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文物的意义
作品:《丝路文明》 张北炀却渐渐觉得有些不对劲。彼得带来的古董越来越多,而且每次带来的古董,都价值不菲,他心里不禁产生了疑问:彼得只是一个收藏家,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古董需要鉴别?而且他每次带来的礼物,都非常贵重,这显然不符合一个普通收藏家的行为。
第三天上午,彼得又像往常一样来到考古驻地,这次他带来了五件古董,还带来了一个更大的箱子,里面装满了各种奢侈品。
“张先生,”彼得笑着说,“这是我最近淘到的几件古董,想请您帮忙看看。另外,这个箱子里的东西,是送给您的,感谢您这几天帮我鉴别古董。”
张北炀看着这些古董和奢侈品,脸色变得严肃起来:“彼得先生,对不起,我不能再帮您鉴别古董了。”
彼得愣住了:“张先生,您为什么突然不愿意帮我了?是不是我哪里做得不好?您要是觉得礼物不够,我还可以再给您送更多的东西。”
张北炀摇摇头,认真地说:“彼得先生,我不是因为礼物的问题。这几天,我一直在观察您,您带来的古董越来越多,而且每次带来的古董都价值不菲,这根本不像一个普通收藏家的行为。我猜,您根本不是什么收藏家,而是在做古董贩卖的生意,对吗?”
彼得的脸色一下子变了,眼神里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张先生,您误会了,我真的是一个收藏家,只是因为喜欢古董,所以才收集了这么多。”
“您不用再掩饰了,彼得先生,”张北炀打断他的话,“您每次带来的古董,虽然有些是真品,但大部分都是仿品,而且您带来的真品,都是非常珍贵的中国古代文物。您之所以让我帮您鉴别古董,就是想通过我,确认哪些是真品,然后把这些真品卖到国外,从中赚取高额利润,对吗?”
彼得见被张北炀识破,也不再掩饰,笑着说:“张先生,您果然很聪明。没错,我确实是在做古董贩卖的生意。不过,我觉得这没什么不好,我把中国的古董卖到国外,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这也是在传播中国文化啊。而且,我可以给您提供大量的考古资金,只要您愿意继续帮我鉴别古董,并且不干涉我把古董卖到国外,您想要多少资金,我都可以给您。”
张北炀听到这话,气得脸色通红:“彼得先生,您错了!传播中国文化,不是把中国的文物卖到国外,而是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传承。这些文物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属于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不能被随意贩卖到国外。而且,您所谓的‘传播文化’,只是为了赚取高额利润,您根本不了解这些文物背后的文化内涵。”
张北炀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坚定:“这些文物的精华,在于传播历史,传承文化。如果不懂其中的文化与传承,即便是收藏了,也没有任何价值。因为精神上的富足,是无法用钱来衡量的。我是一名考古工作者,我的职责是保护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不让它们流失到国外。所以,我绝对不会帮您鉴别古董,更不会接受您的考古资金。”
彼得的脸色变得很难看:“张先生,您真的不愿意合作吗?您要知道,这对您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有了我的资金,你们的考古工作会开展得更顺利。”
“我不需要您的资金,”张北炀坚定地说,“我们的考古工作虽然辛苦,但我们有信心靠自己的努力,保护好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您还是请回吧,以后不要再来找我了。”
彼得见劝说无果,只好收起古董,悻悻地离开了。看着彼得离开的背影,苏芮忍不住说:“张哥,咱们是不是太冲动了?彼得先生虽然是做古董贩卖的,但他给的考古资金确实很诱人,而且咱们已经帮他鉴别了一些真品,他肯定会把那些真品卖到国外的,太可惜了。”
周航也点点头:“是啊,那些真品都是很珍贵的中国古代文物,要是流失到国外,就太可惜了。”
张北炀笑了笑,说:“你们别担心,其实,早在彼得来之前,我就接到了海关的电话。海关方面已经注意到彼得的行踪了,他们怀疑彼得在偷运中国文物出国,所以提前联系了我,让我帮忙留意彼得的动向。咱们这几天帮彼得鉴别古董的情况,我都已经告诉海关了,海关方面已经做好了准备,只要彼得一携带文物出境,就会把他截住。”
大家听了,都惊喜地叫了起来:“真的吗?那太好了!这样一来,那些珍贵的文物就不会流失到国外了!”
张北炀点点头:“是啊,海关方面刚才给我发了消息,说彼得已经被截住了,他携带的所有文物都被没收了,没有一件流失到国外。”
苏芮兴奋地跳了起来:“太好了!张哥,您太厉害了!竟然早就和海关联系好了,我们都还不知道呢。”
林晓
雨也笑着说:“张哥,您考虑得太周全了!之前我们还担心文物会流失,现在终于放心了。”
赵磊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说:“我刚才也有点后悔,觉得不该拒绝彼得的资金,现在才知道,您早就有安排了。”
张北炀看着大家释然的笑容,心里也暖暖的:“咱们是考古工作者,保护文物是咱们的责任。不能因为眼前的利益,就忘了自己的初心。那些文物留在中国,才能更好地发挥它们的价值,让更多中国人了解自己的历史文化。”
当天晚上,大家围坐在篝火旁,心情格外轻松。周航拿出相机,翻看着白天拍摄的文物照片,笑着说:“没想到彼得带来的那些古董里,还有一件唐代和田玉玉佩是真品,还好海关把它截下来了,不然这么珍贵的文物就流失到国外了。”
苏芮也跟着说:“是啊,那件玉佩的工艺太精美了,我还是第一次见到真正的唐代和田玉玉佩。以后有机会,咱们一定要去文物保护所看看,近距离研究一下。”
林晓雨打开笔记本,认真地说:“我已经把彼得带来的古董信息都记录下来了,包括真假鉴别要点。以后要是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咱们也能更好地应对。而且,这件事也可以写进《古承实纪》里,提醒大家要警惕古董贩卖,保护文物安全。”
张北炀点点头:“这个主意好!《古承实纪》不仅要记录考古发现和文物故事,还要传递保护文物的理念。让读者知道,文物保护不仅是考古工作者的责任,也是每个人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