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品三国2

作品:《重返1977:知青老婆供我上大学

    没走多久,两人就到了学校旁边的燕大舞台社。


    舞台社门口挂着两盏红灯笼,灯笼上写着“燕大舞台社”五个字,看着格外热闹。


    门口的桌子上摆着售票的牌子,旁边还放着一摞宣传页,上面印着剧目的简介和演员名单。


    学生社团的门票很便宜,一张只要一毛五,比外面的剧院便宜多了,普通人也能消费得起,所以来的人还不少,门口已经排起了小长队。


    舞台社门口的黑板上,用白色粉笔工工整整写着下午的两场戏:


    下午两点开演的《高考后的知青》;


    还有下午三点半开演的《地道战》。


    旁边还简单写了两句剧情简介。


    《高考后的知青》讲的是燕大荒知青恢复高考后追梦的故事。


    《地道战》则是一部讲述抗日战争,智慧人们用地道斗争的故事。


    “科宝,我想看《高考后的知青》,杨玲之前跟我说过这部剧,说里面有句特别好的台词,特别打动人,我一直想听听到底是什么样的,也想看看知青们为了梦想努力的样子。”


    冯镜先盯着黑板上的剧目,期待着说道。


    “什么台词啊?这么让你惦记,跟我说说呗,我也好奇。”王科宝没听过这两部剧的名字,对他来说,看哪部都一样,只要能陪在冯镜先身边,跟她一起做喜欢的事,他就觉得很开心,也很满足。


    “杨玲说,这部剧讲的是燕大的知青们,在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后,为了争取读书的机会,克服了各种困难。”


    “有的偷偷复习,被队长发现了还不放弃;有的为了凑齐复习资料,跑了几十里路去借书;还有的因为家里反对,偷偷离家去考试……”


    “里面还有一句台词是‘高考是人才选拔的重要途径,但恢复高考却是打破思想枷锁、重塑社会价值体系的里程碑,意义更为深远。’。”


    “科宝,你说这话是不是特别对?”


    ”恢复高考对我们这代人来说,真的是这辈子最要紧的一件事了。”


    ”要是没有恢复高考,咱们现在还不知道在干什么呢。


    ”你可能还在生活馆工作一辈子;”


    “我说不定也在图书馆看书一辈子。”


    “不然,哪能有机会来燕大读书,还能认识你,跟你一起看舞台剧?” 冯镜先越说越激动。


    “对!”王科宝听了也深有感触,忍不住点头附和,眼眶都有点发热,语气也变得沉重起来,“是啊,恢复高考就是咱们这代人的机遇,是改变命运的转折点。”


    “哎呀,你看现在都两点半了,《高考后的知青》肯定已经开演好一会儿了,咱们赶不上了,说不定都演到一半了。”冯镜先突然看了下时间,脸上顿时露出失落的表情。


    “没关系,赶不上就赶不上,咱们看三点半那场《地道战》。这部剧应该也精彩。”王科宝赶紧安慰她,伸手轻轻揉了揉她的头发,语气温柔,“而且以后还有机会,等下次咱们早点来,提前打听好开演时间,一定能看上《高考后的知青》,到时候咱们还能早点来,占个前排的位置,看得更清楚。”


    “嗯,也行,那下次有机会咱们再来看《高考后的知青。”冯镜先很快调整好了情绪,点点头,脸上又重新露出了笑容,拉着王科宝的手往售票桌走去。


    “那咱们赶紧买票吧,别等下连《地道战》的票都没了,要是那样,咱们今天就白跑一趟了。”


    就在这时,一个有些熟悉的声音从旁边传来,带着点不确定的语气,还有几分惊喜:


    “王……王科宝同志?请问你是王科宝同志吧?你还记得我吗?”


    王科宝顺着声音抬头一看,只见一个身材高大,高眉骨,穿着蓝色中山装的男人正看着自己,眉眼间有点眼熟,可一时想不起来名字。


    他仔细打量了几秒后,突然反应过来,赶紧笑着说:“你是中……中天同志?好久不见啊!真没想到能在这儿碰到你,太巧了!”


    “是啊,我就是中天!”中天说着一口带着长沙口音的普通话,语气里满是惊喜,快步走到王科宝面前。


    “刚才我就觉得你眼熟,可又不敢确定,怕认错人闹笑话,没想到还真的是你!真是太有缘了!”


    “我也没想到能在这儿碰到你,我还以为上次见面后,咱们就再也见不到了呢。”


    王科宝也挺惊讶,他之前跟中天只是在高考当天见过面,并且对方问了一个关于唐宋八大家的问题。


    “你怎么会在这里?也是来燕大办事的吗?”


    “我今年被燕大历史系录取了,这不刚拿到录取通知书没几天,就想着先来学校转转,熟悉熟悉环境,顺便看看学校里的社团活动。”


    “王同志你考上燕大什么专业了?”


    ”上次跟你聊天,问你唐宋八大家的事,你答得头头是道,条理特别清晰,我就觉得你肯定是个有学问的人,考上燕大一点都不意外。” 中天笑着解释,又上下打量了王科宝一番,眼神里满是赞赏。


    “嗯,我是中文系。” 王科宝老实地回答,语气里带着点不好意思,被中天这么夸,他还有点腼腆。


    “中文系?” 中天眼睛一亮,立刻对着王科宝竖了个大拇指。


    “王同志,你可真厉害!中文系可是燕大的王牌专业之一,能考上中文系的都是有真才实学的人,以后肯定有栋梁之材!”


    “你客气了,我也就是运气好,刚好考上了而已。” 王科宝赶紧摆手,脸上露出谦虚的笑容,不想显得太骄傲。


    中天这才注意到王科宝身边的冯镜先,于是好奇地问:“王同志,这位是?看着跟你关系很好,是你的同学吗?”


    “这是我对象冯镜先,她也在燕大读书。” 王科宝赶紧介绍,语气里带着点骄傲,看向冯镜先的眼神也满是温柔,还轻轻握了握她的手。


    “哎呀,王同志你可真有福气!”


    “冯同志你好,很高兴认识你。”


    ”你长得真漂亮,跟王同志特别般配!” 中天性格直爽,有什么说什么,毫不掩饰自己的羡慕之情,对着冯镜先笑了笑,语气真诚。


    “你好,我也很高兴认识你。” 冯镜先被中天说得有些害羞,赶紧低下头,脸颊微微泛红。


    “你们也是来舞台社看《地道战》的吗?”


    “我刚才看了剧情简介,觉得这部剧应该挺有意思的,就打算看这场。” 中天指了指黑板上的剧目,好奇地问。


    “对,我们本来想看《高考后的知青》,结果来晚了,没赶上开场,就只能看这场了。” 王科宝点点头,如实回答,语气里还有点小小的遗憾。


    “太巧了!我也是来看这场的!”


    “看来我跟王同志真是有缘,不光能在燕大碰到,连看的舞台剧都一样!这就是缘分啊!” 中天笑着说道。


    “既然这么有缘,那咱们就一起进去看吧,人多也热闹。”


    王科宝觉得中天这人挺实在,说话也直爽,而且他的长沙口音听起来很有意思,跟他一起看舞台剧剧应该也挺热闹,不会觉得无聊。


    就在这时,舞台社的工作人员拿着扩音喇叭走了出来,对着排队的观众喊:


    “要看《地道战》的同志们,麻烦抓紧时间检票了,还有十分钟就要开演了,大家有序排队,不要拥挤!”


    三人听见喊声,赶紧跟着队伍往舞台社里面走。


    走在路上,王科宝凑到中天身边,小声问:


    “中天同志,你被录取的是历史专业,是不是对中国历史特别了解啊?”


    ”我平时也喜欢看历史书,就是很多地方理解得不深,想跟你多请教请教。”


    “还行吧,也就是略懂一些。”


    “我从小就喜欢看历史书,对各个朝代的历史都有点研究。”


    ”尤其是明清和三国这段,看的书比较多,了解得能稍微深入点。” 中天谦虚地笑了笑,没有夸大自己的能力。


    “那太好了!” 王科宝眼睛一亮。


    “我一直对三国那段历史特别感兴趣,觉得里面的人物和故事都特别精彩,就是很多细节不太清楚。以后有机会的话,我想听听你讲《品三国》,可以吗?”


    “《品三国》?”


    “行啊,没问题!”


    “等开学了,我们好好聊聊。” 中天愣了一下,挠了挠头,随即笑着点头,语气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