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这天下,换个下法

作品:《大周悍卒:镇北将军家的女婿我当定了

    柳清歌抱着那厚厚一叠卷宗,走出了紫宸殿。


    她的脚步很稳,每一步都踩得结结实实,就像她此刻的心。


    “朕不要审案,那太慢了。”


    “朕的刀,是用来杀人的,不是讲道理的。”


    陛下的这两句话,一直在她脑海里回响。


    她没有回自己的首辅官署,而是直接回了柳家旧宅。


    自从叶凡将这座宅邸重新赐还给她,她便搬了回来,却只住在一间偏僻的小院里。


    宅子太大,太空,走在里面,总能听到空荡荡的回响,像无数冤魂的叹息。


    她遣退了所有下人,独自一人走进了那间尘封已久的书房。


    这里,是她父亲柳文渊曾经的书房。


    她推开门,一股陈旧的墨香和书卷的霉味扑面而来。


    她走到墙边,揭开一张巨大的防尘布,露出了下面一幅同样巨大的,不输给紫宸殿那幅的大夏舆图。


    她将那叠卷宗,重重地放在了父亲曾用过的书案上。


    河东裴氏。


    范阳卢氏。


    青州李氏。


    ……


    一个个显赫了数百年的姓氏,此刻变成了一叠叠记录着罪恶的纸张。


    柳清歌伸出手,轻轻抚摸着舆图上那些熟悉的地名。


    河东、范阳、青州、荥阳……这些世家大族盘踞的地方,像一颗颗毒瘤,遍布在大夏的躯体上。


    只动用锦衣卫?


    陆文昭手下的鹰犬再厉害,也只能抓人,杀人。


    他们冲进一座城,可以把一个家族连根拔起。


    可他们控制不了一座城。


    一旦这些根深蒂固的世家决意反抗,他们手下的私兵、门客,勾连的地方官府,足以掀起一场场动乱。


    一处动乱,可以镇压。


    若天下数十处同时起火呢?


    大夏这个刚刚站起来的巨人,会瞬间被烈火吞噬。


    柳清歌的目光,在舆图上缓缓移动,最后,停在了北方的草原和幽州。


    那里,驻扎着大夏最精锐的二十万大军。


    镇北军和镇南军。


    是陛下起家的班底,是百战余生的狼群,他们的忠诚,毋庸置疑。


    军改之后,这两支大军的统领之位,暂时空悬。


    陛下说,等刀磨好了,自然有仗给他们打。


    柳清歌的眼睛,慢慢亮了起来。


    她仿佛看到,那二十万蛰伏在草原上的铁骑,化作无数道黑色的溪流,无声无息地,顺着舆图上的山川河道,渗入大夏的腹心。


    一个大胆到近乎疯狂的计划,在她脑中迅速成型。


    她猛地转身,走到书案前,铺开一张空白的宣纸,提起笔。


    笔尖饱蘸浓墨,在纸上飞快地移动着。


    路线、时间、伪装、兵力、粮草、将领……


    一个个关键的节点,被她用清秀却又带着杀伐之气的字迹,一一罗列。


    这一夜,柳府书房的灯,亮了整整一夜。


    ……


    第二天,清晨。


    当第一缕阳光照进紫宸殿时,柳清歌已经一身首辅朝服,静候在殿外。


    她的脸色有些苍白,眼下带着淡淡的青黑,可那双眼睛,却亮得吓人。


    叶凡似乎早就料到她会来,直接让人将她领了进去。


    殿内,只有叶凡一个人,正在那幅巨大的舆图前,用一支朱砂笔圈点着什么。


    “想了一夜?”叶凡头也没回,继续在舆图上画着。


    “回陛下,臣有了一个法子。”


    柳清歌走到御案前,将一份写满了字的奏折,双手呈上。


    叶凡放下笔,转过身,接过奏折,却没有立刻打开。


    “说来听听。”


    “清洗一地,锦衣卫足矣。”柳清歌的声音,没有丝毫波澜,“但要同时清洗天下,稳住大夏,则需利刃与铁腕,双管齐下。”


    叶凡做了个“继续”的手势。


    “臣请陛下,下旨。”柳清歌微微躬身,“以‘边军换防,入京受赏’为名。”


    叶凡的眉毛挑了一下。


    “将镇北、镇南二军,合计二十万大军,化整为零。以千人为一队,百人为一股,伪装成押送粮草的队伍、回乡探亲的士兵、南下经商的马队……分三百条不同的路线,秘密南下。”


    她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清晰得可怕。


    “臣已在舆图上,为每一支队伍,都规划好了行军路线和潜伏地点。


    他们将在一个月内,神不知鬼不觉地,抵达河东、青州、范阳等三十七个郡县之外。”


    “他们就像一张大网,在水面之下,悄然张开。”


    叶凡走到舆图前,目光随着柳清歌的叙述,在那复杂的路线上移动。


    柳清歌继续说道:“待各路兵马就位,锦衣卫再动手。陆文昭的刀,负责斩断毒瘤的根。而这二十万大军,则负责在根被斩断的瞬间,彻底接管城池,封锁府库,弹压一切可能出现的反抗。”


    “军队入城的同时,我们安插在各衙门里的三百幽州学子,将手持陛下您的委任状,在军队的保护下,第一时间接管所有官印、账册。让地方官府,在一夜之间,换上我们的人。”


    “如此,抓人,接管,安抚,一气呵成。那些世家,连一丝反抗的浪花都掀不起来。”


    叶凡听完,久久没有说话。


    他只是看着舆图,看着那三百条纵横交错的红线,它们像一张细密而又致命的蛛网,将所有目标都笼罩其中。


    过了许久,他才转过头,看着柳清歌。


    “二十万大军的调动,粮草如何解决?这么大的动静,如何保证消息不泄露?”


    “粮草,”柳清歌的嘴角,勾起一抹弧度,“苏尚书已经把各地的粮仓都快堆满了。


    以‘平抑粮价’为名,从京城和幽州调粮至各地,再正常不过。此事,交给苏尚-书去办,没人会怀疑。”


    “至于消息,”她顿了顿,“军令,将由臣亲自草拟,不经兵部。由锦衣卫的校尉,直接送达镇北、镇南二军的各位副将手中。


    他们都是跟随陛下您从幽州杀出来的老人,他们只认陛下的虎符和锦衣卫的腰牌。”


    叶凡看着她,终于笑了。


    他走上前,拍了拍柳清歌的肩膀。


    “好,好一个‘瞒天过海,暗度陈仓’。”


    他转身,从御案的龙纹暗格里,取出半块虎符。


    他将那半块沉重的,象征着大夏最高兵权的虎符,放到了柳清歌的手中。


    “此事,由你全权节制。”


    “兵部,户部,锦衣卫,连同这二十万大军,皆听你调遣。”


    “朕,只要一个结果。”


    这份信任,重如泰山。


    柳清歌紧紧握住手中冰冷的虎符,她能感受到上面那只猛虎的纹路,硌得她手心生疼。


    “臣,遵旨。”


    她没有再说任何一个字,躬身一拜,转身朝着殿外走去。


    当她手握虎符,重新站在紫宸殿外的阳光下时,只觉得这天下的格局,似乎都在自己的一念之间。


    她知道,陛下将最锋利的刀,交给了她。


    现在,是时候,让那些自以为是的世家大族们看看,这天下,究竟是谁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