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有钱了,先从哪儿开始花?

作品:《大周悍卒:镇北将军家的女婿我当定了

    神京的户部库房,已经几十年没这么热闹过了。


    一辆辆大车从城门鱼贯而入,车轮在青石板上压出深深的辙印,直奔户部。


    车上拉的,不是粮食,不是布匹,是黄澄澄的金子和白花花的银子,一箱箱码放得整整齐齐,连盖子都盖不严,金银的光芒从缝隙里漏出来,晃得人睁不开眼。


    大齐和大越的第一批赔款,到了。


    紧随其后的,是上百名锦衣卫押送的车队。


    这些车队来自河内郡,车上同样是金银珠宝,还有一卷卷的地契房契。


    河内张氏等八个家族,几百年的积蓄,被抄掠一空,尽数充入国库。


    户部尚书苏清影,穿着一身崭新的官服,手里抱着她那个宝贝算盘,站在库房门口,嘴巴就没合拢过。


    她看着一箱箱金银被士兵们抬进空了半年的库房,那“哐当”的落地声,对她来说,比任何仙乐都动听。


    “轻点!都给老娘轻点!”


    “那是金子!不是石头!摔坏了你们赔得起吗!”


    苏清影叉着腰,指挥着搬运的士兵,眼睛里闪烁着财迷的光。


    一个户部主事凑过来,递上一本厚厚的账册,声音都在发抖。


    “尚书大人,都……都清点完了。”


    “大齐、大越赔款,首批黄金二十万两,白银三百万两。”


    “河内郡抄家所得,黄金五万两,白银一百八十万两,另有各地田契、商铺,折价……折价无法估算!”


    苏清影一把抢过账本,手指飞快地在上面划过,嘴里念念有词。


    她怀里的小算盘被拨得“噼里啪啦”作响,快得几乎出现了残影。


    算到最后,她猛地合上账本,深吸一口气。


    然后,她提起官袍的下摆,用一种百米冲刺的速度,疯了似的冲出户部,直奔皇宫。


    “陛下!陛下!发了!咱们发了啊!”


    ……


    紫宸殿。


    叶凡正在和柳清歌对着舆图商议着什么。


    殿门被人从外面一把推开,苏清影像一阵风似的卷了进来,脸上带着两团不正常的红晕,头发都跑乱了几根。


    她冲到御案前,把那本厚得像砖头一样的账本,“啪”一声拍在叶凡面前,那力道震得笔架都跳了一下。


    “陛下!您看!您快看!”


    苏清影指着账本,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


    “钱!全是钱!咱们的国库,满了!都快溢出来了!”


    叶凡拿起账本,翻开看了几眼。


    上面的数字,一串串的零,确实很漂亮。


    “冷静点,你现在好歹是户部尚书,大夏的财神爷,注意仪态。”叶凡放下账本,语气平淡。


    “臣冷静不了啊!”


    苏清影绕过御案,跑到叶凡身边,抓着他的袖子使劲晃。


    “陛下,您知道这笔钱有多少吗?大齐和大越就是两个冤大头!还有河内那帮蠢货,他们家里怎么那么有钱!”


    “有了这笔钱,别说修十条驰道,修二十条都够了!咱们可以把禁军的兵器全都换成百炼钢的!可以再招五十万新兵!养他们三年都绰绰有余!”


    苏清影越说越兴奋,仿佛已经看到了一支无敌的大军,踏平列国的场景。


    柳清歌站在一旁,看着她这副财迷心窍的样子,嘴角难得地向上弯了弯。


    叶凡任由她晃着自己的胳膊,脸上也露出了笑意。


    “钱是不少。”他抽回自己的袖子,站起身,重新走到那幅巨大的舆图前,“但不能这么花。”


    苏清影愣了一下,“那……那怎么花?”


    叶凡拿起一支朱砂笔,在舆图上画了一条线,从神京,一直延伸到玉门关。


    “第一,修路。”


    他指着那条红线,“朕要修一条能容纳八马并行的驰道,从神京直通玉门关。沿途所有州府,都要有支路连接。路要用碎石和黄土夯实,百年不能塌。”


    “路通了,朕的旨意,一天之内,就能传到千里之外。朕的军队,七天之内,就能从神京抵达任何一个边关。”


    他又在舆图的南边画了一个圈,那里是大夏的产粮区。


    “第二,兴修水利。疏通河道,加固堤坝。朕要让大夏的百姓,再也不用看天吃饭。”


    苏清影听着,眼睛越来越亮。


    叶凡的笔,又点在了神京的位置。


    “第三,扩建学宫。不光是神京,朕要在每个州,每个府,都建起学宫。所有适龄的孩童,无论贫富贵贱,皆可入学。束脩,由朝廷来出。”


    苏清影张了张嘴,想说这得花多少钱,但看着叶凡的侧脸,又把话咽了回去。


    “第四。”叶凡的笔,最后落在了江灵儿工部所在的区域,“改良军备。朕要工部,在一年之内,将‘霹雳弹’的体积缩小一半,威力增加一倍。把投石机,改成能装在船上,安在城墙上的小型化‘霹雳车’。”


    他放下笔,转过身,看着已经听呆了的苏清影。


    “这些,都要钱。而且,是要花很多很多的钱。”


    “所以,苏尚书。”叶凡看着她,“咱们的国库,不是满了,是还差得远。”


    苏清影看着舆图上那几道纵横交错的红线,它们像一道道血管,要将整个大夏连接成一个整体。


    她之前只想着有了钱可以扩充军备,可以打仗。


    可眼前的男人,想的却是修路,是水利,是让所有孩子有书读。


    他想的,是一个真正强盛的,万世不移的帝国。


    苏清影看着在舆图前指点江山的叶凡,眼神里的光,从对金钱的狂热,慢慢变成了另一种东西。


    她郑重地躬身一拜。


    “臣,明白了。”


    她直起身,拿起自己的小算盘,手指在上面拨弄了几下。


    “陛下,修路和水利,是大工程,可以分批进行。军备改良,工部的江大人那边,臣会全力配合,钱粮要多少给多少。”


    “只是这学宫……”苏清影皱起眉,“天下州府何其多,若都要朝廷出钱,恐怕……是个无底洞。”


    叶凡笑了。


    “钱,不用我们出。”


    他走到御案后坐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这天下,有的是人,哭着喊着,要替朕出这笔钱。”


    柳清歌心头一动,似乎想到了什么。


    苏清影还是一脸茫然。


    叶凡看着她,慢悠悠地说道:“世家的钱,抄了一家,只能用一次。可要是让他们自己,年年都把钱吐出来呢?”


    苏清影的眼睛猛地瞪大了。


    “陛下是想……让那些世家大族,捐钱办学?”


    “捐?”叶凡摇了摇头,“太难听了。”


    “朕这是给他们一个赎罪的机会。”


    他放下茶杯,目光再次落回舆图上。


    他的手指,顺着舆图缓缓移动,最后,停在了河东郡的位置。


    那里,是魏征的祖籍所在。


    叶凡头也没抬,像是随口问道。


    “清歌,锦衣卫关于魏征的卷宗,整理得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