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骚动2?
作品:《重返1977:知青老婆供我上大学》 谭志学听到这话,眼神里先是闪过一丝惊讶,随后渐渐变得柔和,像是在细细琢磨这番话里的深意:“你说……她心里当真还惦记着我?”
“应该是吧。”
“不管怎么说,书是馆里的东西,该给的钱一分都不能少,您就别跟我客气了。” 王科宝怕自己话说得太满,万一不符合实际反而添乱,赶紧补充了一句,同时从口袋里掏出钱包。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死心眼?”谭志学笑着按住他掏钱的手,语气里多了几分认真,“上次若不是你从中开导,估计她还在茶不思饭不想呢。”
”这书虽不值什么钱,但也是我的一点心意,你要是不收,就是嫌我这心意太轻,不把我当长辈看了。”
王科宝见谭志学态度坚决,再推辞下去反倒显得生分,只好将书重新抱在怀里,挠了挠头,脸上露出几分不好意思的笑容:“那我就先收下您的心意了,谢谢您谭叔。”
”以后馆里要是有搬书、整理书架的活儿,您尽管叫我,我随叫随到。”
……
翌日,一早,天刚蒙蒙亮,王科宝就已经坐在了宿舍的书桌前。
桌上摊开着《中国话剧百年剧作选》,旁边摞着《牧马人》的原著和一叠厚厚的草稿纸,草稿纸上画满了人物关系图和剧情分幕构想,有的地方还被用红笔圈出来,标注着修改意见。
他盯着纸上“许灵均与秀芝初遇”的剧情片段,手里的铅笔转了一圈又一圈,眉头微微蹙着。
“砰”的一声,宿舍门被人从外面推开,司明远拎着一个油纸包快步走了进来,油纸包里的油条还冒着热气,香味瞬间弥漫了整个宿舍。
他一眼就看到了桌上的书籍和草稿纸,眼睛便被吸引了。
“科宝,你这是真把《牧马人》的改编工作提上日程了?我还以为你之前只是随口说说呢。”
“我可不是随口说说,这事儿得抓紧。”王科宝头也没抬,笔尖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因为改编成功,就能领到150元零花钱。
“科宝,我跟你说个事儿,保证你喜欢。”司明远把油纸包放在书桌一角,拉了把椅子在王科宝对面坐下
“你说吧,我听着呢。”王科宝的心思还全在剧本上,回答得有些敷衍,目光依旧停留在草稿纸上,琢磨着如何调整剧情节奏。
司明远却没在意他的态度,依旧兴致勃勃地追问:
“你说,咱们把《牧马人》改成舞台剧后,许灵均这个核心角色,到时候会让谁来演啊?”
“馆里这么多人,有没有你觉得合适的人选?”
王科宝这才停下笔,抬起头看了司明远一眼,忍不住笑了出来:
“我哪知道会让谁演?我的任务是怎么改好剧本,至于演员选拔,那是方老和徐馆长他们说了算,跟我可没关系。”
“那你觉得我怎么样?”
“你觉得我要是来演许灵均,能不能行?” 司明远赶紧抓住机会接话。
“你?”
“我觉得悬。”
“许灵均那角色,性格沉稳内敛,经历过不少磨难,眼神里都带着股沧桑感,话也不多。”
“你再看看你,整天就知道读书,跟许灵均的气质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 王科宝上下打量了司明远一番,随后摇了摇头,语气里带着几分调侃。
“我说的是真的。”
“去年歌舞组排《白毛女》的时候,演大春的同志突然生病来不了,还是我临时救场顶上的?”
”虽说当时紧张得忘过一句台词,但最后不也顺利演下来了?”
”还有前年市里的诗朗诵比赛,我不也拿了一等奖吗?”
”我可是有舞台经验的,不是那种一点基础都没有的新手。”司明远立刻收起脸上的笑容,亟不可待。
王科宝仔细回想了一下,还真有这么回事。
这么一想,王科宝便点了点头,语气也缓和了些:
“你这么一说,你确实挺不错的,至少舞台上一点都不怯场。”
听到这话,司明远顿时来了精神:
“那这么说,你觉得我还是有机会的?”
“等你把剧本交给方老的时候,能不能帮我在他面前提一句,推荐我试试许灵均这个角色?”
”要是真能选上,我请你去苍蝇馆子喝酒去。”
“喝酒没问题,不过你得先跟我说说,你到底为啥想饰演他?”
”总不能就因为你有过几次舞台经验吧?”王科宝挠了挠头,没有立刻答应,反而抛出了问题——他得弄清楚司明远的真实想法,要是只是一时兴起,那推荐了也没用。
“我给你说。”
“我跟许灵均一样,在遇到真正喜欢的人之前,都没谈过对象!这种情感上的空白,让我能更好地理解许灵均遇到秀芝时的那种心动和珍惜,演起来肯定能更有代入感!”司明远说道。
“不对啊。”
“许灵均是遇到秀芝之后就收获了幸福,有了自己的小家。“
“可你呢?到现在还是单身一人,比他可惨多了,这哪能一样啊?” 王科宝忍不住笑出了声,语气里带着几分打趣。
“所以我才想借着这个角色试试啊!”
“说不定演完这出戏,我还能沾沾角色的好运气,在现实里也遇到像秀芝那样好的姑娘呢。” 司明远的耳朵微微泛红,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你这想法也太天真了!“
“演戏归演戏,现实归现实,哪能混为一谈?“
”再说了,演情侣也不是真的谈恋爱,哪有什么运气可沾?”王科宝无奈地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我就是想找找那种心动的感觉嘛。”
“人家都说‘书中自有颜如玉’,可我读了这么多年书,也没遇到能让我心动的人。
“既然书里找不到,那不如借着演戏,走进故事里感受一下那种情感,说不定还能从中找到点灵感,在现实里遇到合适的人呢。” 司明远挠了挠头说道。
“什么找灵感,我看你就是看了《牧马人》之后,被许灵均和秀芝之间的感情打动了,自己也想找个对象了吧?”
王科宝一眼就看穿了司明远的小心思,毫不留情地戳破了他的“借口”。
“你这话也太直接了!”
“不过你还真说对了。”
“我看完《牧马人》之后,特别羡慕许灵均和秀芝的生活,两个人在草原上相互扶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虽然日子过得简单,却特别踏实幸福。”
“我也想有这样的生活,所以才想试试这个角色,感受一下这种情感。” 司明远的脸瞬间变得更红了,像是被煮熟的虾子,他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脸,嘿嘿笑了两声。
“可光有这份羡慕还不够啊。”
“要是都是单身就能演好许灵均,那馆里没对象的人多了去了,凭啥偏偏推荐你?你得拿出更有说服力的理由才行。” 王科宝摇了摇头,理性的说道。
“我还有别的理由。你等我想想。”
“我跟许灵均一样,都经历过‘改造’!这总该是我独有的优势了吧?”司明远不死心,又急忙补充。
“什么?”
“你可别在这凑数了。”
“你家地主,不是改造。”
“你哪来的改造经历啊?” 王科宝愣了一下,随即忍不住笑了起来,语气里带着几分疑惑。
“我是被老师‘改造’。”
“我从小就喜欢诗词歌赋,一看到那些对仗工整、意境优美的诗句,就挪不开眼。”
“可对数理化呢,我是一点兴趣都没有,上课的时候,老师在上面讲函数、讲公式,我在下面偷偷背唐诗宋词,好几次都被老师抓了现行。”
“老师为了让我改正偏科的毛病,没少找我谈话,还让我写过好几份百字检查,这不就是对我的‘改造’嘛。” 司明远有些尴尬地笑了笑,连忙解释道。
“那看来你这也没成功啊。”
“你数学和历史偏科这么厉害,属于改造失败。”
“让你做个数学题,能纠下大片头发;可让你背一首陌生的诗,你读个两三遍就能记住,这哪能叫改造啊。”
司明远被说得哑口无言,张了张嘴想反驳,却发现找不到合适的话,只好不再绕圈子,眼神恳切地看着王科宝,语气里带着几分恳求:
“好了好了,不跟你扯这些有的没的了,科宝,你就直接说,到底帮不帮我这个忙,在方老面前给我说清?”
“你不要着急啊。我又没说不帮你。”
“不过我得跟你说清楚,我只能在方老面前帮你提一句,把你的想法和之前的舞台表现跟他说说。”
“至于最终能不能选上,那得看馆里的综合考量,我可做不了主,你可别到时候没选上,反过来怪我。” 王科宝见司明远这副模样,也不忍心再逗他,便松了口。
其实王科宝心里也在暗暗琢磨,生活馆的舞台剧都是内部选拔,如果加上自己的说辞,司明远不定还真有机会拿下这个角色。
因为生活馆毕竟不是专业剧团的水准,对演员的要求不会那么苛刻。
而司明远声音条件好,又有过舞台经验,只要在试镜的时候好好表现,说不定还真有机会拿下这个角色。
“好的,好的。”
“你只要你肯帮忙就好,剩下的我自己去跟方老沟通,就算最后没选上,我也不会怪你的。” 司明远连忙点头。
“行,那到时候我就帮帮你。”
“要是真能选上,可别只请我喝酒,我得把我对象也带上,咱们找个像样的饭馆,好好吃一顿庆祝庆祝。” 王科宝答应下来,又不忘提醒他。
“好的,不就是多双筷子的事情嘛!”司明远一口答应下来。
两人又聊了几句剧本的细节,司明远见王科宝还要修改剧本,便离开了。
王科宝重新拿起稿子,却不是为了琢磨剧本。
而是他得为周一(明天)的座谈会做准备。
听说这次座谈会会有市里几所中学的学生参加,到时候肯定会有人提问,比如 “舞台剧结构怎么设计”
“如何把握人物情感” 之类的问题。
王科宝一想到要在这么多人面前说话,就觉得脑袋疼,只能现在多抱抱佛脚,到时候随机应变了。
周一早上,冯家的厨房里飘着米粥的香味。
郎雪琴把最后一盘拌黄瓜端上桌,看了看墙上的挂钟,已经7点半了,儿子冯麦冬还坐在桌边慢悠悠地剥着鸡蛋,一点没要出门的意思,便忍不住催道:
“麦冬,都7点半了,你怎么还不去上学?再不走该迟到了,老师又该找家长了。”
冯麦冬抬起头,嘴里还嚼着鸡蛋,含糊不清地说:
“妈,今天放假。老师说要组织我们去听的座谈会,不用去学校。”
“哦,原来是这样啊。”
郎雪琴这才反应过来,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你看我这记性,昨天你跟我说过,我怎么就忘了呢。
“生活馆离有点远,一个小时车程,你多喝碗粥,别一会儿饿肚子了。”
“嗯。” 冯麦冬点了点头。
其实他一开始并不想去。
听座谈会多无聊啊,还不如在家看小说。
可后来一想到是关于《牧马人》的,他又改了主意。
那本书他看了三遍,许灵均和秀芝的故事,他到现在还能背下来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