


    他用力点头:“好!都听你的!”


    很快,苏明孝提着半块腊肉、一小袋混合了白米的糙米,还有一小包徐府送来的红枣,走出了祠堂。


    当他敲开苏家老宅的门时,开门的正是三弟苏明福。


    苏明福看到二哥手中的东西,尤其是那油亮的腊肉,眼睛瞬间直了,喉咙不自觉地滚动了一下,脸上挤出一个极其不自然的笑容:“二……二哥?你这是?”


    苏明孝没看他,目光越过他,看向屋里听到动静望过来的周氏和大房一家,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响起:“娘,这是徐府今日送来的东西。孩儿他娘让我送些过来给您,还有这点红枣,给您补补身子。”


    他将东西放到门内地上,也不等周氏和苏明福等人做出反应,便转身离开。


    老宅内一片死寂


    苏明福和苏明贵看着那腊肉白米,脸上青一阵白一阵


    大伯母刘氏和三婶李氏更是死死盯着那些东西,眼中充满了嫉妒和懊悔。苏明孝离开老宅,又默默地将分好的米粮送到了苏三爷和李婆婆家。


    两位老人先是惊愕,随即感激涕零,口中不住念叨着砚哥儿的好,夸赞苏明孝和王氏仁义不忘本。


    做好这一切,苏明孝回到祠堂小屋,感觉心头的郁气散了不少。王氏迎上来,夫妻俩相视一笑


    与此同时,徐府西苑书房。


    苏砚恭敬地站在程颐面前,说出了自己的请求:“夫子,学生蒙您教诲,近日已将《蒙学辑要》通读完毕,其中义理也略有所悟。”


    “学堂之中,进度多为蒙童所设,学生自觉尚有精力。恳请夫子允准,私下能多授些课业,学生愿加倍努力,不敢懈怠。”


    程夫子放下手中的书卷,目光如炬,审视着眼前这个七岁稚童。


    他并未立刻应允,而是随手翻开《蒙学辑要》,挑了几个偏僻字词考问其读音释义,又拣选了一段关于“孝悌忠信”的经文,让苏砚阐述其义理。


    苏砚心中早有准备,对答如流。字词读音释义准确无误


    程夫子眼中精光微闪


    “嗯…”程夫子捋着长须,缓缓点头。他阅人无数,自然看出苏砚并非好高骛远,而是确实已将蒙学基础掌握得颇为扎实,远超同龄蒙童。


    但还是有些感慨,虽说蒙童所学并不算难,可苏砚仅仅两日便吃透所学


    “既然你已学完《蒙学辑要》,理解也尚可,又有此求学之心,老夫便应了你。”


    程夫子声音沉稳,“自明日起,每日散学后,你多留一个时辰,老夫单独与你讲解更深一步的经义与文法”


    苏砚心中大喜,连忙深深一揖:“学生谢夫子成全!定当加倍努力,不负夫子厚望!”


    离开夫子书房,苏砚脚步轻快。解决了学习进度的问题,他心情放松不少。此时已是午膳时辰,他便径直走向饭堂。


    刚踏入饭堂,却见徐芷正站在门口,小脸气鼓鼓的


    旁边的婢女低声劝着,她却置若罔闻。


    苏砚没在意她的小脾气,自顾自取了饭菜坐下。


    他看着碗里的食物——糙米饭颗粒分明但口感粗粝,几片煮得发黄的青菜叶子,一小块看起来干巴巴、没什么油水的蒸肉,还有一碗飘着零星油花的清汤。


    他夹起一块肉放入口中,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口感柴硬,调味更是只有一点咸味,完全无法激发食欲。


    前世被各种调味料养刁了的味蕾,此刻对这寡淡粗糙的食物实在提不起兴致。


    徐芷一直偷偷观察着苏砚,见他似乎也吃得没什么滋味,心里莫名平衡了一点


    “叫你吊我胃口”


    苏砚放下筷子,若有所思,他想起自己印象中这个世界烹饪手法除了蒸煮和烤以外就没有别的了”


    心中一动,前世中华美食博大精深,炒、爆、熘、炸、煎……花样繁多。


    或许……


    个念头闪过。他站起身,对旁边侍立的下人询问道:“这位大哥,不知府上的厨房在何处?我想…去看看。”


    下人和徐芷都愣住了。下人下意识地指了指方向:“在…在后面院。”


    “多谢。”苏砚点点头,抬步就往后院厨房走去。


    徐芷的好奇心瞬间被勾到了顶点。这个“乡下小子”不吃饭,跑去厨房干什么?难道他还会做饭?


    她完全忘了刚才的嫌弃,也顾不上矜持,对婢女丢下一句“你在这等着”,就小跑着跟上了苏砚。


    厨房里热气腾腾,几个厨娘正忙碌着准备府中众人的午膳。见到衣着朴素的苏砚和后面跟着的徐家小姐进来,都吓了一跳,连忙行礼:“小姐!苏公子!”


    苏砚摆摆手:“不必多礼。我只是想看看,能否借用一下灶台和食材?”


    他的目光快速扫过厨房里的东西——各种时蔬、肉类、米面、豆制品、还有几个坛子,似乎是油脂和酱料。


    徐芷挤到前面,一脸怀疑:“喂,苏砚,你要干嘛?你不会真要做饭吧?”


    苏砚没回答,他的目光最终停留在灶台角落一个敞开的坛子上——里面是凝固的、白中带黄的牛油。


    苏砚心中一喜“还好这个世界不禁止吃牛肉!毕竟妖族那么多”


    旁边还有一个小布袋,他打开一看,是一些晒干的、颜色暗红的尖椒和一些类似花椒、姜片的香料。


    “太好了!”苏砚眼睛一亮。基本的材料都有了!


    他立刻对一位看起来像是管事的中年厨娘道:“这位大娘,劳烦帮我准备一口小一点的铜釜,再准备些木炭。”


    “另外,帮我切一些薄肉片,还有豆腐、青菜、蘑菇……嗯,就这些吧,都切薄片或者小块。”


    厨娘看着苏砚,又看看他旁边一脸好奇的徐芷小姐,虽然满心疑惑,但还是不敢怠慢,连忙吩咐帮手去准备。


    徐芷在旁边看得目瞪口呆,忍不住问:“喂,你到底要做什么啊?神神秘秘的!”


    苏砚一边将那些晒干的尖椒(辣椒)、花椒、姜片在石臼里捣碎,一边神秘一笑:“等下你就知道了,冬天吃这个,最是暖和。”


    很快,小铜釜架在了烧红的炭火上。苏砚舀了一大勺雪白的牛油放入釜中。牛油遇热迅速融化,散发出浓郁的荤香。接着,他将捣碎的辣椒末、花椒末、姜末等香料倒入滚烫的牛油中。


    “滋啦——!”


    一股浓烈、霸道的味道瞬间在厨房里炸开!辛辣的气息混合着牛油的醇厚和花椒的麻香,让所有厨娘都忍不住咳嗽起来,连连后退,脸上露出惊骇之色


    这是什么味道?从未闻过!


    徐芷也被这突如其来的辛辣气味呛得眼泪汪汪,捂着鼻子连连后退:“咳咳…苏砚!你…你这弄的什么怪东西!呛死人了!”


    苏砚却毫不在意,用长勺在油中缓缓搅动。


    牛油渐渐变成诱人的红亮色泽,辛辣醇厚的火锅底料香气愈发浓郁。


    他小心地将熬好的红油底料舀入另一个烧开水的小铜釜中。


    形成一锅色泽红亮、香气扑鼻、咕嘟咕嘟冒着热泡的汤底。


    苏砚将厨娘准备好的薄肉片、豆腐块、青菜、蘑菇等食材,一盘盘摆在旁边的小几上。他拿起筷子,夹起一片薄薄的肉片,在翻滚的红汤里涮了几下,肉片瞬间变色蜷曲。


    他夹起烫熟的肉片,吹了吹,然后放入口中。


    “唔……”熟悉而热烈的味道在舌尖炸开,麻、辣、鲜、香!


    虽然缺少了前世丰富的调味品,但这最原始的红油锅底带来的味觉刺激,在这寒冷的冬日,在这饮食文化单调的世界,简直是无法形容的美味慰藉!


    苏砚满足地眯起了眼睛。


    徐芷捂着鼻子,目瞪口呆地看着苏砚一脸享受地吃下那块沾满红油的肉片。


    那刺鼻的香气似乎没那么难以接受了,反而带着一种奇异的诱惑力。


    她看着那锅翻滚的红汤,再看看旁边新鲜的食材,肚子不合时宜地“咕噜”叫了一声。


    她咽了口口水,看着苏砚,犹豫着小声问:“喂…苏砚…这个…好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