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蓬莱州

作品:《从崖山开始的流浪大宋

    启宋启新九年,公元1295年,春末。


    一支由三艘船只组成的探险舰队悄然驶离了君临港。


    为首的破浪号是一艘经过特殊改装的镇海级护卫舰,体型稍小但更显灵活。


    另外两艘探索者一号、探索者二号则是装载了大量补给和备用物资的运输船。


    舰队指挥官,是年方三十的海军中校,赵启明。


    他并非皇族,名字是后来自己所改,意为开启光明,是君临学堂早期毕业生中的佼佼者,精通航海、天文、制图,深受张世杰赏识。


    当他一毕业,就被介绍给了大宋的皇帝赵昺。


    之后,当他的同学们都被分配到海军的各个岗位的时候,他的分配通知却一直没来。


    搞得他还以为自己做了什么事情得罪了皇帝。


    不过,当他惶恐不安的时候,一纸诏书把他召进了皇帝的私人书房。


    赵昺没有繁文缛节,只有一张粗略的南洋海图和一句沉甸甸的嘱托:“启明,我任命你为探险团团长。


    这是一项艰巨的重任,你们的目标只有向南,一直向南。


    越过我们已知的所有岛屿,去寻找那片传说中更为广袤的陆地。


    朕相信,它一定存在。将它的模样,带回给朕,带给大宋。”


    舰队沿着吕宋岛西海岸南下,初期航行颇为顺利。


    借助改良的航海指南针和珍贵的二分仪,赵启明得以较为精确地测定纬度和记录航线。


    他每日伏案,在特制的厚皮航海日志上绘制所见的海岸线、标注岛屿、记录水深和洋流变化。


    水手们操作着船帆,利用信风,舰队平稳地驶过已知的巴拉望岛,进入了苏禄海。


    麻烦始于穿越苏禄海中部。


    一片突如其来的浓密海雾笼罩了舰队,能见度骤降至不足百米。


    指南针的指针开始微微颤抖,仿佛受到了某种干扰。探索者二号在雾中偏离了航线,险些与一座隐藏的礁石群相撞,船底擦碰,虽未造成严重破损,但也让全队惊出一身冷汗。


    赵启明下令舰队减速,依靠测深锤和瞭望员声嘶力竭的呼喊,才维持了舰队不分散。


    在危机四伏的海域中缓慢穿行了三日三夜,才终于驶出那片令人窒息的迷雾。


    随后,他们抵达了棉兰老岛南端一片陌生的群岛。


    这里岛屿星罗棋布,水道复杂。


    舰队试图靠近一处看似平静的港湾补充淡水,却遭到了岛上土著的袭击。


    数十艘狭长的独木舟从隐蔽的河口蜂拥而出,船上的土人皮肤黝黑,头插羽毛,发出尖锐的呼哨,投掷出密集的毒镖和标枪。


    破浪号侧舷的几门轻型火炮迅速开火,炮弹落在独木舟群中,激起巨大的水柱,震耳欲聋的轰鸣声终于吓退了这些彪悍的岛民。


    舰队不敢久留,迅速离开了那片危险的海域,一名水手在袭击中被毒镖擦伤手臂,虽经随船医师救治保住了性命,但整条手臂在未来几天内都肿胀乌黑,行动困难。


    继续向南,天气变得愈发恶劣。


    他们遭遇了持续数日的风暴,狂风卷起数丈高的巨浪,如同移动的山峦般狠狠砸向舰船。


    船舱内一片狼藉,物品在颠簸中四处飞撞。


    所有人都被要求用绳索将自己固定在舱内或桅杆上。


    探索者一号的一根主桅杆在狂风中被撕裂,船体多处漏水,水手们冒着被冲下船的危险,拼命戽水、堵漏、加固。


    赵启明亲自在甲板上指挥,浑身湿透,声音嘶哑。


    靠着镇海级战舰优良的航海性能和全体船员拼死的努力,他们终于熬过了这场风暴,但“探索者一号”受损不轻,航速大减。


    风暴过后,舰队进入了一片看似无边无际的广阔海域。


    日复一日,四周除了蔚蓝的海水,便是天空,再也看不到任何岛屿的踪影。


    最初的新奇感逐渐被一种沉重的孤寂和未知的恐惧所取代。


    补给在缓慢消耗,尤其是淡水,开始实行严格的配给。


    一些水手私下里开始抱怨,怀疑皇帝指引的这片大陆是否真的存在,他们是否正在驶向世界的尽头,永恒的深渊。


    赵启明压力巨大,但他不能表露。


    他每天坚持测量方位,核对航向,鼓励着船员。


    他指着海图上他们一路南下的轨迹,告诉大家,根据航程和纬度推算,他们离目标应该不远了。


    他组织船员进行钓鱼比赛,用新鲜的海鱼稍微改善伙食,提振士气。


    就在淡水储备即将告罄,绝望情绪开始蔓延的某个清晨,桅杆顶端的瞭望员发出了嘶声力竭的、带着哭腔的呐喊:


    “陆地!正前方!好大一片陆地!”


    所有人都涌上了甲板。


    在遥远的海平线上,一道漫长、低缓的墨绿色线条缓缓浮现。


    随着舰队靠近,那线条越来越宽,越来越高,展现出连绵不绝的海岸线,以及后方隐约起伏的山脉轮廓。


    这片陆地之广袤,远超他们之前见过的任何岛屿。


    舰队寻找了一处河口,小心翼翼地驶入,在一片宽阔的沙滩附近下锚。赵启明亲自带领一队全副武装的队员乘小艇登陆。


    脚下的沙滩细腻洁白,向内陆望去,是茂密而陌生的树林,树木高大,树种与吕宋截然不同。


    空气干燥,带着一股浓郁的桉树气味。他们发现了许多从未见过的动物,有跳跃前进的、腹部带着育儿袋的灰褐色动物。


    还有那种看起来像巨大老鼠、却用两条强壮后腿站立的生物。


    赵启明蹲下身,抓起一把泥土,又环视这片宁静而富饶,仿佛与世隔绝的广袤土地,心潮澎湃。


    他取出航海日志和地图,在已经绘制到尽头的航线末端,郑重地添上了这片新大陆的轮廓。


    他沉思片刻,提笔在旁边写下三个字——蓬莱洲。


    此名源于海上仙山之传说,寄托着这片远离纷争、看似遗世独立的土地能带给启宋新的希望与机遇。


    他们在此停留了数日,补充了充足的淡水和新鲜食物,并对周边进行了初步勘探,记录了更多的动植物和地形信息。


    不过当发现新陆地的喜悦退去之后,赵启明却发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