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去朱家村教书,是你天大的机缘

作品:《大明:带老爹跑路,你说是朱元璋

    如今知道了朱闲的功绩,再加上今日朱元璋对朱闲的宠爱程度,方孝孺毫不怀疑宋濂的这番话。


    朱闲在朱元璋心里的地位,也是毋庸置疑的重要。


    甚至超越了大部分的皇子。


    有关朱闲的所有事情,恐怕都会引起陛下的注意。


    如果此事真的泄露,那自己可就要死到临头。


    一想到这,他快速回忆着今天的事情,后知后觉的发现,好像自己只顾着和朱闲争斗,却忽略了朱闲在辩论之中提出的观点。


    那股市论,也是一项重大国策!


    而且看皇帝那架势,回来一定会按照朱闲所说的落地实施。


    一想到这,他紧忙和宋濂说道:“师傅,话说,今日朱闲又提起一项国策。”


    “哦?你展开说说。”


    宋濂闻言,也很好奇。


    朱闲每次提出的政策,都是可以改变朝堂格局,甚至影响国本的大动作。


    这次又想出了什么法子?


    方孝孺思索半晌后,开口说道:“说是和股市有关……还让陛下出海去做什么生意……”


    接着,方孝孺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


    一旁的宋濂,却是越听越精神,满眼放光,听完全程后,不禁一拍大腿,惊喜的说道:“好啊,果然是大才,孝孺,这次你真是没白去!”


    “要是操作得当,你可以参与到这项国策之中,说不定还会得陛下的赏识呢!”


    “得陛下赏识?”


    方孝孺苦笑着摇了摇头。


    他也算看明白了,自己今天算是彻底把朱元璋给得罪了。


    朱元璋能不予计较,不追加其他惩罚,就算是万幸。


    得陛下赏识?


    那是做梦呢。


    “呵呵,非也啊。”


    没成想,宋濂却是轻笑着说道:“李景隆你是知道的吧?”


    “自然。”


    说起李景隆,方孝孺就气不打一处来,一个纨绔子弟罢了,仗着家世谁都不放在眼里。


    论起才华,他比自己差远了。


    但是今天在朱闲小院,却是颇得朱元璋青睐。


    虽然朱元璋对他呼来唤去的,但是那明显是自己人才会这样使唤,将他看做自己的子侄似的对待。


    而他没少对自己横眉竖眼,从始至终,都没给自己个好脸色。


    这种京城纨绔,他才瞧不上呢。


    宋濂却是轻笑着说道:“但是你知道,他为什么会颇得皇帝青睐吗?”


    “自然是因为他的家世。”


    方孝孺轻蔑的说道。


    李景隆的父亲,那是皇帝的亲外甥,连带着他都要称呼朱元璋一声舅老爷,属于皇亲国戚了。


    朱元璋自幼孤苦,最在乎的,就是自己的家人。


    如今能入朱元璋青眼,自然是出于这个关系。


    反正不管怎样,总不会是因为他的才能吧?


    那真是天大的笑话。


    宋濂却是轻笑道:“那你就猜错了,先前,他们父子由于招惹了朱闲,刚被陛下训斥了一番。”


    “而后李文忠急中生智,让他这儿子,去拜朱闲为师。”


    “陛下这才转怒为喜,否则,他们的日子可就难过了……”


    “什么?”


    方孝孺满脸的难以置信。


    谁不知道,朱元璋向来固执,说一不二,如果对某人产生不好的印象,可是很难扭转的。


    但是如今……


    就因为招惹了朱闲,李景隆父子就被朱元璋怪罪。


    而又因为拜朱闲为师,这小子又入了朱元璋青眼?


    虽然已经见识过了,朱元璋有多么宠爱朱闲,但是此刻,方孝孺依然觉得难以置信。


    朱元璋居然会因为朱闲,如此反复横跳?


    方孝孺这下真的傻眼了。


    宋濂看见方孝孺的表情,笑着说道:“所以,你跟着朱闲做个书塾先生,也未尝不是好事。”


    “如果能在朱闲身边好好表现,让朱闲对你好感有加,那陛下一定还会重用你的。”


    “但这样做,和幸臣有什么区别?”


    方孝孺依然过不了心里的那一关。


    他眉头紧锁,连连摇头。


    历朝历代中,有许多去讨好皇帝宠爱的皇子官员们而被重用之人。


    但那通常是歪门邪道,即便是走通了,也会让同僚们所不耻。


    如今……自己居然也要这样做?


    方孝孺向来最鄙视这种人的。


    “你啊,简直太自诩清高了!”


    宋濂严肃了神情:“如果朱闲毫无所长,那可以说是幸臣。”


    “但是人家朱闲的才能,却是远高于你,他要是幸臣,那文武百官又是什么?”


    “你觉得,你的才学真能强过朱闲?那是夜郎自大!”


    “为师希望你以后能做一任治世能臣,但是你这脾性,真的得改改了。”


    “你和朱闲相比,那就是荧光难争皓月之辉,你要做的,是谦虚的和朱闲请教……”


    “有一说一,如果朱闲的身份公之于众,想要去朱闲身边伺候的人不计其数,你如今居然还不珍惜此等机缘,简直太狂妄了。”


    宋濂说着,表情前所未有的严肃。


    毫不客气的教训起方孝孺来。


    他虽然看好这个徒弟,但也不代表可以放任自流。


    “是,徒弟知错了……”


    方孝孺闻言,静默了许久,最后苦笑着应道。


    虽然他一直不肯承认,但其实朱闲的才华的确不是自己可以相比的。


    就好比宋濂所说……


    自己和朱闲就是荧光与皓月,自己那点清高,在朱闲眼里,只会非常可笑。


    “你要知道,不是谁,都可以去朱闲身边做个书塾先生的,你要把握住这难得的机会才是。”


    “如果你实在不情愿,那为师就豁出这张老脸,帮你给陛下求个情,换条路走,届时另选他人去朱闲那里教书。”


    “不过你以后别后悔就是……”


    宋濂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


    方孝孺的确是他最看好,也最有才华的徒弟。


    他也的确对方孝孺寄予厚望。


    但方孝孺要是真的这么固执,他也不会不知变通。


    届时另选一名弟子,去给朱闲效力就好。


    “徒弟愿意!”


    方孝孺闻言,下意识的慌了。


    如今听完宋濂的劝说,他也逐渐意识到……好像自己这个活,的确不是寻常的教书先生。