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游子

作品:《寒门文圣

    苏明孝和苏砚坐着苏大柱的牛车回到环山村时,天色已近黄昏。


    王氏一直在村口张望,看到牛车影子就快步迎了出来。


    她的心悬在嗓子眼,看到儿子安然无恙跳下车,才稍稍放下,但目光立刻又紧紧锁在丈夫脸上,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他爹……咋样了?成了……没?”


    苏明孝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蹲下身把苏砚抱了起来,举到妻子面前,声音哽咽:“孩子他娘!成了!成了啊!程夫子……京城回来的大官,翰林老爷的老师!他收了咱家砚儿做学生了!亲自收的!”


    王氏的眼睛瞬间瞪得溜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嘴唇哆嗦着:“真……真的?那……那可是……天大的老爷啊……”


    她一把将儿子紧紧搂进怀里,泣不成声:“我的砚儿……我的好砚儿……娘就知道……娘就知道你有出息!老天爷开眼了啊!”她抱着儿子,又哭又笑,激动得语无伦次。


    苏明孝在一旁看着,这个沉默寡言的汉子,眼眶也再次湿润,他搓着手,咧着嘴傻笑,只觉得这辈子所有的苦,在这一刻都值了。


    那晚,小小的祠堂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和希望。


    一家人围着一点微弱的油灯,苏明孝一遍遍讲着城里的见闻,讲徐府的威严,讲程夫子的气度,讲儿子作诗时那震撼全场的景象


    王氏则抱着苏砚看着苏明孝一遍又一遍的讲述,脸色带着对未来的期盼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王氏就起来了,她翻箱倒柜,从压箱底最深处,小心翼翼地捧出了一件叠得整整齐齐的粗棉布衣服。


    这衣服虽然洗得发白,甚至有些地方打了细密的补丁,但却是家里能找到的最干净、最体面的一件了。


    “砚儿,来,穿上这个。”


    她仔细地替苏砚换上衣服,扯了扯衣服上的褶皱


    “进学是大事,得穿得工整些,不能丢了夫子的脸面。”她眼中充满了骄傲和不舍,又仔细地给儿子梳了梳头。


    就在这时,屋外传来一阵不同寻常的喧闹声,似乎聚集了不少人。


    王氏和苏明孝疑惑地对视一眼,牵着苏砚走出门去。


    眼前的景象让他们愣住了。


    小小的屋外,竟围满了环山村的村民!里正苏德全站在最前面,后面是苏大柱和其他熟悉的乡亲,个个脸上都带着敬畏、好奇和讨好的笑容。


    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停在人群外围的一辆罩着青布帷幔、由两匹健马拉着的宽敞马车!


    马车旁,站着一位身着深色绸缎长衫、面容肃整、气质不凡的中年人,他身后还跟着两个小厮。


    看到苏砚一家出来,人群自动分开一条路。那位中年人立刻上前一步,对着苏砚躬身行礼,姿态恭敬却不卑不亢:“苏砚小公子安好。小人是徐府管家徐忠,奉老爷之命,特来接小公子入府进学。”


    他顿了顿,侧身指向马车后面地上摆放的几样东西:两袋鼓鼓囊囊的米,一袋黄白色的粗粮粉,一大块新鲜的豚肉,几匹厚实的细棉布


    “老爷和程夫子念及公子家境,特命小人送来这些米面肉布,以供公子双亲日常用度,令公子在府中安心求学,不必为家中生计挂怀。”


    徐管家声音清晰,传入每一个村民耳中。


    围观的村民顿时发出一片压抑不住的惊呼和羡慕声。


    米面!肉!细棉布!


    这对环山村的普通人家来说,简直是过年都未必能置办齐全的厚礼!


    徐府的阔绰和对苏砚的重视,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苏明孝和王氏更是手足无措,看着地上的东西,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只能连连道谢。


    徐管家转向苏砚,微微躬身:“小公子,时辰不早,请上车吧。夫子已在府中等候。”


    小厮立刻搬来了踏脚凳。


    在他一只脚已经踏上踏脚凳,即将登车之时,小小的身影却忽然停住了。


    他猛地转过身,快步走了回来,在父母惊愕的目光中,来到他们面前。


    噗通!


    苏砚双膝一弯,竟直挺挺地跪在了父母面前坚硬的土地上!


    这一跪,让喧闹的四周瞬间寂静无声。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看着这个七岁的孩子。


    苏砚抬起头,清澈的目光望向父母那饱经风霜、此刻写满错愕与心疼的脸庞。


    他挺直小小的脊背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诗句出口,虽无昨日那般惊天动地的文气异象显现但文气将诗词显现在空中,三寸高的文气显然又是一首出县之作


    周围围观的村民受到诗里的情感感染,眼眶发热,里正苏德全捻着胡须,不住点头。


    王氏早已泪流满面,捂着嘴不敢哭出声。


    苏明孝这个坚强的汉子,此刻也忍不住老泪纵横,他伸出手,想要扶起儿子,却又觉得儿子此刻的跪拜,是如此珍贵。


    一边的徐管家也用袖口擦了擦眼角,自己起初还不明白老爷为什么如此重视苏砚,没想到这苏砚竟然有如此文采


    简直文曲星再世


    苏砚吟诵完毕,对着父母深深地叩了一个头。


    然后,他站起身,没有再回头,毅然转身,脚步沉稳地踏上马车。


    青布帷幔落下,隔绝了内外。


    马车在徐府管家和小厮的簇拥下,在村民复杂而敬畏的目光注视中,缓缓驶离了环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