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鱼儿不叫,说明网还没收紧

作品:《大周悍卒:镇北将军家的女婿我当定了

    秋风吹过神京,带走了最后一丝暑气,也吹熟了田里的庄稼。


    紫宸殿内,苏清影像一阵旋风般冲了进来,怀里抱着一堆半人高的竹简,跑得太急,头上的步摇都甩到了一边。


    “陛下!陛下!捷报!全是捷报啊!”


    她把那堆奏本全堆在叶凡的御案上,差点把笔墨纸砚都给埋了。


    叶凡随意拿起一本,还没来得及打开,苏清影已经抢着开了口,脸上泛着激动的红光。


    “陛下,您猜怎么着?凡是种了新作物的州县,全部都大丰收!您猜亩产多少?”


    “河东郡那边最烂的山地,土豆亩产都过了两千斤!江南水乡那边试种的红薯,一亩地快四千斤了!陛下,是四千斤啊!”


    她的声音都带上了颤音。


    “臣算过了!就这一季的收成,足够咱们大夏五十万大军敞开了吃整整三年!还有富余!”


    苏清影猛地一合算盘,眼睛亮得像两颗金元宝。


    “陛下!国库!咱们的粮仓!再这么收下去,都要装不下了!”


    柳清歌一直静静地站在旁边,此刻才缓缓走上前。


    “苏尚书,别光顾着高兴。”


    她将一卷薄薄的,用黑绳系着的密奏,轻轻放在那堆竹山旁边。


    “这是锦衣卫刚送来的,关于各地世家的动向。”


    苏清影脸上的笑容一僵,凑过去看了一眼。


    叶凡放下手里的丰收捷报,拿起了那卷薄薄的密奏。


    上面几乎是空白的,只有寥寥数行字。


    柳清歌用平静的语调,念出了上面的内容。


    “河东裴氏,家主闭门谢客,称偶感风寒。范阳卢氏,大兴土木,请了最好的工匠修缮宗祠。青州李氏,家主称病,月余未曾露面。”


    她顿了顿,补充道:“锦衣卫传回的消息,大同小异。各地世家,一片死寂。”


    苏清影皱起眉头,撇了撇嘴。


    “这帮老狐狸,看咱们粮食多了,知道拿捏不住朝廷了,开始装死了?”


    “他们不是装死,是在等。”


    柳清歌的声音不高,却让殿内的温度降了几分。


    “粮食丰收,则民心归附。军改推行,则兵权归一。陛下的每一步,都踩在他们的脖子上,他们怎么可能坐以待毙。”


    她看着叶凡,眼神凝重。


    “他们越是安静,就说明水面下的动作越大。臣担心,他们是在酝酿一场更大的风暴。”


    叶凡将那卷密奏重新卷起,用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发出“笃笃”的声响。


    “鱼儿不叫,说明网还没收紧。”


    ……


    神京城,从未如此热闹过。


    城外通往京城的官道上,一辆辆装满了土豆和红薯的牛车、马车,排成了长龙。


    车上的庄稼汉们,脸上身上还沾着泥土,可那笑容,比城里的金子还晃眼。


    一名年轻的农夫,从车上跳下来,将一个烤得焦香流油的大红薯,硬塞到一名守城的禁军手里。


    “军爷!尝尝!俺们村里种的!托陛下的福,俺这辈子头一回见这么多粮食,睡觉都能笑醒!”


    那名禁军,平日里总是板着一张脸,此刻也咧开嘴,笑着接了过去。


    “好!好!都是托陛下的福!都好!”


    整个神京城,仿佛变成了一个盛大的节日。


    家家户户的屋檐下都挂上了红灯笼,空气里弥漫着烤红薯那股甜得腻人的香气。


    无数百姓自发地涌向皇城前的广场,黑压压的一片,一眼望不到头。所有人都朝着承天门的城楼方向,激动地呼喊着。


    “陛下万岁!”


    “吾皇万岁!”


    那声音,发自肺腑,汇聚成一股声浪,似乎要将天上的云都给震散。


    承天门城楼上,叶凡身穿黑色龙袍,负手而立。


    柳清歌和苏清影一左一右,站在他的身后。他看着下面那一张张淳朴而又狂热的脸,缓缓抬起了手。


    广场上,山呼海啸般的声浪,奇迹般地平息了下来。所有人都仰着头,看着城楼上那个如同神祇般的身影。


    “朕的子民们!”


    叶凡的声音,传到了每一个人的耳朵里。


    “一年前,朕在这座城里,对你们许诺,要让大夏的每一个人,都吃饱饭!不用再挨饿!”


    广场上,一片寂静,只有粗重的呼吸声。


    许多老人,听到这句话,眼眶已经湿了。


    “今天!”


    叶凡的手,指向广场上那一辆辆满载的牛车。


    “你们看看车上的粮食!看看你们手里正在吃的食物!然后,大声地告诉朕,你们,吃饱了吗?”


    短暂的寂静之后,一声排山倒海般的呐喊,猛然爆发!


    “吃——饱——了——!”


    那声音,比刚才的“万岁”还要响亮,还要震撼。


    城墙上的砖石,仿佛都在这股声浪中颤抖。


    苏清影看着这番景象,眼圈一红,赶紧扭过头去,用袖子偷偷擦了擦。她想起了自己接手户部时,那空得能跑马的粮仓,和一本本全是赤字的账册。


    “好!”叶凡的声音再次响起,压过了所有的杂音。


    “既然吃饱了,那朕,就再给你们添一道喜!”


    他往前走了一步,整个广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的身上。


    “传朕旨意!自今日起,凡种植土豆、红薯等新作物之农户,三年之内,田税减半!”


    广场上,所有人都被这个消息砸蒙了。


    他们呆呆地站着,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几秒钟后,不知是谁第一个反应过来,猛地跪了下去。


    “噗通!噗通!”仿佛会传染一般,整个广场,黑压压的人群,齐刷刷地跪倒在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一次,呐喊声中,带上了无数人的哭腔。那些世代受饥饿折磨的庄稼汉们,将额头重重地磕在冰冷的青石板上,哭得像个孩子。


    ……


    夜色降临,神京城灯火通明,百姓的欢庆还在继续。城南,一处偏僻无人的窄巷里,两个穿着普通布衣,头戴斗笠的身影,在阴影中碰了头。


    “李家的?”


    其中一个身影开口,声音沙哑。


    另一人没有回答,只是伸出手,用手指比了一个“卢”字的起笔。


    对方也同样回了一个“裴”字的暗号。确认了身份,气氛才稍稍缓和。


    “我家主人问,裴家主到底在等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