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忽必烈寿宴?那大宋也有祝寿计

作品:《从崖山开始的流浪大宋

    广州城里,以往的年份,此时正是交易最繁忙的时节,但此时街道上却更加萧瑟了。


    张宏范为了防止军情被商人偷偷的告知大宋,下令封港,一片船板都不允许出海。


    一队队的士兵在街上巡逻,远处的阁楼上,有个眼睛正盯着这一切。


    确认元军士兵离开后,阁楼的窗子打开,一个信鸽被放了出去。


    琼州的一个渔民棚屋,一只信鸽从屋顶上的小洞钻了进去。


    没一会儿,一只新的信鸽从那小洞钻了出来,飞向远处。


    赵昺拿着今早从广州城中传回来的情报,皱起了眉头。


    元军这样杀鸡取卵的封锁港口,不仅让大宋没办法通过安南转手进口南方低价的谷物,也断了广州城百姓的生计。


    “让林辞来见朕一趟。”赵昺头也没抬得道。


    陈公公愣了一下,疑惑的问道:“谁?”


    “那个原本的野人部落首领,叫林辞。”


    陈公公这下想起来了,可更加疑惑了,“皇上不说那人不可信吗,现在只是被我们安置在一处院子中,严加监视。”


    “他不可信,但他有他的用处。”


    没一会儿,林辞就被带来了。


    这位原本的部落首领已经没有了原本的傲气,有的只是一种畏惧。


    虽然他在南洋,可是北方的事情他也有所耳闻,蒙古席卷了整片大陆,所有的大国都被击破。


    而眼前这人却带领着他的国家,绝境之中打败了元军,逃了出来,而且不到一年就在新世界站稳了脚跟。


    前不久他还在窗台上亲眼目睹了凯旋。


    也不知道他把我叫来干什么?难道是我的死期到了?


    没给林辞胡思乱想的时间,赵昺开门见山的道:“我打算成立一个间谍组织,名为缄默人,只属于我统辖,我打算任命你为元大都地区的莫言者,管理那一片地区。”


    派我去当间谍?林辞吓了一跳,刚想推脱,赵昺直接用不可置疑的语气的道:


    “你回去收拾一下吧,最近就要出发了。”


    见林辞被带下去,陈公公有些疑虑的说道:


    “皇上,您不是说此人并不可信吗,为何要让他去担任如此重要的职务。”


    赵昺的嘴角微微勾起,“他这个职务,只是个空架子,让他自己去发展下线,他在这里当了那么多年野人的头领,有他御下的本事。


    另外,我把他派去元大都,就是为了不让他留在这里,把他从熟悉的环境中剥离出去,扔到一个举目无亲的地方,那样子他就只能靠我们了。


    此人确实阴狠狡诈,可是阴间狡诈也有它的作用,让海军副将徐力威来见我一下。”


    没多久,徐力威被带了进来。


    “广州城现在被封港了。”赵昺开门见山的说道,“我们得想想办法给广州解个围。”


    徐力威挠了挠脑袋,“那自然是应该的,可是以我们现在的舰队实力,根本打不过元军的舰队。”


    赵昺此时却岔开了话题,“徐爱将,八月乙卯,应该过不了几天了吧。”


    徐力威不知道皇上为什么突然岔开话题,只能顺着思路道:“约还有八日。”


    “是啊,说到这件事情,朕就有些恼火,成吉思汗是皇帝,朕也是皇帝,他举办售点居然不邀请朕。”


    赵昺咧嘴一笑,“前些日子朕就收到消息,元大可汗要在元大都大办寿宴,邀请各路封疆大吏,彰显元朝的强大。


    听闻此事还与草原上的继承权争夺有关,那我们就不能让忽必烈安心的办他的寿宴。


    既然元军的舰队正在广州,那我们就灌输游击战略,直接北上从沽口(今天津),直插元大都。


    不求有什么战果,哪怕只在城外晃一圈,只要让这位大汗的寿宴过的不舒服,那广州城的围就可以解开。”


    徐力威闻言先是一怔,随即眼中闪过兴奋的光芒。


    他立刻单膝跪地,抱拳道:“臣明白了!此计甚妙!元军主力舰队云集广州,北方海防必然空虚。


    我军虽不能与元军主力正面抗衡,但若出其不意直逼大都,定能震动元廷!”


    赵昺满意地点点头,走到墙边悬挂的海图前,“朕命名为祝寿计划,已令军器监加紧改造战船,增加航速。


    你挑选精锐水手,备足粮草,三日后趁夜出发。”


    他手指沿着海岸线向北划过,“沿途不可恋战,避实击虚。


    抵达沽口后,不必强行登陆,可派小艇夜间袭扰,纵火焚毁沿岸设施。


    若遇元军追击,即刻撤离,转向辽东一带继续骚扰。”


    “臣领旨!”徐力威声音洪亮,“定让忽必烈老儿寿宴不得安宁!”


    三日后,月黑风高。


    十二艘经过改装的宋军战船悄然驶出琼州港,借着夜色掩护向北航行。


    这些船只去除了不必要的负重,船身涂深色,帆布也染成暗色,在海上极难被发现。


    船队避开所有的商路航道,顺风北上。


    途中虽偶遇元军商船,但徐力威严令不得交战,全速前进。


    八月乙卯前夜,元大都张灯结彩,各地王公贵族齐聚一堂,为忽必烈祝寿。


    皇宫内歌舞升平,酒肉飘香,全然不知危险正在逼近。


    与此同时,徐力威的船队已悄然抵达沽口外海。


    望着远处大都的灯火,徐力威下令:“放信号,按计划行动!”


    霎时间,十余艘小艇悄然驶向海岸,宋军士兵迅速登陆,分头行动。


    不多时,沿岸多处粮仓、码头突然起火,火光冲天。


    元军守军措手不及,慌乱中鸣锣示警。


    大都城内,忽必烈正接受百官朝贺,忽见东南方向天空泛红,不久便有急报传入:海岸多处遇袭,疑为宋军!


    宴席顿时大乱。


    忽必烈勃然大怒,当场革职查办数名海防官员,急调京畿驻军前往支援。


    然而当元军大队人马赶到沽口时,宋军早已撤回海上。


    徐力威并不恋战,立即下令船队起航东去,继续执行骚扰任务。


    快马加鞭,消息很快传到广州。


    张宏范接到急报,脸色大变——宋军竟能北上威胁大都!若再不回防,万一都城有失,他项上人头难保。


    “传令!舰队即刻集结,回援大都!”张宏范不得不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