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寒冬退兵,坐看风云
作品:《大周悍卒:镇北将军家的女婿我当定了》 南郡前线,北风呼啸,卷起地上的残雪拍打在军营的帐篷上。
李南风跪在雪地里,膝盖陷进冻得硬邦邦的泥土,他抬头看着手中那份从神京送来的急信,手都在发抖。
“大将军,兄弟们已经三天没吃饱饭了。”
副将的声音带着哭腔,“粮草断了,朝廷说让咱们就地征粮,可这南郡都被打烂了,哪还有粮食?”
李南风没有说话,他攥紧了手中的信,纸张在寒风中哗哗作响。
“大将军,再不退兵,咱们真要全军覆没了!”
副将扑通一声跪下,“您看看外面那些兄弟,冻死的、饿死的,一天比一天多!”
李南风闭上眼睛,脑海里浮现出这半年来的血战。
十五万精锐,如今只剩下不到6万,每一个倒下的士兵都是他的心头肉。
“传令,全军收拾辎重,准备撤退。”他的声音嘶哑得像是从喉咙里挤出来的。
副将愣住了:“大将军,陛下那边……”
“陛下?”李南风惨笑一声,“陛下要是真关心咱们,就不会让咱们在这冰天雪地里啃树皮了!”
他站起身,看着远处叛军的营寨:“去,派人给赵恺送信。就说,咱们退兵,约定来年春暖花开再战。”
叛军大营里,赵恺裹着三层厚厚的皮袄,依然冻得牙齿打颤。
“三哥,朝廷军那边传话来了,说要退兵。”
赵越搓着手走进来。
“李南风提议,双方各退一步,等来年再打。”
赵恺放下手中的茶杯,茶水早就凉透了:“他也撑不住了?”
“废话,能撑得住吗?”
马超从外面冲进来,身上全是雪花。
“这他娘的什么鬼天气!我刚才去巡营,发现又冻死了二十多个兄弟!”
赵恺走到帐篷门口,掀开帘子往外看。漫天风雪中,士兵们挤在一起取暖,有些人已经冻僵了,连动都不动。
“五弟,咱们也撤吧。”
他转过身,声音里透着疲惫,“再耗下去,兵没打完,人先冻死了。”
赵越点头:“也好,正好回去整顿整顿。等明年开春,咱们再跟赵恒算这笔账!”
幽州,国公府。
王奎拿着密报冲进议事厅:“公爷!公爷!前线传来消息,朝廷军和叛军都退兵了!”
叶凡正在和江灵儿讨论新式火器的图纸,闻言抬起头:“哦?这么快就撑不住了?”
王奎把密报递过去。
“两边都冻得不行了,粮草也断了,李南风和赵恺商量好了,各退一步,等明年再打。”
江灵儿放下手中的图纸,有些失望:“公爷,他们不打了,那咱们的武器不就卖不出去了?”
“卖不出去好啊。”
叶凡笑着摆摆手。
“这半年下来,咱们赚得够多了。让他们歇歇,正好养肥了再宰,不是更划算?”
柳清歌从外面走进来,手里拿着一卷地图:“公爷,这半年下来,朝廷和叛军两败俱伤,咱们幽州却毫发无损。”
她将地图铺开,指着上面的标记:“并州的煤铁产量翻了一倍,凉州的马场已经养出了三万匹战马,草原上的牛羊更是数不胜数。”
苏清影也凑过来看:“公爷,这半年咱们光是卖武器就赚了两千万两,加上盐铁茶叶的生意,总收入超过四千万两。”
她翻开账册,脸上都是笑容:“按照您的吩咐,我把大部分银子都投进了基建和扩军里。
现在咱们的将作坊产能扩大了三倍,武器库存足够装备五十万大军。”
“还有粮食。”
柳清歌接过话头。
“公爷让李大牛推广的土豆和红薯,秋收的时候产量惊人。
加上咱们大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今年的粮食产量比去年涨了五成。”
王奎听得目瞪口呆:“我的娘啊,这么说咱们现在兵强马壮、粮草充足,完全可以出兵了?”
“急什么?”
叶凡站起身,走到地图前。
“现在出兵,名不正言不顺。而且朝廷和叛军虽然退了,但还没伤筋动骨。
咱们要等,等他们彻底打残了,等天下百姓都盼着有人出来收拾残局。”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轻轻敲击:“这个冬天,正是咱们拉开差距的时候。
赵恒以为退兵就能喘口气,殊不知咱们的发展速度,比他们想象的快十倍。”
神京,皇宫。
赵恒看着窗外的风雪,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陛下,前线李将军已经退兵了。”
魏征站在一旁,声音很轻。
“叛军那边也同意了,双方约定明年春暖花开再战。”
“春暖花开?”赵恒冷笑一声,“到了明年,朕拿什么去打?拿什么养活那十万大军?”
张腾跪在地上,头都不敢抬:“陛下,国库真的空了,一两银子都拿不出来了。
这半年打仗,花了一千多万两,臣已经把能挪的都挪了……”
“滚!”赵恒一脚踢翻身边的香炉,“都滚出去!让朕一个人静静!”
群臣连滚带爬地退出大殿,只剩下魏征还站在原地。
“魏爱卿,你也觉得朕输了?”赵恒的声音带着疲惫。
“陛下没输。”
魏征缓缓开口:“只是暂时受挫罢了。这个冬天正好让咱们休养生息,等明年开春,再与叛军决战。”
“休养生息?”
赵恒惨笑。
“拿什么休养?国库空了,将士们连军饷都发不出来,拿什么去养?”
魏征沉默片刻:“陛下,老臣有个法子,但需要您下狠心。”
“说。”
“开科举,选良才。”
魏征一字一顿。
“天下士子,谁不想为朝廷效力?只要陛下肯放下身段,许以高官厚禄,必能招揽到治国理财的能人。”
赵恒闭上眼睛,半晌才点头:“也罢,就依你所言。传旨,明年春季开恩科,广招天下贤才。”
幽州城楼上,叶凡站在风雪中,望着远方。
“王爷,天这么冷,您怎么跑出来了?”
林慕雪披着斗篷走上来,将一件厚厚的皮袄披在叶凡身上。
“我在想啊。”叶凡搂住林慕雪。
“这个冬天过后,天下的格局就要变了。”
林慕雪靠在他肩上:“夫君是说,明年春天咱们就要出兵了?”
“不急。”
叶凡摇头。
“让他们再打一年。等到后年,等他们彻底打残了,咱们再出手。”
风雪越来越大,幽州城内却灯火通明,处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王爷,您说赵恒现在在想什么?”柳清歌不知何时也上了城楼。
“他在想怎么熬过这个冬天,怎么在明年翻盘。”
叶凡笑道,“可惜啊,他不知道,这个冬天才是咱们真正拉开差距的时候。
等他反应过来,咱们已经强大到他只能仰望的地步了。”
王奎也跟着上来,手里还拿着一坛酒:“王爷,您说咱们现在这么强,为啥还不动手?”
“因为时机未到。”
叶凡接过酒坛,喝了一大口,说道:“现在出兵,天下人会说咱们趁火打劫。
但如果等朝廷和叛军把百姓祸害得民不聊生,咱们再出手,那就是替天行道,拯救苍生。”
他将酒坛递给王奎:“记住,打仗打的不只是兵力,更是民心。谁得民心,谁就能得天下。”
苏清影裹着厚厚的斗篷上来:“公爷,刚才统计完了,今年咱们的财政盈余有一千五百万两,全都投进了明年的发展计划里。”
“很好。”
叶凡点头。
“明年咱们的目标是什么?”
“扩军到五十万,将作坊产能再翻一倍,粮食产量再涨三成。”
柳清歌如数家珍。
“还要继续完善道路交通,让幽州、并州、凉州、草原连成一片铁板。”
“对。”
叶凡转身看向幽州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