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退学
作品:《甘涩》 期中汇报的成功带来的喜悦气氛,在高二年级组办公室持续了没几天,就被一件突如其来的事情蒙上了一层阴影。
那是周四下午,刚上完第一节课的课间,办公室里有些嘈杂,老师们或在批改作业,或在和学生谈话。
顾庭之正和杨妩低声讨论着项目组下一步的数据深化方案,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了。
“报告。”一个低沉而带着些许犹豫的声音传来。
离门最近的英语老师李雯应了声:“请进。”
门被推开,走进来的是高二中等班的学生,赵磊。
他个子很高,但总是习惯性地微微驼着背,眼神有些躲闪,手里紧紧攥着一个白色的信封。
赵磊成绩中等偏下,平时话不多,在班里属于不太起眼的那类学生,但也没什么违纪记录。
他的出现,并没有引起太多注意,大家以为他只是来找班主任李老师问题的。
然而,赵磊没有走向李雯的办公桌,而是径直走到了年级组长,也是七班班主任王老师的桌前。
王老师是一位有着三十多年教龄、头发花白的老教师,正戴着老花镜批改作文。
“王老师……”赵磊的声音很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王老师抬起头,推了推眼镜,和蔼地问:“赵磊啊,有什么事吗?”
赵磊深吸了一口气,像是用尽了全身力气,将那个已经被捏得有些皱巴巴的信封放在了王老师的办公桌上,然后深深地鞠了一躬。
“王老师,对不起,我……我想退学,这是我的申请。”
这句话声音不大,却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让整个办公室鸦雀无声。
所有老师都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惊愕地看向那个低着头、肩膀微微发抖的男孩。
王老师脸上的笑容僵住了,他放下笔,拿起那个信封,并没有立刻打开,而是严肃地看着赵磊:“赵磊,你说什么?
退学?
为什么?
遇到什么困难了吗?跟老师说说。”
“是啊,赵磊,怎么回事?好好的怎么突然要退学?”李雯老师也赶紧走了过来,语气充满了关切。
其他老师也纷纷围拢过来,脸上都写着难以置信和担忧。
顾庭之和杨妩对视一眼,也放下了手中的资料,走了过去。
他们虽然不直接教赵磊,但作为同年级的老师,尤其是刚刚经历过带领学生攻克难题的喜悦,听到有学生要放弃学业,心里都咯噔一下。
赵磊的头垂得更低了,双手紧紧攥着裤缝,声音闷闷的:“没……没什么困难,就是……不想读了,觉得没意思,也读不好。”
“怎么会读不好呢?”物理老师张老师是个急性子,嗓门也大,
“你上次月考物理不是还及格了吗?比好多人都强!有什么不懂的,你来问老师啊,问同学也行,怎么能轻易说放弃呢?”
“就是啊,赵磊,”语文陈老师语气温柔些,“读书确实有时候会觉得辛苦,会觉得迷茫,但这都是暂时的。
你看,高中就像爬山,现在可能正好到了一个比较累的坡段,但只要坚持一下,爬过去,就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了。”
老师们你一言我一语,极力地劝说着,试图用各种道理唤醒这个看似一时冲动的学生。
“赵磊,你还这么年轻,现在退学,你能去干什么呢?”李雯老师忧心忡忡,“没有高中文凭,将来找工作会非常困难的。这个社会,知识还是很重要的敲门砖啊。”
“不仅仅是找工作,”历史孙老师推了推眼镜,语气深沉,“读书更重要的是明理,是开阔眼界,是让你成为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你现在觉得学习枯燥,是因为你还没有真正体会到知识带来的乐趣和力量。”
王老师一直沉默着,等大家说得差不多了,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赵磊,你抬起头,看着老师。”
赵磊身体一颤,迟疑地抬起头,眼神慌乱地扫过周围老师们关切而焦急的面庞,又迅速垂下。
王老师没有逼他,只是语重心长地说:“我教了三十多年书,送走了一届又一届学生。我见过很多像你一样,在某个阶段感到迷茫、想要放弃的孩子。
但绝大多数人,后来都庆幸自己当初坚持了下来。
人生很长,高中三年只是其中很短的一段,但它打下的基础,可能会影响你一辈子。
你现在觉得‘没意思’,可能是因为你还没有找到学习的目标和意义。但这需要探索,需要过程,不能因为暂时找不到,就干脆把路都堵死啊。”
顾庭之站在人群外围,看着被老师们团团围住、显得孤立无援又倔强的赵磊,心中感慨万千。
他想起自己高中时,也曾因为家庭压力和对未来的不确定而感到窒息,甚至也闪过逃避的念头。他理解那种被困住、想要挣脱的感觉。
但他更清楚,退学绝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那更像是一种懦弱的逃避,只会将未来的路越走越窄。
他走上前一步,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直接讲大道理,而是平静地问道:“赵磊,能告诉我,最近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吗?或者,你对什么特别感兴趣,觉得在学校里学不到?”
他的问题角度有些不同,试图引导赵磊说出真正的想法,而不是简单地否定“读书”这件事。
杨妩也轻声补充道:“是啊,赵磊。也许我们可以一起看看,是不是有什么方法,能让学习变得对你来说更有意义一些?比如,你喜欢动手吗?或者对某个特定的领域有好奇心?”
赵磊依旧沉默着,但紧握的拳头似乎松开了一丝缝隙。
他飞快地抬眼看了顾庭之和杨妩一眼,嘴唇动了动,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
办公室里的劝说持续了将近一节课的时间,老师们轮番上阵,从人生理想到现实生存,从个人前途到家庭责任,几乎把能说的道理都说了个遍。
赵磊大多数时间只是低着头,偶尔发出几个模糊的音节,态度虽然没有软化,但也没有更加激烈地反抗。
最后,王老师叹了口气,将那份退学申请书暂时收了起来,没有批准,也没有驳回。
他拍了拍赵磊的肩膀,语气缓和下来:“赵磊,这件事不是小事。
老师知道你心里肯定有事。这样,申请书我先替你保管。
你今天先回去上课,也再好好想想,冷静一下。如果还是想不通,明天,或者哪天,你随时可以再来找老师谈,好吗?也可以跟爸爸妈妈好好商量一下。
记住,学校和老师,永远都是希望你好的。”
赵磊默默地点了点头,再次鞠了一躬,转身逃也似的离开了办公室。
门被轻轻带上,办公室里陷入了一阵短暂的沉默。
老师们面面相觑,脸上都带着凝重和无奈。
“这孩子,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李雯老师忧心忡忡。
“看样子不像是突然起意,肯定有原因。”张老师皱着眉头。
“家庭情况了解吗?”杨妩看向王老师。
王老师揉了揉眉心:“他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平时忙,对孩子学习管得不多,但也不是不管。我一会儿就给他家里打个电话问问情况。唉,现在的孩子,心思重啊……”
顾庭之走到窗边,看着楼下赵磊低着头、快步走向教学楼的身影,心情有些沉重。
他回想起刚才赵磊看向他和杨妩时,那短暂的一瞥中,似乎除了迷茫和抗拒,还有一丝……类似于羡慕的情绪?
他羡慕什么?羡慕项目组的那些同学吗?
他转过身,对王老师说:“王老师,我觉得可能不光是要了解他家里和最近发生了什么事。也许,我们可以试着从另一个角度切入,看看能不能激发他内在的动力。
比如,如果他真的对实践操作感兴趣,是不是可以让他参与一些课外活动小组?
或者,像我们那个项目组,虽然他是中等班的,但如果他感兴趣,也可以来听听,做些基础的工作?”
杨妩也表示赞同:“顾老师的想法有道理。有时候,学生厌学不是因为学习本身,而是因为找不到价值和成就感。
如果能让他体验到学以致用的乐趣,或许能改变他的想法。”
王老师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你们说得对。
光是讲道理确实效果有限。我回头跟他谈谈,也侧面了解一下他的兴趣点,
唉,每个孩子都是一本难念的经啊。”
放学铃声响起,老师们陆续离开办公室。顾庭之和杨妩走在最后。
“你怎么看赵磊这件事?”顾庭之问道。
杨妩轻轻叹了口气:“感觉他内心很矛盾。既想逃离,又似乎有些不甘。可能……是遇到了我们暂时还不了解的困境吧。”她顿了顿,看向顾庭之,“你刚才问他的话,很有针对性。”
顾庭之笑了笑,带着点自嘲:“大概是因为,我也曾差点成为他吧。”
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拉长。
解决一个学生的厌学问题,远比指导一个获奖项目要复杂和艰难得多。
但这恰恰也是教育工作的常态和意义所在不仅要传递知识,更要点亮心灵。
而他们,作为老师,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伸出援手,耐心等待,并相信每一颗迷途的心,都有找回方向的可能。
前方的路,对于赵磊,对于他们自己,都依然漫长。
路确实是有很多条,可读书是古今以来无数人走过来的,是一条轻便的,并且是一条光明大道,可以让你直观的看到读书与不读书的区别。
所以请各位将读书放在心上,我开这篇文的意义或许是为了那些正在读书迷茫的女孩子、男孩子,
并且我现在还是一名初中生,我身边就有很多经常性不读书的,所以感觉劝他们跟劝自己都快没区别了,
我们人生或许是真的路有很多,但现如今的自己除了读书,真的没有一条路了,然后我身边也有因为诈骗而进去的,也有去抢劫别人的车而进去的,你们说那种混子在我身边很多。
其实他们一开始本性没那么坏,只不过不想读书,但是要另寻出路,走了这么一条不好的道路,我知道也有不想读书的去种地啊,还有很多是国际生,这些我都知道。
好啦,不多说了,跟你们总结一下的话,就是认真读书吧!
最后给你们打个预防针,由于之后我要学师范,所以可能成年之后就不再会发文了,有可能会就此退圈了。
还有就是那些编辑来找我的版权,我不知道我会不会出版,如果说是影视化的话,这主要得看那时候经济如何,如果说经济不太好的话或许会卖,如果说是经济良好的话,那肯定不会卖的啦
出版版权,等有能力的时候再出版,天高路远,我们下一篇再见[彩虹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0章 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