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请求帮忙的

作品:《丝路文明

    经过检测,确定竹简的年代为魏晋时期,铜带钩的年代与竹简相近,并且在铜带钩的表面发现了微量的丝绸纤维,推测当时带钩是系在丝绸腰带上的。


    李所长兴奋道:


    “这说明带钩的主人身份不低,很可能是屯田官吏,因为普通戍卒很少能用到丝绸腰带。”


    张北炀看着检测报告,心里也非常激动。


    他知道,这些检测结果不仅印证了他们之前的推测,还为研究魏晋时期西域屯田制度和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他更加坚定了要写好《古承实纪》的决心,一定要让更多人知道这些文物背后的故事,知道新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傍晚,文物保护所的工作人员离开后,张北炀召集大家开会:


    “接下来,咱们要继续对探方进行发掘,同时加快整理资料的进度,争取早日完成《古承实纪》的初稿。


    虽然条件艰苦,但只要咱们齐心协力,一定能完成这次实习任务,也能让更多人了解新疆的历史和文化。”


    大家纷纷点头,眼里满是坚定。


    林晓雨说道:


    “张哥,你放心,我会把资料整理得更详细,让每一件文物的故事都完整呈现。”


    周航也说:


    “我会拍出更好的照片,用镜头记录下这里的每一个珍贵瞬间。”


    苏芮和赵磊也表示会做好自己的工作,为团队贡献力量。


    夜色渐深,土坯房里的篝火还在燃烧,映照着大家认真的脸庞。


    张北炀看着窗外的星空,星星格外明亮,仿佛在见证这片土地上的历史与传承。


    他拿起笔,在《古承实纪》的笔记本上写下:


    “昆仑山下,安迪尔河畔,我们与千年文物相遇,与淳朴牧民相知。


    一枚铜带钩,一卷屯田竹简,不仅记录着千年前的戍边生活与文化交融,更见证着这片土地上永恒的传承与守护。


    我们愿以笔墨为桥,让历史的光芒,照亮当下的路,让更多人读懂新疆,读懂这片土地上的故事与深情。”


    篝火的光芒映在笔记本上,文字仿佛也有了温度。


    张北炀知道,接下来的日子里,还会有更多的挑战,但也会有更多的收获。


    而每一次发现,每一个故事,都会成为《古承实纪》里最珍贵的内容,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传承文化与精神的纽带。


    送走哈斯木老人的第二天清晨,张北炀正蹲在土坯房门口整理考古日志,远处的戈壁滩上突然出现了几个模糊的身影。


    他抬起头,眯着眼睛仔细一看,只见三个穿着传统服饰的老人,手里提着布包,正慢慢朝这边走来。


    “张哥,你看那边,好像有人过来了。”


    周航扛着相机从屋里出来,顺着张北炀指的方向看去,心里不禁有些紧张。


    “不会是来找麻烦的吧?咱们之前误住哈斯木老人的房子,会不会其他牧民有意见?”


    张北炀心里也有些犯嘀咕,他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尘,对周航说道:


    “别慌,先看看情况。要是真有误会,咱们好好解释。”


    他转头朝屋里喊:“晓雨、苏芮、赵磊,出来一下,有客人来了。”


    林晓雨、苏芮和赵磊很快从屋里出来,几个人站在门口,看着越来越近的老人。


    苏芮紧紧攥着手里的笔记本,小声说道:


    “他们手里提着东西,看起来不像是来吵架的。”


    林晓雨点点头。


    “说不定是哈斯木老人跟他们说了咱们帮着修水渠的事,特意来道谢的?”


    很快,老人们走到了跟前。


    为首的老人头发花白,脸上布满皱纹,手里提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布包,开口用带着口音的普通话说道:


    “你就是张老师吧?我是哈斯木的邻居,叫艾力。”


    他指了指身边的两位老人接着道:


    “这两位是咱们附近牧场的老伙计,听说你们是来考古的,还帮哈斯木修了引水渠,特意来看看你们。”


    张北炀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他赶紧热情地招呼老人们进屋。


    “艾力大叔,快请进,外面风大。”


    他一边引着老人们往屋里走,一边让赵磊去烧奶茶,心里却在琢磨,艾力老人们特意上门,恐怕不只是来道谢这么简单。


    进屋坐下后,艾力大叔打开手里的布包,里面装着馕、风干肉和一小罐蜂蜜。


    “这是咱们自家做的东西,不值钱,你们别嫌弃。”


    他把布包推到张北炀面前,眼神里满是诚恳。


    “哈斯木跟我们说了,你们帮他修了引水渠,解决了牛羊缺水的大问题。我们几个老家伙商量着,也想请你们帮个忙。”


    张北炀心里一动,果然是有事相求。


    他示意艾力大叔慢慢说。


    “艾力大叔,您别客气,有什么事您尽管说,只要我们能帮上忙,肯定尽力。”


    艾力大叔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


    “是这样的,咱们牧场后面有一片老果园,里面种的都是几十年的老果树,每年能结不少果子。


    可今年不知道怎么回事,果树叶子都黄了,还掉了不少果子,我们找了好几天,也没找出原因。”


    他指了指身边的老人。


    “我们几个都不懂果树种植,看着果树变成这样,心里急啊。听说你们是大学生,懂的知识多,想请你们去看看,能不能帮我们想想办法。”


    林晓雨听到“果树”二字,眼睛一下子亮了。


    她本科辅修过农业相关课程,对植物病虫害有些了解。


    她赶紧说:“艾力大叔,您别着急,我们可以去果园看看。


    不过我们不是专业的农业技术人员,只能尽力帮您分析原因,不一定能完全解决问题。”


    艾力大叔一听,脸上露出了笑容:“太好了!只要你们愿意去看看,我们就感激不尽了。要是能救活果树,我们一定好好感谢你们。”


    张北炀看了看身边的师弟师妹,大家都点头表示愿意帮忙。他对艾力大叔说道:


    “艾力大叔,那咱们现在就去果园吧,早点找出原因,也能早点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