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全家人的震惊2?

作品:《重返1977:知青老婆供我上大学

    冯朝阳一看见王科宝,立刻凑了上去,眼睛里满是好奇:


    “姐夫,你之前看到的沙发呢?在哪儿呢?让他们看看眼界。”


    “在里屋里呢,进去就能看着了。”


    王科宝笑着点头,又朝着冯镜先递了个眼神,两人一起领着众人往里屋走。


    郎雪琴跟在后面,心里却犯起了嘀咕。


    她之前听冯朝阳说王科宝买了沙发和录音机,还以为是孩子瞎吹牛,毕竟这两样东西都不便宜,寻常人家哪里买得起?


    可看王科宝这坦然的样子,难不成是真的?


    一进里屋,众人的目光就被摆在屋子中间的沙发吸引住了。


    那沙发是卡其色的人造革材质,铺着柔软的碎花棉垫,旁边还放着两个配套的小靠枕,看着就很舒服。


    里屋收拾得整整齐齐,桌子上摆着花生、瓜子,窗台上的月季开得正艳,整个屋子透着一股温馨和睦的气息,让众人都眼前一亮。


    “爸妈,快坐沙发上歇会儿,路上肯定累了。”


    冯镜先连忙招呼着,伸手扶了郎雪琴一把,把她引到沙发边。


    冯麦冬先走到沙发边,小心翼翼地坐了下去,身子往下陷了陷,忍不住感叹道:


    “哇,这沙发真舒服,比家里的硬沙发软多了,我还是头一回坐这么好的沙发。”


    冯朝阳一听这话,立刻得意起来,朝着郎雪琴扬了扬下巴:


    “妈,你看,我没吹牛吧?姐夫真的买了沙发,我说的都是真的。”


    郎雪琴脸上有点发烫,赶紧瞪了冯朝阳一眼,没好气地说:


    “知道了知道了,不就是个沙发嘛,有什么好炫耀的,坐你的吧。”


    她说着,也在沙发上坐了下来,屁股刚挨到垫子,就感觉到一阵柔软,心里也不得不承认。


    这沙发确实比家里的舒服多了,不过这沙发可不便宜,他们是哪里的钱?只不过现在不好过问。


    冯远坐在沙发上,摸了摸沙发的扶手,又看了看屋里的摆设,笑着称赞道:


    “这沙发不错,坐着舒服,看着也好看,科宝有心了。你们俩能把日子过成这样,我也就放心了。”


    “这沙发是科宝特意挑的,他说您和妈年纪大了,坐硬板凳不舒服,特意买了沙发,让你们来了能好好歇着。”


    冯镜先说话的时候,特意朝着郎雪琴那边看了一眼,语气里带着点故意的意思。


    郎雪琴听出了她的弦外之音,却假装没听见,拿起桌上的水杯抿了一口水,目光落在了桌子一角的录音机上。


    那录音机是银灰色的,旁边还放着几盘磁带,看着就很新颖。


    冯春和也注意到了,笑着说:“科宝,你这日子过得不错啊,沙发、录音机都置办上了,以后肯定越过越红火。”


    “谢谢大舅哥吉言,我和镜先以后肯定好好过日子,不让爸妈和您操心。”王科宝连忙道谢,态度诚恳又恭敬。


    冯朝阳的目光一直盯着录音机,这时候终于忍不住了,跑到桌子边,指着录音机回头问王科宝:


    “姐夫,这是录音机吧?能放歌听吗?我能试试吗?”


    “当然能,随便试,你想放哪盘磁带都行。”


    王科宝笑着点头,走过去教冯朝阳怎么按开关,怎么换磁带。


    冯朝阳选了一盘标着《映山红》的磁带,按下播放键,熟悉的旋律立刻从录音机里传了出来: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


    “寒冬腊月哟盼春风。”


    “若要盼得哟红军来。”


    “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若要盼得哟红军来。”


    “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映山红哟映山红。”


    “英雄儿女哟血染成。”


    “火映红星哟星更亮。”


    “血撒红旗哟旗更红。”


    “火映红星哟星更亮。”


    “血撒红旗哟旗更红。”


    “高举红旗哟朝前迈。”


    “革命鲜花哟代代红。”


    “革命鲜花哟代代红。”


    “……”


    冯远听到歌声,身子轻轻晃了晃,忍不住跟着哼唱起来,眼里露出怀念的神色.


    他们这代人,对这样的老歌最有感情,听到歌声,就想起了年轻时的岁月。


    郎雪琴坐在沙发上,手里的水杯顿了顿,心里彻底没了之前的轻视.


    沙发和录音机加起来,至少得花两百多块钱,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王科宝能攒下这么多钱,说明他确实是个踏实过日子的人,之前是她看错了人。


    屋里的歌声轻轻回荡,晚辈们也没再坐着,纷纷起身往厨房走。


    冯麦冬和冯朝阳围在王科宝身边,一会儿问调馅的窍门,一会儿又说要学包饺子,冯春和则帮着擀饺子皮,冯镜先在一旁择菜、洗菜,厨房里很快就热闹起来,切菜声、说话声、笑声交织在一起,满是烟火气。


    里屋里渐渐安静下来,只剩下冯远和郎雪琴,两人没说话,就静静地听着录音机里的歌,偶尔交换一个眼神,心里都各有各的想法。


    冯远是欣慰女儿找到了好归宿,郎雪琴则是暗自庆幸,幸好当初没太反对这门婚事。


    厨房内,冯春和一边擀着饺子皮,一边抬头看向冯镜先,语气里带着点提醒:


    “镜先,按咱们家的规矩,复婚改口的时候,得给爸妈敬茶。等会儿吃饭前,你跟科宝一起给爸妈敬杯茶,算是正式认亲了,这样也显得你们懂事。”


    冯镜先手里的动作顿了顿,随即点了点头,语气肯定:


    “大哥,我知道,这事我早就记着了,等会儿包完饺子,我就跟科宝一起给爸妈敬茶,不会忘的。”


    冯朝阳在一旁听见了,忍不住开起了玩笑,朝着王科宝挤了挤眼睛:


    “姐夫,要是妈等会儿不喝你敬的茶,你可别难过啊,到时候把茶给我,我替妈喝,正好我也渴了。”


    “朝阳,别胡说。”


    冯镜先一听这话,立刻皱起眉头,严肃地制止了他,“妈怎么会不喝?你这孩子,说话没个正经,小心妈听见了不高兴。”


    冯朝阳吐了吐舌头,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地说:


    “姐,我就是活跃下气氛,我知道妈不是那样的人,你别生气嘛。”


    冯春和怕王科宝心里有压力,赶紧打圆场,朝着王科宝笑了笑:


    “科宝,你别跟朝阳一般见识,这孩子就是嘴碎,爱瞎开玩笑,你别往心里去。”


    “没事,大舅哥,我知道朝阳是闹着玩的,我没往心里去。”


    王科宝笑着摇了摇头,手里继续包着饺子,只是心里却悄悄紧了紧。


    其实他原本也不紧张,被这么一说,倒真有点担心郎雪琴不给面子。


    不过他心里也有谱:


    该做的礼节他都会做到,敬茶是应该的,可要是真遇到热脸贴冷屁股的事,他也不会上赶着讨好,毕竟人和人之间,得互相尊重才行。


    厨房里的烟火气越来越浓,炖着的红烧肘子飘出阵阵香味,和饺子馅的鲜香交织在一起,让人闻着就忍不住咽口水。


    冯镜先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心里满是暖意。


    这就是她想要的日子,有爱人在身边,有家人的陪伴,简单又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