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老人家的铜盒

作品:《丝路文明

    老人们带着张北炀一行人,沿着安迪尔河畔的小路往牧场后面走。路上,艾力大叔不停地介绍着果园的情况。


    “这片果园是我父亲年轻时种的,有四十多年了,以前每年能收好几千斤果子,我们自己吃不完,还能拿到县城去卖,补贴家用。


    可今年开春后,果树就不对劲了,叶子慢慢变黄,果子也长得又小又少。”


    走了大概一个小时,终于看到了一片果园。


    果园里的果树稀稀拉拉地立着,大部分树叶都呈现出病态的黄色,有的树枝上甚至已经没有叶子,只剩下干瘪的果子挂在枝头,看起来格外可怜。


    “你们看,就是这样。”


    艾力大叔指着一棵果树,心疼地说道:


    “以前这棵树最能结果,现在变成这样,我心里真不是滋味。”


    张北炀蹲在果树旁,仔细观察着树叶和树干。


    他发现树叶的背面有一些细小的虫洞,树干上还有一些褐色的斑点。


    林晓雨也凑过来,用放大镜仔细看着树叶:“张哥,你看这些虫洞,还有树叶上的斑点,像是病虫害导致的。”


    苏芮拿出笔记本,把看到的情况一一记录下来。


    “树叶发黄、有虫洞,树干有褐色斑点,果实干瘪。”


    赵磊则在果园里四处查看,看看有没有其他异常情况。


    周航举着相机,拍摄着果树的细节,一边拍一边说:“我之前在网上看到过,果树叶子发黄可能是病虫害,也可能是土壤出了问题。咱们得先弄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


    张北炀点点头,对大家说:“晓雨,你再仔细看看有没有害虫;苏芮,你记录一下土壤的情况;赵磊,你去看看果园的灌溉情况;周航,你多拍些照片,咱们回去后查资料对比一下。”


    大家立刻分工行动。林晓雨趴在树叶上,用放大镜仔细寻找害虫的踪迹。不一会儿,她兴奋地喊道:


    “张哥,我找到了!你看,树叶背面有小虫子!”张北炀赶紧凑过去,只见树叶背面趴着几只细小的绿色虫子,正在啃食树叶。


    “这应该是蚜虫。”


    林晓雨说道。


    “蚜虫会吸食树叶的汁液,导致树叶发黄、枯萎,还可能传播病害。不过光有蚜虫,应该不至于让果树变成这样,可能还有其他问题。”


    赵磊在果园边缘的灌溉渠旁喊道:


    “张哥,你们快来看!这灌溉渠好像有问题!”


    大家赶紧跑过去,只见果园的灌溉渠有一段已经坍塌,渠里的水根本流不到果园深处,只能灌溉到边缘的几棵果树。


    “难怪里面的果树长得这么差。”


    张北炀恍然大悟。


    “缺水加上蚜虫危害,才导致果树变成这样。”


    他转头对艾力大叔说道:


    “艾力大叔,果树变成这样,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灌溉渠坍塌,里面的果树缺水;二是树叶上长了蚜虫,吸食树叶汁液,传播病害。”


    艾力大叔皱着眉头问:


    “那怎么办啊?我们不会修灌溉渠,也不知道怎么治蚜虫。”


    张北炀安慰道:“您别着急,灌溉渠我们可以帮您修,蚜虫的话,咱们可以想办法自制杀虫剂。”


    说干就干,张北炀先带着赵磊和周航去修灌溉渠。


    坍塌的渠段有三米多长,渠壁的土坯已经松散,需要重新砌起来。他们从附近搬来石头和土坯,赵磊力气大,负责搬运材料;周航负责和泥;张北炀则负责砌渠壁。


    戈壁滩上的太阳很毒,不一会儿,几个人就满头大汗。


    赵磊的衣服被汗水浸湿,紧紧贴在身上,他却丝毫没有停下,依旧卖力地搬运着石头。


    “张哥,这土坯太松散了,得找些更结实的石头才行。”


    张北炀点点头:“你去附近看看,有没有合适的石头,咱们尽量把渠壁砌得牢固些。”


    林晓雨和苏芮则在果园里想办法治蚜虫。林晓雨回忆起本科时学过的知识,对苏芮说:


    “蚜虫害怕肥皂水,咱们可以用肥皂水喷洒树叶,应该能杀死一部分蚜虫。另外,咱们还可以找些辣椒、大蒜,熬成水,也有驱虫的效果。”


    苏芮点点头,两人立刻行动起来。


    她们从艾力大叔家借来肥皂、辣椒和大蒜,在果园旁边的小溪边熬制驱虫水。


    苏芮负责切辣椒和大蒜,辣得眼泪直流;林晓雨则负责熬水,不停地搅拌着锅里的材料,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滴。


    “这肥皂水得稀释一下,不然会烧伤树叶。”


    林晓雨一边搅拌一边说道:


    “辣椒大蒜水也要煮得浓一点,这样驱虫效果才好。”


    苏芮擦了擦眼泪,笑着说:“没想到治个蚜虫这么麻烦,不过能帮到牧民们,再麻烦也值了。”


    傍晚时分,灌溉渠终于修好了。


    张北炀看着重新通水的渠道,心里满是成就感。赵磊和周航累得瘫坐在地上,大口喘着气。


    “这渠修得真结实,以后应该不会再塌了。”


    周航一边说一边擦汗。


    林晓雨和苏芮也熬好了驱虫水,她们拿着喷壶,在果园里仔细喷洒着每一棵果树。


    艾力大叔和其他老人看着忙碌的年轻人,眼里满是感激:“真是太谢谢你们了,要是没有你们,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接下来的几天,张北炀一行人每天都会去果园查看情况。


    他们发现,喷洒驱虫水后,蚜虫明显减少了,树叶也渐渐恢复了绿色。灌溉渠修好后,果园深处的果树也喝上了水,原本干瘪的果子慢慢变得饱满起来。


    “太好了!果树有救了!”


    艾力大叔看着恢复生机的果园,激动得热泪盈眶。


    他拉着张北炀的手,哽咽着说道:


    “张老师,你们真是我们的恩人啊!我们没什么好报答你们的,我家里有一件老物件,是我爷爷传下来的,想送给你们,希望你们不要嫌弃。”


    艾力大叔带着张北炀一行人回到家里。


    他家是一座典型的哈萨克族毡房,里面铺着鲜艳的地毯,墙上挂着手工刺绣的挂毯,充满了民族特色。


    艾力大叔从毡房角落的木箱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个用红布包裹的东西。


    “这是我爷爷年轻时从一个老货郎手里买来的,据说是很久以前的东西。”


    艾力大叔慢慢打开红布,里面是一个巴掌大的铜制小盒子,盒子表面刻着精美的花纹,看起来有些年头了。


    张北炀的眼睛一下子亮了,他小心翼翼地接过铜盒,仔细观察着上面的花纹。


    盒子上刻着西域风格的植物纹样,边缘还有一圈细小的锯齿纹,看起来像是明清时期的物件。


    “艾力大叔,这铜盒很精致,应该是件老物件,您真的要送给我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