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饭都吃不饱,还谈什么风骨?
作品:《大周悍卒:镇北将军家的女婿我当定了》 转眼,便是一年。
大夏立国,已近两年光景。
当初琅琊王氏留下的血腥气,早已被寻常百姓的烟火气冲散。
驰道的修建工程如火如荼,从神京向外延伸的官道,每日都有成千上万的民夫在劳作。
朝堂之上,柳清歌一手操持,苏清影一手算账,江灵儿整日泡在工部捣鼓新玩意儿。
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欣欣向荣。
可只有紫宸殿里的几个人心里清楚,这看似平稳的局面下,藏着多大的危机。
国库,还是空的。
从大齐和大越敲来的赔款,加上抄没世家的家产,听着吓人,可投进修路、兴修水利、改良军备这几个无底洞里,连个水花都见不着。
要不是有幽州的库房乘着,大夏怕是早就破产了,这也得益于,幽州的盐和酒,带来的丰厚收益,所以大夏的财政,才能支撑下来。
新收复的州郡,百姓刚刚分到田地,百废待兴,朝廷非但收不上税,还得开仓放粮,赈济灾民。
整个大夏,就像一个刚刚大病初愈的巨人,身子骨看着壮实,内里却虚得很。
一口气提不上来,随时都可能再倒下去。
这一日,神京西郊,皇家围场。
这里曾是大周皇帝纵马驰骋,围猎享乐的地方。
如今,却被高高的木栅栏围了起来,四周遍布禁军,三步一岗,五步一哨,连只鸟都飞不进去。
栅栏内,不再是茵茵绿草,而是被开垦出的一块块整齐的田地。
此刻,上百名农官和匠人,正满脸喜色地在地里忙活着。他们小心翼翼地刨开泥土,像是对待什么绝世珍宝。
一名皮肤黝黑,手上全是老茧的老农官,抱着一个刚从地里刨出来的,足有婴儿脑袋大的东西,一路小跑过来。
他跑到叶凡面前,激动得满脸通红,嘴唇都在哆嗦。
“大人!您看!您快看啊!”
他把怀里那疙疙瘩瘩的土豆举到柳清歌面前,声音里带着哭腔。
“成了!真的成了!就这么一小块地,刨出来的,比旁边那十亩麦子打的粮食还多!”
柳清歌接过那个沉甸甸的土豆,在手里掂了掂。
她看着那些从地里不断被翻出来的,一堆堆小山似的土豆和红薯,那双总是古井无波的眼睛里,此刻亮得惊人。
“大人,臣已经命人称量过了。”一名工部主事拿着账册,躬身禀报,“这土豆,最差的山地,亩产也过了二千斤。
那红薯更厉害,好的田地,亩产近三千五百斤!都是实打实的斤两啊!”
“三千五百斤……”
这意味着,一个大夏的农夫,种一年地,能养活过去十个,甚至二十个农夫才能养活的人口。
这意味着,大夏的粮仓,将在最短的时间内被填满。
这意味着,叶凡所有的雄心壮志,都有了最坚实的根基。
“好,很好。”柳清歌把土豆递还给老农官,“你们,都是大夏的功臣。我会为你们给陛下请功。”
老农官激动得当场就跪了下去,连连磕头。
……
三日后,金銮殿。
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气氛有些沉闷。
户部尚书苏清影,正哭丧着脸,向叶凡汇报着各地钱粮的亏空。每说一个数字,殿内百官的头,就低下去一分。
“……综上,若要继续驰道和水利的工程,不出三月,国库将再无余粮。届时,京城百万禁军的粮饷,都将难以为继。”
苏清影说完,退回队列,整个人像是被抽了筋骨。
大殿内,一片死寂。
这就是现实。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难。没有钱,没有粮,你就是天王老子,也坐不稳这张龙椅。
不少大周旧臣,眼底已经露出了看好戏的神色。
他们就等着,等着叶凡撑不下去,等着他向他们这些掌控着地方钱粮命脉的世家大族低头。
龙椅上,叶凡却笑了。
“苏尚书,辛苦了。”
他摆了摆手,示意苏清影不必惊慌。
“朕知道国库艰难,所以,朕今天给诸位爱卿,带来了一样好东西。”
他拍了拍手。
几名内侍,抬着两个巨大的藤筐,走上大殿中央。
“哗啦”一声,藤筐被推倒,里面装的东西,滚了一地。
一筐,是土黄色的,疙疙瘩瘩的土豆。
另一筐,是红紫色的,长条形的红薯。
百官们伸长了脖子,看着这两堆其貌不扬的东西,满头雾水。
“这是何物?”
“看着像什么草根树皮,能吃吗?”
“陛下这是何意?”
叶凡站起身,走下御阶,亲自从地上捡起一个土豆和一个红薯。
“此物,一名土豆,一名红薯。”
他的声音,在安静的大殿里,清晰可闻。
“此二物,不挑田地,山坡薄田皆可生长。且亩产,数千斤。”
“轰!”
“亩产数千斤”这五个字,像一道天雷,劈在了所有人的脑袋上。
整个大殿,瞬间炸开了锅。
“不可能!绝不可能!”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臣,颤颤巍巍地走了出来,他是前朝的农部侍郎,出自农学世家。
“陛下,自古五谷为本,麦粟亩产三百斤,已是丰年。何来亩产数千斤之说?此等言论,闻所未闻,恐是妖言惑众啊!”
“是啊陛下,此物来历不明,万一有毒,岂不害了百姓?”
“请陛下三思!”
一群老臣跪了一地,痛心疾首,仿佛叶凡要做的,是什么亡国之举。
叶凡看着他们,脸上的笑意,一点点冷了下去。
他没跟他们争辩,只是转身对殿外的内侍喊道:“传御膳房,就在这金銮殿上,架起火炉,生火!”
“把这两筐东西,给朕洗干净了,一半蒸,一半烤!”
百官都愣住了。
这是要做什么?
叶凡回到龙椅上,居高临下地看着下面跪着的老臣们。
“你们不是怕有毒吗?”
“那好。待会儿,朕第一个吃。然后,你们有一个算一个,都陪着朕一起吃。”
“朕倒要看看,是能毒死朕,还是能撑死你们!”
他话音刚落,江灵儿从队列里蹦了出来,手里还拿着一卷刚刚印刷出来的图册,纸上的墨迹都没干透。
“陛下!您要的《土豆红薯种植法》,一万册,全印好了!”
她把图册往御案上一拍,上面用最简单的图画和文字,详细记录了如何切块,如何育苗,如何种植。
叶凡拿起一本,扔到那老农官面前。
“朕不管什么五谷为本,朕只知道,百姓要吃饭!”
“朕要在一个月内,让这本册子,发到大夏每一个村,每一个乡!朕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有一种粮食,能让他们再也不用饿肚子!”
他目光扫过殿下所有官员,声音冷得像刀子。
“朕知道你们在想什么。这新作物推广下去,你们手里的粮食,就不值钱了。你们也就没办法再用粮食,拿捏地方,要挟朝廷了,对不对?”
没有人敢答话。
叶凡冷笑一声。
“朕今日把话放在这里。推广新作物,乃国之大计。有功者,朕不吝封赏。若有哪个地方,阳奉阴违,或是有人敢在其中作梗,阻碍百姓种植……”
他的目光,落在了角落里一直没说话的锦衣卫指挥使身上。
“锦衣卫的刀,会告诉他,是什么下场。”
就在这时,一股香甜软糯的气味,从殿角的火炉上飘了过来。
烤红薯的焦香,和蒸土豆的清香,混合在一起,钻进了每个人的鼻子里。
那些刚才还义正词严的老臣们,闻着这股味道,肚子不争气地“咕咕”叫了起来。
叶凡看着他们,嘴角勾起。
“来,都别跪着了。朕请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