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吃饱了?那就该换换刀把子了

作品:《大周悍卒:镇北将军家的女婿我当定了

    金銮殿上,香气四溢。


    刚才还跪在地上,痛陈“妖物误国”的农学世家老臣,此刻正偷偷咽着口水,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御厨端上来的盘子。


    盘子里,金黄的烤红薯,冒着热气,蜜糖一样的油脂从裂开的表皮渗出来。


    “吃啊。”


    叶凡坐在龙椅上,自己先拿起一块烤红薯,咬了一大口。


    百官们你看我,我看你,最后目光都落在了那个老农官身上。


    老农官一咬牙,心一横,上前抓起一个蒸土豆,塞进嘴里。


    他闭上眼睛,像是等着毒发身亡。


    可等了半天,等来的不是腹中绞痛,而是一种从未有过的,绵软香甜的口感。


    他猛地睁开眼,三两口就把一个拳头大的土豆吞下肚,然后又伸手抓向另一个。


    有了第一个带头的,剩下的人再也绷不住了。


    一个个文质彬彬的朝臣,此刻也顾不上什么仪态,纷纷上前,抓起土豆红薯就往嘴里塞。


    “唔……好吃!”


    “这东西,竟如此香甜!”


    整个金銮殿,从一个庄严肃穆的朝堂,变成了一个大型的自助餐现场。


    幽州系的官员,倒是比较平静,毕竟他们早就知道这些事何物了。


    半刻钟后。


    “吃饱了?”


    叶凡问道。


    没人回答。


    “看来是吃饱了。”


    叶凡站起身,目光扫过王奎、张成、周立三人,“你们三个,留下。其余人,退朝。”


    百官如蒙大赦,一个个抹着嘴,躬身退下。


    那个老农官走在最后,手里还偷偷揣了两个土豆,像是揣着什么传家宝。


    很快,空旷的大殿里,只剩下叶凡和三位身披铠甲的大将。


    叶凡走到那副巨大的舆图前,背对着他们。


    “大夏如今,有五十万大军,听着不少,可朕觉得。需要对大夏的现有军队,进行改编。”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回响。


    “朕决定,重整全国兵马,设五大军区。”


    此言一出,三位大将的呼吸,同时一滞。


    这是要对整个军队,动一次大手术!


    “神京及周边,设‘羽林军’,十万人。拱卫京畿,为朕的亲军。”叶凡的笔,点在神京的位置。


    他看向王奎。


    “王奎。”


    “末将在!”王奎挺直了腰板。


    “羽林军,朕交给你。朕的身家性命,神京的安危,都在你手上。你敢不敢接?”


    王奎的脸瞬间涨红,他重重一捶胸甲,发出“咚”的一声闷响。


    “陛下看得起末将!末将就是把脑袋拧下来当夜壶,也绝不让任何一个贼人,靠近神京半步!”


    叶凡点了点头,笔尖向东移动,划过沿海的州郡。


    “东部设‘镇东军’,十万人。守我海疆,目前将领暂缺容后安排。”


    他看向张成。


    “南部设镇南军,十万人。镇守镇越关,震慑大越。”


    “张成。”


    “末将在。”张成上前一步,躬身行礼。


    “镇南军,朕交给你了,南边的门户,就由你来守护。”


    张成没有王奎那般激动,他只是沉稳地抬起头,眼神里满是坚毅。


    “陛下放心,有臣在,南边乱不了。”


    叶凡的笔,又转向了西部。


    “西部边陲,设‘镇西军’,十万人。驻守玉门关,震慑大齐。”


    他看向周立。


    “周立。”


    “末将在。”


    “镇西军,朕交给你。西边的门户,不能有半点闪失。”


    周立的脸上,看不出太多表情,他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


    “末将,领命。”


    三个最重要的位置,瞬间尘埃落定。


    王奎心里正激动,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


    “陛下,那……那还有咱们老家的镇北军呢?”


    叶凡的笔,在舆图的南方和北方,分别画了两个圈。


    “镇北军,十万人。统领之位,暂时空悬。”


    他放下笔,看着三人疑惑的眼神,笑了笑。


    “朕的刀,还不够快。”


    “等刀磨好了,自然有仗给他们打,也自然会有统领。”


    三人心中一凛,瞬间明白了叶凡的意思。


    这两支大军,是为即将到来的大清洗准备的!


    “此次军改,不光是设军区,换统领。”叶凡的声音,冷了下来。


    “凡五十万大军,所有兵员,重新登记造册。所有百夫长以上将领,全部来神京述职,接受考核。”


    “考核不过者,回家种地。”


    “兵甲、军械、粮草,由兵部和户部统一调拨,绕过地方。任何将领,不得私设府库,不得私养亲兵。”


    这一条条,一道道,就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子,直接捅进了大夏军队现有体系的心脏。


    “末将等,遵旨!”


    三人齐声应道,声音在大殿里回荡。


    他们知道,从今天起,大夏的天,要变了。


    ……


    三日后。


    数道加急的军令,从神京发出,八百里加急,送往全国各地。


    《大夏军队整编令》的邸报,勒令世家不准持有私兵,也被快马送往各州府衙门,张贴在城门口最显眼的位置。


    一时间,整个大夏,都为之震动。


    青州,李府。


    家主李承,看着邸报上那一条条刺眼的条款,手里的茶杯,“啪”地一声摔在地上。


    “他……他这是要做什么?”


    旁边一名幕僚,脸色惨白。


    “家主,这位陛下,先是用土豆红薯,断了我们用粮食拿捏百姓的根。


    现在又用军改,解散我们的私兵。下一步……下一步怕是就要对我们本人动手了!”


    李承瘫坐在太师椅上,浑身冷汗。


    “不行……绝不能坐以待毙!”他猛地站起身,“立刻派人,去联系河东裴家,范阳卢家!告诉他们,再不动手,大家就等着一起被挂上城墙吧!”


    相似的一幕,在无数个豪门大宅里上演。


    一张无形的大网,在这些世家之间,迅速编织起来。


    而此刻的紫宸殿。


    叶凡正站在那副舆图前,手指轻轻敲击着“青州”、“河东”几个位置。


    柳清歌一身黑色首辅朝服,静静地站在他身后。


    “陛下,锦衣卫传来消息,各地的鱼,都开始动了。”


    “动了才好。”叶凡头也没回。


    “朕就怕他们不动。一潭死水,不好下网。”


    他转过身,看着柳清歌,眼中闪过一丝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