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第二十四章:心跳过载
作品:《苜蓿绀》 余洛笔下那条陡峭上升的效率曲线,像一道划破迷雾的闪电,清晰地烙印在温言的脑海里。
“黄金窗口期”、“系统优化”、“核心算法”——这些冰冷的技术名词,从他口中说出,却仿佛被赋予了某种神奇的魔力,成了她对抗最后冲刺阶段无边焦虑的最强心法。
她真的开始像执行精密程序一样,规划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
桌角贴上了细致到分钟的时间表,错题本按照知识点和错误类型重新归纳整理,甚至背诵英语单词也采用了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法。
她不再盲目地刷题,而是严格按照余洛便签上提示的思路,去拆解、归类、寻找同一类型题目的“核心算法”。
那种感觉奇妙而有效。仿佛混沌的世界突然被纳入了一个清晰的坐标系,每一个努力都有了明确的方向和可预期的反馈。虽然依旧疲惫,压力依旧如山,但那种令人窒息的迷茫和恐慌感,却大大减轻了。
她甚至开始尝试模仿余洛那种冷静分析的态度。
每次模拟考后,不再第一时间为分数或喜或悲,而是强迫自己先拿出红笔,像外科医生解剖标本一样,冷静地分析每一处失分点,将其归类到知识漏洞、审题失误、计算错误或心态失衡等不同“系统模块”中,然后进行针对性“打补丁”。
这种方法的成效是显著的。
她的成绩,尤其是物理,开始以一种稳定而可喜的速度向上攀升。物理单科名次从年级二十八,到十九,再到十一……每一次微小的进步,都像给疲惫的系统注入一剂强效能源。
而余洛,依旧是那个沉默的坐标,那个无处不在的“系统管理员”。
他的便签投递从未间断,内容也越来越深入,有时甚至会附上一两道他自己出的、极具启发性的拓展思考题。
他依旧会在图书馆那个固定的角落出现,在奶茶店那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只是,他停留的时间似乎更长了,目光掠过她时,那零点几秒的停顿,也似乎变得更加……自然?
偶尔,在图书馆闭馆前最安静的时段,当温言被一道难题困住,无意识地咬着笔杆蹙紧眉头时,会听到斜后方传来极轻的、指甲叩击桌面的声音。
嗒。
嗒。
两声。
清脆,规律。
她抬起头,会撞上余洛平静的目光。
他什么也不说,只是极快地、几不可察地,用眼神示意一下她手中题目的某个步骤,或者某个容易被忽略的公式应用条件。
像一个无声的系统提示音。
温言总会瞬间心领神会,思路豁然开朗。
脸颊微微发烫的同时,心底那片名为悸动的湖,便会漾开层层叠叠的涟漪。
这是一种只存在于他们之间的、极致安静却又无比高效的交流方式。
无需言语,甚至无需表情,所有的指引和领悟,都发生在绝对寂静的频道里,却精准得如同经过精密校准的信号传输。
然而,系统并非总能保持绝对稳定。
尤其是在持续高负荷运行下,过载的风险无处不在。
距离高考还剩二十天。一次至关重要的全市最后一次统一模拟考前夕。
晚自习的教室安静得只剩下呼吸和笔尖摩擦纸张的声音。空气绷紧得像一根拉到极致的橡皮筋。
温言正在攻克一份难度极高的物理预测卷。
最后一道大题综合了电磁感应和动量守恒,题干复杂,陷阱重重。
她尝试了三种不同的思路,却都在中途卡壳,计算出的结果总是与选项任何一个都不匹配。
焦虑感开始像藤蔓一样悄悄缠绕上来。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呼吸也变得有些急促。越是着急,思路就越是混乱,仿佛大脑CPU因为过热而即将宕机。
她忍不住抬起头,目光急切地投向那个固定的角落,像寻找救命稻草。
余洛似乎也正在思考问题,微蹙着眉,指尖无意识地转着笔。
她的目光太过急切,甚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求助意味。
余洛像是感应到了什么,抬起头。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相遇。
他看到了她眼底的焦灼和慌乱。
他的眉头几不可查地蹙紧了一下,转笔的动作停了下来。
沉默了几秒。
他忽然低下头,快速地在自己的草稿纸上写了些什么。然后,他将那张纸极其自然地对折,再对折,夹进指尖。接着,他站起身,像是要去洗手间或者接水,神色平静地朝着教室后方走去。
经过温言桌旁时,他的脚步没有丝毫停顿。
但那张对折的纸条,却如同被施了魔法一般,从他指尖悄然滑落,精准地、无声地,掉在了温言摊开的试卷旁边。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自然得像是偶然掉落的废纸。没有任何人注意到这个短暂的交汇。
温言的心脏却像是被那只无形的手猛地攥紧,又骤然松开!
她几乎能听到自己血液冲上耳膜的声音。
飞快地、做贼般地用余光扫视四周——没人注意。
她迅速伸出手,将那张还残留着他指尖温度的纸条攥进手心,紧紧握住。
纸张的边缘硌着掌心,带来一丝清晰的、令人心悸的存在感。
她强作镇定地继续低头看题,直到余洛的身影消失在教室后门,才敢微微摊开手心。
展开纸条。
上面没有完整的解题过程。
只有一行简洁至极的公式推导,和一个她从未想过会在这类题型中应用的冷门定理名称。
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那把锈死的锁。
所有阻塞的思路顷刻间畅通无阻!
她甚至来不及细想那心跳加速的缘由,立刻抓起笔,沿着他提示的方向飞速演算下去。公式套用,计算,得出结果——完美地契合了题干!
成功了!
巨大的喜悦和释然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瞬间冲散了所有焦虑。她长长地、无声地舒了一口气,感觉整个人都虚脱了一般,后背竟惊出了一层薄汗。
喜悦过后,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强烈的、滚烫的情绪。
她攥着那张纸条,指腹摩挲着上面凌厉干净的笔迹,心跳快得几乎要失控。
他看到了她的困境。
他用了这种近乎“间谍”的方式。
他精准地提供了她最需要的、最关键的那一点提示。
这已经远远超出了他平时那种“系统管理员”式的、保持距离的理性辅助。
这里面,掺杂了某种……计划外的、带着温度的……冒险。
晚自习结束的铃声响起。
同学们陆续离开。
温言磨蹭着收拾东西,心跳依旧很快。
她看到余洛从后门回来,拿起书包,目不斜视地走向前门。
经过她桌旁时,他的脚步依旧没有停顿。
仿佛刚才那个惊心动魄的“纸条传递”从未发生。
但就在他即将走出教室门的瞬间,他的脚步几不可查地放缓了极其细微的一瞬。
然后,温言听到了一声极轻极低的、几乎被脚步声淹没的:
“……别慌。”
两个字。
沙哑的,急促的,甚至带着一点笨拙的安抚意味。
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在她心底激起巨大的、无声的轰鸣。
他没有回头,说完便加快脚步,消失在了走廊的灯光下。
温言独自站在原地,教室里空无一人。
她缓缓地低下头,看着手心里那张被汗水微微浸湿的纸条。
耳边反复回响着那两个字。
“……别慌。”
那么轻,却那么重。
重重地砸在她的心尖上。
原来……
他那套精密运行的世界算法里,也会为她写入这种……
感性的、非理性的、甚至可能影响系统最优运行的……
安抚指令。
第二天,全市统考。
走进考场前,温言最后检查了一遍文具袋。
她想到了那张纸条。
她深吸一口气,将文具袋拉好,握在手里。
仿佛握住了某种无声的力量。
考场里气氛肃穆,空气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试卷发下,哗啦啦的翻页声如同战前擂响的鼓点。
温言摒除所有杂念,将全部心神沉浸到题目中。
一路过关斩将,还算顺利。直到——物理卷的最后一道大题。
题型新颖,难度极大。题干长得令人头晕目眩。
周围已经响起此起彼伏的、压抑着的抽气声和烦躁的咂嘴声。
温言的心跳也开始不由自主地加快。她反复读题,试图找到突破口,思路却像陷入了一团粘稠的迷雾,挣扎不前。
熟悉的焦虑感再次袭来,手心开始冒汗。
就在这时,她又想到了它。
那张纸条。
余洛的字迹。
那个关键的定理。
那句低哑的“……别慌”。
像一道清冽的泉水骤然注入过热的大脑。
她猛地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别慌。
分析题干。
提取核心物理模型。
寻找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关联。
套用合适的公式定理……
她重新睁开眼,目光再次扫过题目时,混乱的思绪已经开始变得清晰。
她抓住了几个关键的数据和条件,尝试着将他提示过的那个冷门定理与当前情境结合……
思路,一点点被艰难地打通了!
虽然过程依旧曲折,计算量巨大,但她终于一步步地推导了下去,得出了最终答案!
交卷铃声响起时,她几乎虚脱般地瘫在椅子上,后背早已被汗水湿透。
但心底,却充满了巨大的、难以言喻的成就感和释然。
走出考场,阳光刺眼。
她看到余洛正站在不远处的梧桐树下,和几个男生讨论着刚才的题目。
他微微侧着头,神情专注冷静,仿佛刚才经历的只是一场普通的练习。
似乎感应到她的目光,他忽然抬起头,朝她的方向看了过来。
目光在空中短暂交汇。
他的眼神依旧平静,看不出任何情绪。只是极快地、几不可察地,对她微微颔首了一下。
像一个无声的询问。
温言站在原地,隔着喧嚣的人群,对他露出了一个如释重负的、带着一点点疲惫却无比明亮的笑容。
然后,用力地点了点头。
像是在汇报:系统运行良好,指令已完成。
余洛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大约一秒。
随即,他像是有些仓促地移开了视线,重新低下头,和旁边的同学继续讨论起来。
但温言分明看到,在他转头的那一瞬间,他那总是紧抿着的、线条冷硬的嘴角,似乎极其轻微地、向上牵动了一个微不可见的弧度。
像冰封的湖面,终于裂开了一丝细小的缝隙。
泄露了底下,那为她一人而起的、
无声的赞许的涟漪。
黄金窗口期仍在继续。
心跳过载的危机似乎暂时解除。
而那条通往未来的轨迹,
在无声的默契和心跳的共振中,
正变得越来越清晰。
心跳过载,急需降温![粉心][紫心][蓝心][青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4章 第二十四章:心跳过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