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哭什么2?

作品:《重返1977:知青老婆供我上大学

    不管是小说还是戏曲,他都能说出些独到的见解,便顺着他的话追问:“那你觉得这部剧最出彩的地方在哪?我今天光顾着跟着看剧情,还没好好琢磨这些细节。”


    中天停下脚步,皱着眉想了几秒,梳理了思路,随即语气坚定地说:


    “最让我佩服的,是它敢说真话,敢戳破那些装腔作势的假面孔。”


    “你看剧里那些人,汉奸李四明明是为了自己能苟活,想靠着日军捞好处,却天天把‘为皇军、为和平’挂在嘴边,说得比谁都好听;”


    “日军小队长明明是为了掠夺粮食和资源,却装成‘安抚村民’的样子,烧了人家的房子还理直气壮地说‘是为了清除反抗分子’。”


    “这些事,当年乡亲们心里都清楚,可没人敢明着说,怕被抓去坐牢,怕连累家人。”


    “可这部剧就敢明明白白地演出来,还演得这么透彻,这么解气。”


    ”我最看不惯的就是这种装腔作势的人,今天看他们被揭露得这么厉害,心里别提多痛快了!”


    “说得太对了!” 王科宝忍不住朝中天竖起了大拇指,非常赞同。”


    “你这话说得实在,也真敢说。”


    ”换作别人,说不定还会顾虑这顾虑那,怕话说得太直招人不高兴,哪有你这么直爽,有什么就说什么。”


    站在一旁的冯镜先轻轻拉了拉王科宝的袖子,眼神往周围扫了扫,才小声开口:


    “这话要是在早几年……可不敢这么大声说。”


    “那时候看个戏,都得琢磨着里面有没有啥‘讲究’,生怕说错话。”


    “现在能安安稳稳看场戏,还能随便聊聊喜欢不喜欢,真是不一样了。”


    她又抬眼看向中天:“不过今天这戏是真好看,尤其是最后乡亲们把红旗插在村口的时候,我眼泪都快出来了。”


    “以前听家里老人讲过地道战的事儿,今天在舞台上看着,就跟真的一样。”


    “有啥不敢说的?” 中天笑了笑,语气坦然。


    “现在日子不一样了,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实话实说有啥怕的?”


    “再说这《地道战》演的是咱先辈的事儿,夸两句它实在,难道还能错了?”


    王科宝也跟着点头:“就是!以后要是还有这样的戏,咱们还一起来看,到时候再好好聊聊,多痛快!”


    冯镜先听着,也忍不住笑了,轻轻点了点头。


    “好样的!”王科宝在心里暗暗称赞,觉得中天不愧是未来的大教授、文坛大家。


    这大腿是抱定了。


    往后不仅能和中天一起聊舞台剧,还能听他现场讲《品三国》。


    何其美哉。


    又聊了几句,三人准备分别。


    路上,王科宝忍不住提醒她:“镜先,你今天出来的时候,阿姨是不是还在气头上?,是你气她了?”


    ”我看她是不是还是对我不感冒?有什么好办法吗?“


    冯镜先轻轻叹了口气,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


    “我也没办法。”


    “以前总想着让着她,她说什么就是什么,怕她生气,怕她担心。”


    ”可越让她越觉得我没主见,什么事都要替我做主,连我喜欢什么、想做什么都不管。”


    ”其实我知道她是为我好,怕我走弯路,怕我以后吃苦。”


    ”可有些事我有自己的想法,总不能一直顺着她的意思来,不然我这辈子都得活在她的安排里,多没意思啊。”


    ”没事,等他气多了,她慢慢也就知道我不是随口说说,不是一时兴起,说不定就慢慢接受了。”


    “行吧。”


    “那你今天还是早点回去吧。”


    “别真把阿姨气坏了,她年纪也不小了,气坏了身体可不好。


    “再说了,以后我们复婚后,她要是觉得是我撺掇你跟她作对,到时候记恨我,我可就说不清了。” 王科宝皱了皱眉,叮嘱道。


    冯镜先被他逗得忍不住笑了,点了点头:“我知道了,你放心吧。”


    “我回去会好好跟她说话,不跟她吵架,慢慢跟她解释,她会明白的。”


    两人走到校门口,又站着说了几句道别话,王科宝和冯镜分别上了公交车。


    不过他没打算直接回单位,而是想去市区的新华书店看看,说不定能找到些舞台剧编排、剧本写作相关的书,正好补上今天落下的“功课”,也能让自己对舞台剧多些了解。


    半个小时后。


    王科宝下了车,顺着熟悉的街道往新华书店走,路上还买了个烤红薯,香甜。


    刚推开书店的玻璃门,就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喊他的名字。


    “王科宝?真是你啊!好久没见你了,你怎么来了?”


    王科宝抬头一看,原来是书店的店长、谭编辑的父亲谭志学。


    上次他来书店买书,还是忙着准备高考,已经快两个月没来了。


    他没想到谭志学还记得自己,连忙走上前,笑着打招呼:“谭叔,是我。”


    “最近一直忙着准备高考,没顾得上过来,算下来确实快俩月没见您了。”


    谭志学拉着他的胳膊,上下打量了他一番:“我听婉慧说,你前段时间参加今年高考了?考得怎么样?有没有把握考上心仪的学校?”


    “还行,挺顺利的。” 王科宝点了点头,语气很平淡,没有丝毫炫耀的意思。


    要是换作以前,考上燕大这么大的事,他早就忍不住跟身边的人挨个说了,可两世为人,反而觉得没必要张扬。


    “已经收到燕大的录取通知书了。”


    “燕大?” 谭志学觉得不可思议。


    “好家伙!婉慧果然慧眼识珠。”


    ”之前她就跟我说,你学习特别认真,小说也写的好,有文采,肯定能考上好大学,没想到真让她说中了,还是燕大!”


    “谭编辑?” 王科宝愣了一下,心里满是疑惑。


    谭婉慧怎么会跟谭志学提起自己?


    他记得之前和谭婉慧聊天时,大多是聊书中的情节,很少提学习的事,难道她早就知道自己在准备高考?


    谭志学像是意识到自己说多了,连忙摆了摆手,含糊地说:


    “没什么没什么,就是婉慧偶尔跟我提起你,说你是个踏实的孩子。”


    可他说这话时,眼眶却悄悄红了,还下意识地别过脸,用手背擦了擦眼角。


    “谭叔,需要帮忙吗?”


    “你怎么了?是不是出什么事了?您要是有难处,跟我说,说不定我能帮上点忙。王科宝更纳闷了,连忙追问。”


    “没事,我就是……” 谭志学转过身,深吸了一口气,声音有些哽咽,“我就是想谢谢你,科宝。


    “真的,太谢谢你了。”


    “?”


    “谭叔,我最近也没帮您做过什么事啊,您谢我干什么?” 王科宝彻底糊涂了,他挠了挠头,一脸不解地说。


    “你帮了婉慧啊!” 谭志学的情绪渐渐平复了些,他看着王科宝,语气诚恳地解释道,“你之前写的那本《牧马人》,里面主角老许的处境,跟婉慧太像了。”


    “你不知道,婉慧她妈妈一直在国外,我们很早之前就离婚了,婉慧从小跟着我过。”


    ”两个月前,她妈妈突然联系婉慧,让她去国外,说能给她安排好学校、好工作,还能让她过好日子,婉慧这孩子就一直纠结,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不知道该选哪边。


    ”说实话,我私心是希望她留下的,咱们国家现在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她留在国内,不管做什么,都是为国家出力,也能留在我身边。”


    “可我又怕耽误她,不敢跟她说我的想法,只能看着她愁眉苦脸的。”


    ”前阵子她突然跟我说,决定留在国内了,还说都是因为你跟她聊许灵均的选择,让她想明白了。


    所以我得好好谢谢你,要是没有你,婉慧说不定真就去国外了。”


    王科宝这才恍然大悟。


    难怪之前谭婉慧总找他聊天,每次都问他:


    “要是许灵均面临这样的选择,你是留在国内还是和他父亲去国外?”


    “你觉得许灵均为什么愿意留在草原?”


    原来她是在借着书中的角色,问自己的心事。


    当时他还以为谭婉慧只是对《牧马人》的情节感兴趣,没想到是在跟自己倾诉纠结,而自己那些随口的分析,竟然帮她做了决定。


    “谭叔,您别这么客气。”


    “我也没特意开导谭编辑,就是跟她聊了聊我对许灵均这个角色的理解,说了些我自己的看法而已。”


    ”谭编辑能做出决定,主要还是她自己想明白了,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跟我没多大关系。” 王科宝连忙说。


    “不管怎么说,你都是帮了大忙了。” 谭志学拍了拍王科宝的肩膀,脸上露出了真切的笑容,话锋一转,“对了,你今天来书店,是不是想买书?想看哪方面的,我帮你找找。”


    “是啊谭叔。”


    “我想找几本舞台剧相关的书,比如讲舞台剧编排技巧、剧本结构设计的,还有经典舞台剧剧本集也成,您知道这些书放在哪吗?” 王科宝终于想起了自己来的目的,连忙点头。


    谭志学朝着书店后方指了指,笑着说:“巧了,舞台剧类的书上周刚整理过,都放在最后排的书架那儿,你往那边走,倒数第二个书柜全是,有国内的经典剧本,也有国外的编排理论,还有几本讲舞台灯光、服装设计的,你慢慢挑,有不懂的就喊我。”


    “谢谢谭叔!” 王科宝连忙道谢,说完就朝着谭志学指的方向走去。


    书店里很安静,只有书页翻动的沙沙声和偶尔响起的轻声询问。


    他看着一排排整齐的书,心里顿时踏实了不少。


    看来今天总能找到几本有用的书,也不算白来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