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拉家常

作品:《农门肥妻:摄政王说软饭真香

    孙巧姑那双带着笑意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秦芷。


    仿佛只是寻常聊闲。


    可秦芷心里那根弦,却瞬间绷紧。


    这问题看似普通,问得却太巧,也太直接了。


    她一个刚搬来没多久的邻居,怎么就偏偏对沈木的来历这么上心?


    秦芷脸上迅速堆起一个略带羞涩又有些无奈的笑容。


    她手上收拾摊子的动作没停,语气自然得像在拉家常。


    “大姐,你搬来晚了些,自然不会知道。”


    她故意叹了口气,带着点自嘲。


    “我这模样,你也瞧见了,要不是沈大哥心善,我如今还不知道在哪儿呢。”


    孙巧姑果然被勾起了兴趣,压低了声音。


    “哎哟,快跟大姐说说,到底是咋回事?是不是……英雄救美那种段子?”


    秦芷心里冷笑,面上却飞起两团红云,嗔怪地看了孙巧姑一眼。


    “大姐尽会取笑人!还英雄救美呢……我这算哪门子美?”


    她顿了顿,像是在组织语言,心里却飞快地盘算着。


    沈木的身份是绝对不能透露半分的。


    但这孙巧姑是纯粹八卦,还是另有所图,她一时也摸不准。


    不如就顺着她的话,编个合情合理又毫无破绽的故事,把她糊弄过去。


    打定主意,秦芷脸上露出几分恰到好处的窘迫和感激,声音也低了下去。


    “其实也没啥惊天动地的……就是之前,我去后山捡柴火,不小心脚下一滑,滚到了坡底下,扭了脚动弹不得。”


    “天都快黑了,我又怕又冷,正不知道咋办的时候,碰巧沈大哥从那儿路过。”


    她说着,还心有余悸地拍了拍胸口。


    “他当时也是刚来咱们这儿不久,说是苍山那边的猎户,家里遭了难,只剩他一个了。他看我可怜,就把我背了回来。”


    “后来……后来他也没个落脚的地方,我这儿又缺个顶门户的,村长和几位长辈瞧着他也算老实可靠,就……就这么凑合着过了。”


    秦芷抬起头,看着孙巧姑,眼神里带着认命般的坦然。


    “大姐你说,就我这条件,能有个不嫌弃我、肯入赘的,已经是老天爷开眼了,哪还敢挑三拣四?”


    “图他啥?就图他心好,有把子力气,能护着我和小宝不受欺负呗。”


    这一番话说得合情合理,甚至把自己放在了卑微的位置上。


    几乎抹去了一切可能引人怀疑的细节。


    孙巧姑听得认真,脸上适时地露出同情和理解的神色。


    她拍了拍秦芷的手背。


    “妹子,你这是苦尽甘来了!我看沈兄弟就是个靠得住的!虽说脸上……嗯,但男人嘛,有本事才最要紧!”


    她嘴上说着宽慰的话,眼神却若有所思地闪了闪,状似无意地重复确认了一句。


    “这么说,是沈兄弟救了你,你才……?”


    秦芷用力点头,语气笃定。


    “是啊!要不是他,我可能就交代在山沟里了。这份恩情,我记着呢。”


    她低下头,用板车上放着的巾子擦了下手。


    “所以啊,不管外人怎么说他,在我这儿,他就是顶好的。”


    这番表演,秦芷很投入。


    孙巧姑仔细打量着秦芷。


    见她神色自然,除了羞赧和感激,并无其他异样,脸上的笑容又真切了几分。


    “这就对了!日子是自个儿过的,管别人嚼什么舌根子!我看你们小两口,往后指定能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


    她又抬眼看了看日头,“哎哟”一声。


    “光顾着跟你说话了,这都快晌午了,我家那口子去镇上买东西,估摸着也该回来了,我得赶紧回去做饭了。”


    这个借口合情合理。


    秦芷心头终于放松了些,连忙应道。


    “哎,大姐你快去忙吧,我在摊子上多守一会儿。”


    孙巧姑挎起篮子,又跟秦芷寒暄了两句,便转身扭着腰走了。


    秦芷看着她远去的背影,脸上的羞涩和憨厚渐渐褪去。


    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深思。


    她刚才暗中仔细观察了孙巧姑的每一个细微表情和反应,没发现什么明显的破绽。


    对方似乎真的只是出于邻居的好奇和八卦。


    “也许……是我想多了?”


    秦芷在心里嘀咕了一句。


    但这些事情,尤其是牵扯到沈木,多留个心眼总没错。


    思索间,又有个客人来了。


    “娘子,来一碗,现吃!”


    秦芷迅速回过神,手上动作不停。


    “哎,您坐下稍等会儿。”


    凭借夏府生日宴上带来的口碑,秦芷在青河镇的生意比之前更红火了,摊子前常常围着一圈人。


    不少镇上的居民甚至是听闻夏府宴席上出了个新奇吃食,特意寻过来尝鲜的。


    还有几家当时没预定上凉皮的人家,也先派了下人过来买上一碗解馋。


    秦芷忙得脚不沾地,带来的凉皮到了晌午就卖得差不多了。


    生意好,她虽心里高兴,却也有一层隐忧。


    如今天气还热,凉皮爽口开胃自然好卖,可等天凉下来,这生意难免要受影响。


    况且像这样新奇的吃食,热度下来之后,生意也会随之下跌。


    她琢磨着,单靠凉皮一样,终究是局限了些。


    趁着午后客人稍少的间隙,秦芷便琢磨起新品来。


    她想起之前在岭南这边的山野间见过一种叫薜荔的果子。


    现代人也叫它凉粉子。


    只是在这个年代,薜荔味苦,微凉,不能果腹,又没什么药用价值,并不受欢迎。


    她之前特意采了一些回来,取出里面芝麻似的籽粒晒干了留着。


    这回摆摊,她特意带了一小包晒干的薛荔籽来。


    秦芷找了个空当,取出薛荔籽,又掺了一点点捣碎的白芨粉进去,用一块干净的粗纱布仔细包好。


    然后打来一盆凉水,将纱布包浸在水里,开始反复揉搓。


    滑腻的汁液从纱布里慢慢渗出来,溶进清亮的水中。


    旁边卖酸梅汤的婶子见了,好奇地凑过来看。


    “芷丫头,你这又鼓捣啥新鲜玩意儿呢?这水里揉搓果子籽能做啥?”


    秦芷手上不停,笑着解释。


    “婶子,我也是瞎琢磨,试试看能不能做成新口味的吃食。”


    “这不,头一回试,还不知道成不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