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黑幕的钥匙
作品:《从小镇科员到权力巅峰》 夜,更深了。
纺织厂单身职工宿舍那间简陋的房间里,灯光昏黄,将两个人的影子长长地投在斑驳的墙壁上。
那张从隔壁借来的破旧木桌上,铺满了密密麻麻的纸张。
上面是林薇用娟秀的字迹,记录下来的,今天白天和晚上从工人们口中收集到的所有信息。
抱怨、传闻、猜测、咒骂……混杂在一起,像一团乱麻,找不到半点头绪。
林薇秀眉紧蹙,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脸上满是挥之不去的沮丧和无力。
“主任,信息太多,也太乱了。”
她拿起几张纸,声音里带着一丝挫败感:“几乎每个人都在说厂领导班子有问题,说刘建国他们中饱私囊,可翻来覆去都是些捕风捉影的传言,根本没有一件能当做真凭实据。”
“不是说谁家亲戚靠着厂里发了财,就是说看到哪个领导下了馆子。这些话,根本没办法作为我们撕开盖子的突破口。”
这番话,精准地点明了他们眼下面临的困境。
他们就像是站在一片信息的迷雾里,能感觉到周围暗流涌动,却看不清任何一个具体的敌人。
陈铭的脸上,却依旧是那份从容不迫的平静。
他安抚地看了林薇一眼,温和地笑了笑。
“恰恰相反。”
“群众最朴素的抱怨里,往往就藏着最真实的线索。只是这些线索,被他们的情绪和主观臆断给包裹住了。”
他拿起一张白纸,在上面画了几个格子。
“你现在什么都不要想,就做一件事。”
“把我们今天听到的所有信息,按照‘人名’、‘事件’、‘时间’这三个维度,进行分类和交叉比对。”
“把所有出现过的人名都列出来,把所有提到过的具体事件都归纳起来,再看看这些人和事,在时间线上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关联。”
这个指令,清晰而明确,像一把梳子,瞬间让林薇找到了梳理那团乱麻的头绪。
她眼中的迷茫一扫而空,重重地点了点头,立刻埋头开始工作。
房间里,只剩下纸笔摩擦的沙沙声。
陈铭没有去打扰她,他靠在椅子上,轻轻闭上了眼睛。
他的大脑,在这一刻,变成了一台高速运转的超级计算机。
前世那四十五年的人生,那二十年后的未来记忆,如同一个庞大而无序的数据库,正在被他用强大的意志力,进行着精准的检索。
平江纺织厂……破产……工人上访……
一个个模糊的关键词,在他的脑海中飞速闪过。
他记得很清楚,在他重生前的几年,平江县纺织厂的破产重组,最终演变成了一场不小的风波,甚至惊动了市里。
后来的本地新闻报道中,曾经有过一篇深度复盘的文章。
文章里,提到过两位关键人物。
一位,是“性格耿直,因为反对厂领导贱卖设备而被排挤的老工程师”。
另一位,则是“深受一线工人爱戴,在最后关头还带着工人护厂的车间主任”。
只是,那篇报道语焉不详,并没有点出这两个人的具体姓名。
但这两个模糊的形象,却像两枚坐标,深深地刻在了陈铭的记忆深处。
“主任,我整理出来了!”
不知过了多久,林薇带着一丝兴奋的声音,将陈铭从沉思中唤醒。
她的面前,已经分门别类地整理出了几份清单。
“您看,在所有工人提及的‘人名’里,有一个名字出现的频率最高,而且,对他的评价也最两极分化。”
林薇将一份名单递到陈铭面前,用手指着最上面的那个名字。
“张工。”
“老一辈的技术工人和车间工人,提到他,都是一脸的惋惜和尊敬,说他是厂里的技术顶梁柱,可惜了。”
“但是,一些厂里的中层干部,还有刘建国他们提拔起来的人,一说起他,就满是嘲讽,说他‘死脑筋’、‘不懂变通’、‘跟不上时代’。”
张工……老工程师……
性格耿直……死脑筋……不懂变通……
被排挤……可惜了……
陈铭的瞳孔,在一瞬间猛地收缩!
林薇整理出的现实线索,与他脑海中那模糊的记忆碎片,在这一刻,如同两片精准的齿轮,完美地啮合在了一起!
金手指提供的模糊方向,与现实世界的缜密调查,形成了天衣无缝的逻辑闭环!
就是他!
陈铭心中涌起一阵拨云见日的畅快。
这片信息的迷雾,终于被他撕开了一道决定性的口子!
他断定,这位“张工”,就是揭开纺织厂所有黑幕的第一把,也是最关键的一把钥匙!
“主任?”林薇看到陈铭眼中闪过的骇人精光,有些不解。
陈铭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开始向林薇分析自己的判断。
“你想,一个被老工人尊敬,被既得利益者排挤的人,会是什么样的人?”
林薇思索片刻,试探着回答:“一个……有本事,但又不合群的人?”
“对!”陈铭赞许地点了点头,“第一,他技术过硬,这意味着他一定了解这个工厂从技术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知道这个厂的家底到底在哪里,也最清楚问题出在哪里。”
“第二,他性格耿直,不懂变通,这意味着他有极大的可能,不愿意与某些人同流合污,甚至会因为反对某些事而被边缘化。这种人,有揭露真相的内在动机。”
“第三,他被刘建国之流排挤,这意味着他天然就是我们最理想的盟友!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
陈铭的分析,层层递进,逻辑清晰,让林薇听得目瞪口呆,眼中充满了崇拜的光芒。
原来,那些看似杂乱无章的抱怨背后,竟然隐藏着如此清晰的指向。
“不过……”陈铭话锋一转,眼神变得更加深邃,“光找到他,还不够。”
“一把钥匙,容易被掐断。我们还需要一把备用钥匙,一道双重保险。”
他从林薇整理的另一份名单里,又抽出一个名字。
“王强。”
“生产一车间的车间主任,几乎所有工人都提到,他为人最是义气,都叫他‘拼命三郎’,说只要王主任还在,车间就散不了。”
陈铭的嘴角,勾起了一丝运筹帷幄的弧度。
“如果说,张工是我们捅破黑幕的‘矛’,那这位王主任,就是我们将来稳定人心,团结大多数工人的‘盾’。”
“一个掌握着核心证据,一个掌握着工人群体。”
“一文一武,一明一暗。只要把这两个人争取过来,纺织厂这盘死棋,我们就彻底盘活了!”
陈铭站起身,在小小的房间里踱了两步,一个清晰的行动策略,已经在他的脑海中形成。
“先暗后明,先礼后兵。”
“第一步,我们必须在不惊动任何人的情况下,私下里接触这位张工,从他手里,拿到最核心的证据。”
“第二步,在合适的时机,通过他,去团结王强,将整个工人群体的力量,牢牢掌握在我们手里!”
至此,一场针对纺织厂这个庞然大物的攻略计划,已经有了清晰的作战蓝图。
林薇所有的不安和迷茫,在陈铭这番条理清晰的分析下,都化作了高昂的斗志和坚定的信心。
“主任,那我们现在就去找这位张工吗?”她有些迫不及待。
“不急。”陈铭摆了摆手,“对付这种性格耿直的老技术员,不能用我们机关干部的做派。冒然上门,只会引起他的警惕。”
他看着林薇,下达了新的指令。
“你现在去工人中间,不动声色地打听一下,这位张工现在的住址,他平时有什么生活习惯,比如,爱喝点小酒,或者下下棋之类的。”
“记住,一定要自然,就当是闲聊。”
“是!主任!”林薇重重地点头,立刻转身出门。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将整个破败的厂区染上了一层金色。
林薇带着打探到的消息,匆匆赶了回来。
陈铭听完,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他没有惊动任何人,也没有带上林薇,只是独自一人,从自己的行李包里,拿出两瓶好酒,又去厂门口的小饭馆里,打包了几个熟食,用一个普通的布袋子装好。
做完这一切,他提着袋子,走出了宿舍楼。
他没有走向灯火通明的厂办公楼,而是拐了个弯,朝着工厂最深处,那片最偏僻、最老旧的家属楼区,一步步走去。
夜幕,正缓缓降临。
陈铭的背影,在昏暗的路灯下拉得很长,显得格外坚定,也格外孤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