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大便宜2?
作品:《重返1977:知青老婆供我上大学》 王科宝没再接话,脸上努力维持着平静,心里却忍不住吐槽:
这邻居也太会压价了吧?
这么好的沙发,看着就没怎么用过,30块钱也说得出口,也太黑了!
就在这时,他的目光扫过茶几,瞥见了放在桌角的那台旧录音机,眼睛一下子亮了。
这可是个好东西!
他连忙指着录音机,语气都比刚才激动了几分:“包阿姨,那这台录音机呢?您打算怎么处理呀?”
“这录音机啊,都用了四五年了,外壳都有点掉漆了。”
包秋荷看着录音机,语气里带着点怀念,“上午那个邻居也问过这个,好像说想出20块钱要,我当时也没跟他定下来。”
顿了顿,她又补充道:
“其他的家具他没看上,说家里用不上,你要是有看上的,随便挑,阿姨都给你算便宜点。”
“噢……”
王科宝心里又忍不住嘀咕:
怎么这么巧?
我看上的两样东西,他也都看上了?
这也太不凑巧了!
他之前去过老张店铺,知道这种款式的录音机,新的得150块钱,就算是用了几年的旧款,也得七八十块,现在才卖20块,简直跟白给一样便宜。
虽说用了几年,但只要能正常用,就没什么大问题,新款的也不过就是多了个自动翻面的功能,实在没必要为了这点功能多花那么多钱。
这么一想,他心里就更不甘心了。
这么好的机会,说啥也不能错过了。
“包阿姨,那您同意他出的价格了吗?”
他赶紧追问,生怕这两样东西已经被别人订走了,语气里都带着几分急切。
“还没呢。”
包秋荷摇了摇头,笑着说道,“当时就跟他说我得琢磨琢磨,没敢跟他定下来。主要是我也不懂这些东西现在的行情,怕卖亏了,也怕卖贵了坑了人家。”
王科宝心里一松,又接着问:“那您是觉得他给的价格太低,不合适吗?要是觉得低,咱还能再跟他商量商量。”
“倒也不是因为价格低。”
包秋荷摆了摆手,解释道,“这年头,这些旧家具、旧电器本来就不好卖,能卖点钱补贴家用就不错了,我也没指望能卖多高的价。主要是早上的时候急着去找我女儿,就没和邻居细聊,所以就没来得及定下来。”
王科宝一听这话,心里顿时有了主意,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说道:
“包阿姨,那您看这样行不行?这沙发和录音机,我出70块钱,您把这两样卖给我,您看成不成?我是真挺喜欢这两样东西的,买回来也能实实在在用上。”
“哦,你也喜欢这两个吗?”
包秋荷这才明白过来,刚才王科宝一直问东问西,原来是看上了沙发和录音机,她忍不住笑了起来,“我还以为你就随便看看呢,没想到你倒是挺有眼光的。”
“对,我想着这两样东西我都能用得上。”
王科宝连忙点头,眼神里满是期待,生怕包阿姨不同意,“沙发我放宿舍里,平时能坐能躺;录音机我想用来学英语,燕大的课程紧,用录音机听听课文,也能帮着记单词。”
“这有啥不行的!”
包秋荷笑得更开心了,语气特别爽快,“既然你能用得上,卖给你就卖给你,也算是物尽其用了。”
“不过话说回来,沙发她给30,录音机她给20,加起来也就50块钱,哪能要你70块?”
“不行不行,多出来的20块钱我可不能要,你挣钱也不容易,别跟阿姨客气。”
“包阿姨,您……您愿意卖给我了?”
王科宝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兴奋得声音都有点发颤,要知道,他刚才还在担心自己钱不够,买不到这两样东西呢。
“嗯,我愿意。”
包秋荷笑着点头,看着他这副激动的样子,觉得这小伙子特别实在,心里对他的好感又多了几分,“你这孩子实诚,阿姨信得过你,卖给你多少我都愿意。”
王科宝这下彻底乐坏了,连忙从口袋里掏出那仅有的30块钱,双手递到包秋荷面前,语气特别诚恳:
“包阿姨,实在不好意思,我今天身上就带了30块钱,钱不够。”
“您看能不能先收着这30块,算是定金,东西我先放您这儿,明天一早我就把剩下的40块钱送过来,到时候再把东西拉走?”
“您放心,我说话算话,绝对不会让您等久了!”
“嗨,科宝啊,你这孩子也太较真了。”
包秋荷满不在乎地摆摆手,笑着把钱接过来,又塞回他手里,“30块也行啊,多大点事儿。”
“阿姨还能信不过你吗?东西你啥时候有空啥时候来拉,钱也啥时候方便啥时候给,不用这么着急。”
“再说了,你帮了阿姨这么大的忙,就算少要你点钱,也是应该的,就当是阿姨谢谢你了。”
“那可绝对不行!”
王科宝的态度特别坚决,又把钱塞回包秋荷手里,语气也严肃了几分,“包阿姨,我知道您不差这几十块钱,也知道您是好心想帮我。”
“可做生意得讲规矩,说好多少钱就是多少钱,该给的钱一分都不能少,也不能拖。”
“我要是今天少给了钱,心里也不踏实。明天我一准把剩下的钱送过来,您就别跟我客气了!”
“好好好,听你的还不行嘛!”
包秋荷看着他这认真的样子,忍不住笑了,只好把钱收了起来,“你这孩子,还真是个倔脾气,不过我喜欢,实在!”
她心里对王科宝更有好感了,又忍不住替女儿惋惜。
这么好的小伙子,要是当初婉慧能跟他好好相处,说不定现在已经成了一家人了,多可惜啊。
把买东西的事儿敲定后,王科宝心里的石头总算是落了地,好奇心也上来了,便随口问道:
“包阿姨,您一直在漂亮国生活,不知道您在那边是做什么工作的呀?看你的条件,感觉您在那边过得挺不错的。”
“也没做什么大事,就是在唐人街开了家小小的苍蝇馆子,每天炒炒菜、招呼客人,混口饭吃罢了。”
包秋荷说得很低调,没提餐馆的规模和生意好坏,又笑着补充道,“哪像你们年轻人,在国内踏踏实实干活,搞建设、学知识,都是为国家做贡献的人,比我强多了。”
“包阿姨,您可别这么说!”
王科宝连忙反驳,语气特别认真,“您在国外开苍蝇馆子,那也是在宣传咱们华夏的饮食文化啊!”
“多少外国人都是通过吃中餐,才了解咱们中国的,这也是一种贡献。”
“而且您靠自己的双手打拼,不偷不抢,凭本事吃饭,这本身就是为国争光,跟我们在国内干活没什么不一样的,都特别了不起!”
“能听到你这么说,阿姨心里可真高兴。”
包秋荷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越跟王科宝聊天,越觉得这小伙子眼界开阔,说话也特别在理,不是那种鼠目寸光的人,确实是个不一般的年轻人,“要是婉慧也能像你这么懂事,我就放心了。”
两人又随便聊了几句家常,从生活馆的日常聊到唐人街的生活,气氛特别融洽。
王科宝看了看窗外,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便起身告辞:
“包阿姨,时间不早了,我也该回生活馆了,明天一早我再过来。”
“好,那你路上慢点,注意安全。”
包秋荷送他到门口,又叮嘱道,“明天要是冷,就多穿点衣服,别冻着了。”
“哎,知道了包阿姨,您放心吧。”
王科宝笑着应着,蹬上三轮车,开开心心地往生活馆去了。
一路上,他心里美滋滋的,嘴角都忍不住往上扬。
今天这可真是捡着大便宜了!
沙发和录音机加起来才70块,这要是换了别人,说不定得花两倍的钱才能买到,想想都觉得划算。
回到单位后,王科宝先回了宿舍,从床底下的箱子里摸出了最后一包香山烟。
前阵子忙着修改《牧马人》的剧本,经常通宵熬夜,实在困得不行,就靠抽烟提神,不知不觉就抽了不少,现在就只剩这一包了。
“科宝,你不是去帮那富婆家拉东西吗?怎么空着手回来了?三轮车也没装东西啊?”
李大爷正好从宿舍门口路过,看见他手里没提东西,三轮车也是空的,便停下脚步,好奇地问道。
“李大爷,今天没拉了,东西还放在包阿姨家呢。”王科宝一边说,一边从烟盒里抽出一根烟,递到李大爷面前,“明天我还得用一下三轮车,到时候再把东西拉回来。”
“科宝,你这孩子,跟大爷还这么客气干啥?” 三轮车你想用就用,不用这么见外。” 李大爷连忙推辞,不肯接烟。
王科宝硬把烟塞到了李大爷手里,摆了摆手,“大爷,回头聊,我还有点事,就先走了。”
看着王科宝这不见外的样子,李大爷也不再推辞,把烟揣进了口袋里。
他望着王科宝走进宿舍的背影,忍不住笑着跟旁边的同事念叨:“这孩子,不错,心眼实,热情,难得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