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第二十三章:倒计时

作品:《苜蓿绀

    时间的流速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悄然调快。


    黑板一侧的高考倒计时数字一天天无情地递减,像沙漏中不断滑落的沙砾,带着不容置疑的终结意味,沉甸甸地压在每个高三生的神经末梢。


    空气里弥漫着粉笔灰、油墨试卷、提神风油精和某种被极度压缩的焦虑混合而成的特殊气味,沉默而窒息。


    四十五天。


    四十天。


    三十五天。


    数字每变化一次,教室里的氛围就绷紧一分。


    课间闲聊打闹的声音几乎绝迹,取而代之的是哗啦啦的翻书声、笔尖疾书的沙沙声、以及偶尔响起的一声因疲惫或压力而发出的沉重叹息。


    每个人的桌面上都垒起了更高的书山和试卷墙,像是构筑最后防线的工事。


    温言感觉自己像一枚被上紧了发条的陀螺,在题海、笔记和永无止境的模拟考中高速旋转,几乎失去了对时间本身的感知。


    睁开眼是公式单词,闭上眼是解题思路,连梦境都充斥着写不完的试卷和跑不到的终点。


    琥珀色的瞳孔下积累了淡淡的青黑,那是无数个挑灯夜战留下的勋章,也是压力具象化的痕迹。


    她拼尽全力,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抓住每一分每一秒,试图将那些纷繁复杂的知识点更深地刻进脑海。


    物理依旧是重难点,那些电磁场、力学综合大题像一座座难以逾越的山峰,但她不再像以前那样轻易感到绝望。


    桌肚里、笔记本中,依旧会时不时出现那张熟悉的、裁切工整的便签纸,上面凌厉的笔迹点出关键,或是提供一个更巧妙的解题视角。


    这些沉默的“投递”,成了她疲惫战斗中最隐秘的能源补给。


    每一次发现,心脏依旧会为之一颤,随即涌起更深的决心——她必须更努力,才能不辜负这份沉默的注视,才能……


    离那座冰山的世界更近一点点。


    余洛的存在,仿佛成了这片焦虑海洋中一座沉默却稳定的灯塔。他依旧是那个永远无法被超越的的“年级第一”,周身散发着生人勿近的冷感,行事节奏精准得像原子钟。


    但他似乎又有什么地方不一样了。


    他依旧会给她递那些写满思路的便签,只是频率似乎更高了些,涉及的题型也更深入。他依旧会在图书馆那个固定的角落出现,但偶尔,当温言被难题困住、无意识地蹙紧眉头时,会感觉到那道冷静的目光从斜后方扫过来,停留的时间,似乎比以往长了那么零点几秒。


    然后,不过多久,一张新的便签就会以各种方式出现在她手边。


    他甚至开始在她家的奶茶店固定时间段出现。总是点一杯薄荷奶绿,加一份珍珠,然后选择一个靠窗且能看到她柜台后忙碌身影的位置,打开厚厚的书或笔记本电脑,一坐就是很久。


    不说话,不打扰,只是沉默地存在着,像是一个设定好的背景程序。


    温言的心脏在这些微小而持续的“存在”中,变得愈发柔软而坚韧。


    她开始习惯在疲惫时抬眼寻找那个清瘦的身影,只要看到他沉静的侧脸,内心翻涌的焦躁似乎就能被奇妙地抚平少许。


    这是一种无声的默契。


    一种无需言说的陪伴


    一种只存在于两人之间的、静默的坐标参照系。


    然而,高考的压力并非只作用于个人。


    集体性的焦躁如同闷夏的低气压,随时可能酝酿出失控的雷暴。


    距离高考还剩三十天的一次模拟考后,压抑的气氛终于达到了某个临界点。


    成绩公布,班级平均分比预期低了整整五分。虽然依旧是年级前列,但对于志在冲顶的重点班来说,这不啻于一记闷棍。


    班主任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整整一节课都在用冰冷的语调分析失分点,每一个字都像鞭子抽打在众人本就紧绷的神经上。


    下课铃响,班主任摔门而去。


    教室里死寂一片,没有人说话,也没有人动弹,一种绝望般的低迷在无声蔓延。


    突然,角落里传来“砰”的一声巨响!


    一个男生猛地站起来,踹翻了自己的椅子,胸口剧烈起伏,眼眶发红,声音因为激动而嘶哑变形:“受不了了!真的受不了了!天天考天天考!有什么用!越考越差!”


    他是班里的体育特长生,文化课一直是短板,这次模拟考成绩更是惨不忍睹。


    他的爆发像一枚投入死水的石子,瞬间激起了涟漪。


    “就是啊……这题也太难了……”


    “根本看不到希望……”


    “快崩溃了……”


    窃窃私语声开始响起,抱怨和负面情绪像瘟疫一样迅速扩散。


    有人开始小声啜泣,有人烦躁地揉搓着头发,有人盯着试卷上刺眼的红叉,眼神空洞。


    低气压凝聚,仿佛随时可能演变成更大的混乱。


    温言攥着手里那张同样不尽如人意的试卷,指甲掐进了掌心。她也感到窒息,感到无力,那不断减少的倒计时数字像勒在脖子上的绳索,越来越紧。


    她下意识地,将目光投向了那个靠窗的位置。


    余洛依旧安静地坐在那里,仿佛周围的崩溃与骚动与他无关。


    他正低头看着自己的试卷,侧脸冷峻,目光专注,像是在分析一道值得深究的实验数据,而不是一份决定命运的成绩单。


    他的平静,在这种集体性的焦虑失控中,显得格外突兀,甚至有些……刺眼。


    那个体育生显然也注意到了他,积压的怨气仿佛瞬间找到了一个宣泄口。


    他猛地冲到余洛桌前,拳头砸在桌面上,发出巨大的声响,红着眼睛吼道:“余洛!你当然不在乎!你每次都考那么好!你根本不懂我们是什么感觉!你就是个冰冷的考试机器!”


    恶意的、失控的指责,像一把尖刀,骤然划破了教室令人窒息的沉默。


    所有目光瞬间聚焦过去。


    宋辰立刻站了起来:“喂!你说什么呢!”


    温言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紧张地看着余洛。


    余洛缓缓抬起头。


    他没有看那个情绪激动的体育生,目光甚至没有一丝波澜。


    他只是平静地扫了一眼对方砸在桌子上的拳头,然后,视线重新落回自己的试卷上,语气淡漠得像是在陈述一个物理现象:


    “情绪宣泄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分析错误,修正算法,才是最优解。”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冰冷的、绝对理性的穿透力。


    那体育生被他的话噎了一下,随即更加愤怒:“算法?你就知道算法!我们是人!不是机器!”


    “正因为是人,”余洛终于抬眼看向他,眼神平静无波,却带着一种奇异的力量,“才更需要避免被无效情绪干扰系统运行效率。”


    他拿起自己的试卷,指向一道全班错误率极高的力学压轴题。


    “比如这道题。百分之七十的人失分在于忽略了滑动摩擦力的突变点。这不是能力问题,是审题和建模习惯问题。集中分析同类错误,进行针对性训练,比发泄情绪更有助于提升下次考试的输出结果。”


    他顿了顿,目光在教室里扫视一圈,那双总是深不见底的眼睛里,似乎有什么东西微微闪动了一下。


    “距离最终运行还有三十天。”


    “现在进行系统优化,”他的声音依旧平稳,却似乎带上了一丝极其微弱的、难以察觉的……某种可以称之为“鼓励”的东西?“来得及。”


    教室里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怔怔地看着他。


    看着他用最冷静、最学术、甚至最不近人情的语言,奇迹般地……将那场即将爆发的情绪风暴,硬生生扭转成了一个可以技术性讨论的问题。


    那个体育生张着嘴,脸上的愤怒和激动一点点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茫然的、被说懵了的表情。他砸在桌子上的拳头,不知不觉松开了。


    宋辰眨了眨眼,一脸佩服地小声嘀咕:“卧槽……还能这样?”


    温言紧紧攥着的手,缓缓松开了。她看着余洛那副冷静自持、仿佛刚才只是进行了一场平常答疑的模样,心脏深处某个地方,像是被什么东西温柔地击中了。


    他总是这样。


    用他那种独一无二的、笨拙又精准的方式。


    在她,甚至在他们所有人,即将被焦虑吞噬的时候,像一个沉默的坐标,牢牢地定住方向。


    班主任不知何时去而复返,站在门口,显然也看到了刚才的一幕。他没有进来,只是目光复杂地看了余洛一眼,然后默默地转身离开了。


    低气压悄然散去。


    虽然压力依旧存在,但那种失控的、毁灭性的集体焦虑,似乎被余洛那番“系统优化论”奇异地化解了。同学们开始默默地扶起椅子,拿起试卷,三三两两地讨论起错题,虽然气氛依旧沉重,却不再弥漫着绝望。


    余洛重新低下头,继续分析他的试卷,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一个小插曲。


    但温言注意到,他握着笔的手指,似乎比平时更用力一些。


    放学后,人潮散去。


    温言故意磨蹭到最后,教室里只剩下她和还在整理笔记的余洛。


    夕阳将教室染成暖金色,空气中漂浮着细小的尘埃。


    她鼓起勇气,走到他桌旁。


    “刚才……谢谢你。”她轻声说,声音里带着真诚的感激。


    余洛整理笔记的动作顿了一下,没有抬头,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


    “你说的……系统优化,”温言犹豫了一下,还是问了出来,“真的来得及吗?”


    还有三十天。


    她真的能突破瓶颈,追上他的脚步吗?


    余洛终于抬起头,看向她。


    夕阳的光线在他深邃的眼底投下细碎的光点,让他冷峻的轮廓显得柔和了些许。


    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从笔袋里拿出一支红色的签字笔,在自己的笔记本空白页上,快速而清晰地画下了一个直角坐标系。


    横轴是时间。


    纵轴是知识掌握度。


    他先在纵轴百分之七十左右的位置点了一个点,标注“Now”。


    然后,他画了一条起始斜率平缓、中段逐渐陡峭、后期又略微平缓的上升曲线,终点指向纵轴接近顶端的一个区域。


    “这是常规复习的效率曲线。”他指着中段陡峭的部分,“现在开始,到第二十一天左右,是系统性能提升的黄金窗口期。”


    他的指尖点在那个陡峭的斜率上,声音平稳而笃定:


    “抓住核心算法。”


    “减少无效内存占用。”


    “针对性强化训练。”


    他抬起眼,目光沉静地看向她,那双总是藏着星辰大海的眼睛里,倒映着夕阳和她有些怔忡的脸。


    “你的初始参数不差。”


    “完全来得及。”


    他说得那么冷静,那么客观,像是在分析一个必然成立的物理模型。


    没有空洞的安慰。


    没有盲目的鼓励。


    只有基于逻辑和判断的、近乎冷酷的笃定。


    却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能击中温言的心脏。


    她看着他笔下那条清晰向上的曲线,看着那个被他标注为“Now”的起点,看着他说“完全来得及”时那双沉静却坚定的眼睛……


    一股强大的、前所未有的信心,像破晓的阳光,骤然穿透了连日来积压的焦虑阴云,照亮了她心底每一个不安的角落。


    她深吸一口气,胸腔里充满了那种被他言语点燃的、滚烫的勇气。


    “我明白了。”她看着他,琥珀色的瞳孔里重新燃起明亮的光彩,语气坚定,“我会抓住……黄金窗口期。”


    余洛与她对视了几秒,然后几不可查地移开视线,低下头,合上了笔记本。耳根在夕阳下,透着一点不易察觉的微红。


    “……嗯。”他发出一个极低的单音节。


    像系统确认接收到了一个重要的运行指令。


    温言没有再打扰他。


    她背起书包,脚步坚定地走出了教室。


    走到门口,她回头。


    余洛依旧坐在那里,夕阳给他周身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他微微侧着头,看着窗外操场上奔跑训练的田径队队员,目光沉静,不知道在想什么。


    那一刻,温言忽然觉得,高考那座令人望而生畏的大山,似乎也不再那么可怕。


    因为前方有一个沉默的坐标。


    而她,正沿着他指引的算法。


    全力以赴地。


    奔向那个有他的未来。


    倒计时三十天。


    战役,才刚刚开始。


    咕咕~新存稿[鸽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